单位名称 |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大气探测提供装备技术保障。气象装备采购、调拨供应管理;探测设备运行监控、气象装备计量、现场标校、气象标准量值传递;新型气象技术装备选型论证实施新仪器开发试验和技术服务;气象技术科技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北关正街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邓凤东 | |
开办资金 | 149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821.84万元 | 28843.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全体干部职工克难攻坚、齐心协力,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以固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抓手,提升精密监测能力优化立体综合观测站网顶层设计,综合气象监测水平迈上新台阶。立足监测精密,开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雷达发展等重点项目站网布局研究,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分灾种、分区域、分流域、分行业专项能力站网分布监测能力评估,为陕西气象高质量发展和防灾减灾示范省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完善“天、空、地”一体化气象监测网。积极推进补短板、第一道防线等23个重点项目建设。首创项目和技术“双负责人”制,压实责任,挂图作战,促进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全省115套自动站、100套固态降水、99套视程障碍、6部X波段雷达和延安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等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地面站间距提高到10公里,地面多要素占比提升到69%,1公里高度雷达覆盖率提升到74%,地面多要素占比和时空分辨率大幅提升,区域大气垂直观测能力大幅提高,观测装备升级换代大幅推进。开展精密监测能力试验,助力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提升。开展气象雷达智能观测试验,着力围绕X波段雷达地物观测、星载SAR与X波段相控阵雷达干扰、C波段雷达机外标校、多模式智能观测等专项计划,积极参与中国气象局雷达观测试验,推进雷达数据“应传尽传”,提升雷达数据质量和雷达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中的支撑能力。二、以狠抓“质量提升年”行动为举措,为汛期气象保障提供强力支撑聚焦质量关键环节,全年各类探测设备稳定运行率高位运行。梳理“质量提升年”行动关键任务9项,举措26条。针对天气雷达、土壤水分、冻土等制定质量强基方案。强化雷达定标业务,规范台站月定标操作,雷达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组织开展17次分设备分类型的元数据整改清零行动,提升元数据质量和效益。加强探空观测月质量反馈,全年探空平均高度超省局目标,有效提升探空业务运行质量。自动站、天气站、土壤水分、闪电定位和区域站设备稳定运行率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均超过中国气象局考核质量目标。强化省级业务能力,充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果,规范全省技术装备、天气雷达、备件标准等管理,推进天衡、天衍本地化,深化运行质量评估和通报机制,为“质量提升年”行动提供制度保障。开展全省计量业务体系建设,将市级计量实验室纳入管理。组织全省天气站计量检定,提高检定覆盖率,强化观测数据源头质量控制。加强巡检“7到位”,加大培训力度,加深交流频度,提升全省运行保障能力。三、以组建雷达气象中心为发力点,推进雷达气象业务转型发展。在全国省级气象部门率先组建雷达气象中心,围绕布局、规范和应用环节,优化机构和业务流程,基本形成以气象雷达运行保障、资料应用、监测预警和人才培养构成的“3+1”运行机制,不断推进雷达气象业务转型发展。积极推进“云+端”业务布局落地,完成3个业务系统云化改造,为全面推进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四、以加快新技术应用为核心,持续创新驱动和新时代气象人才培养深化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启动精密气象监测智能业务平台研发。开展ROSE2.0评估及雷达产品拼图3.0评估,多波段雷达协同观测及数据融合应用研究,开发三维连续大气跟踪观测系统,提升雷达观测资料应用能力。持续智能站观测试验,利用微智站组网开展猕猴桃产业气象服务。探索物理模拟下垫面环境下的温度综合观测研究,主动融入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加速人才创新活力激发,开放合作联合科研攻关。年内获批秦黄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省局“揭榜挂帅”面上重点项目1项,1人赴气象探测中心做访问学者。申报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会议交流论文10篇。完成软著7项、专利登记4项。成立创新团队3个,下达揭榜挂帅项目10个,围绕多个探测研究领域,通过“3+10+X”模式,合力解决业务关键技术。首次联合省气象台、企业参加全国气象雷达产品交流大赛,投稿3项。首次联合企业谋划合作军民融合创新项目,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城市气象环境探测。五、以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气象+”赋能专业气象服务落实省局专业气象服务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科技服务任务。大力拓展机场、航空航天部门计量专业服务。创新开展精细谱段微波辐射计外场试验观测技术服务。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微智站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地方防灾减灾。六、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现有人才队伍能力结构与气象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雷达气象中心的核心能力建设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现代化建设成果效益未充分发挥。七、2023年工作计划(一)深化部门内外合作,依托创新研发中心、雷达气象中心,积极拓展与科研院所、企业、兄弟单位合作,加强高水平项目联合申报,积极申请雷达观测技术与应用研究省级创新团队,持续探测技术高质量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二)以雷达气象中心为依托,搭建全省雷达业务试验、运行监控、数据处理、应用评估业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组织管理,集约科研创新,积极争取雷达气象产品应用分中心试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全国气象部门2022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局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优秀单位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