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蓝田县气象局

蓝田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3-03-22 15:04
单位名称 蓝田县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蓝田县的气象观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服务。气象观测、气象预测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可行性论证、防雷管理、升空气球管理、气象法律法规宣传。
住所 蓝田县新城路北端西侧
法定代表人 雷晓英
开办资金 2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4万元 1301.2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气象局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蓝田县气象局在省市气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快气象台站迁建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聚焦党建引领,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聚焦党建引领,加强理论学习。蓝田局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习强国”APP、气象远程教育网等平台的作用,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固定党日”学习会议21次,实践活动4次,学习讨论二十大精神2次,听取二十大报告专题宣讲2次。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被县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员1名。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突出目标引领,制定局班子年度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落实“以案促改”、巡视巡查相关要求,学习各种案例警示教育5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认真落实谈话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落实市县合作协议,加快推动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以政府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蓝田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共落实灾后重建资金607万元(包括4套北斗卫星气象监测站建设经费53.2万元,灾害风险普查经费71.9万元,台站建设土地税费110万元,林区火情卫星监测项目经费126万元,气象灾害防御经费45万元,目标奖12万元,在职人员津补贴24.9万元,雷达建设配套资金164万元)。1.推进台站搬迁,促进现代化建设。年内我局加快新站建设,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新站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等相关手续,县政府下发了《用地划拨决定书》,土地证在办理中。完成新站业务用房室内装修、办公家具采购、文化建设、仪器设备安装、网络调试等工作。新站观测于11月2日试运行,设备运行稳定,通过省局评审验收,将于12月下旬搬迁新址。2.加强灾后监测系统建设。建成X波段相控阵雷达和灾害监测设备。历时1个月协调完成雷达建设任务,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建成4套灾害监测站,在今年的气象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蓝田汛期安然无恙。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的致灾因子数据集的整理和录入、风险区划图的制作,并开展普查成果转化应用。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提升气象保障能力。确立林区火情卫星监测预报预警项目,落实项目资金126万元。完成项目设备采购等工作,在林区建成3套四要素气象监测站,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气象监测数据支撑。以此项目为契机,确立“揭榜挂帅”研究课题1项。开展人影常态作业。我局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共作业10次,发射火箭弹61枚,燃烧碘化银焰条190根,为李家河水源地蓄水、空气质量改善、农业抗旱减灾等做出积极贡献。通过氧吧复查。完成复查资料上报及实地复核工作,目前已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持“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组织学习中、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国气象局庄国泰局长在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预警服务总结分析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件,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1.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成立汛期服务工作组,修编《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气象灾害“叫应”服务流程》、《迭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流程》等,与应急局座谈,优化汛期气象服务联动机制。重大天气过程开展迭进式服务,以雷达云图加雨情快讯的形式逐小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面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直通式报告机制。2.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年内,累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45期、《预警信号》218期、《天气警报》38期、《未来一周天气预报》34期、《重大气象服务专报》18期、《气候预测》10期,节假日专题预报7期、各类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材料21期、为农服务材料14期;发布手机短信1200万余条。3.加强基础建设,提升保障能力。以“质量提升年”为契机,列支13万元更新2套区域站和采购区域站备件,建立备件清单;完成“补短板”项目建设;完成蓝田县防灾减灾救灾平台升级改造,提高预报预警服务效率,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抓好安全生产,守住安全底线1.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县政府要求下派干部下沉协助开展防疫工作,提供疫情防控专题气象服务。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完成省局第一巡察组巡视巡察工作;配合人武部开展军地联合抢险救灾演练,配合应急局森林防火、防汛应急演练。签订防雷安全生产责任书50家,检测易燃易爆场所52家,建筑物5家,验收新建建筑物2家。3.开展交通安全气象服务。制定《交通安全气象服务流程》,及时发布雨、雪、冰冻及雾对交通安全影响的专题服务。向县政府申报《关于建设交通气象探测服务系统的报告》,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和交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五、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道德讲堂”4次,每季度动员为中国好人点赞;开展礼让行人、疫情防控、挂国旗、保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4次;立足行业开展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六、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大精神和一些新政策、新理论时,理解深度不到位,落实方法有欠缺。2.抓党建促发展效果不明显,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深入的现象。3.缺编严重,致使我局人力不足,分工不细,影响气象服务质量和业务创新发展。下一步工作打算:1.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研究型业务为抓手,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3.严格按照规范,做好迁站数据对比观测工作。尽快完成新站建设收尾工作及局站搬迁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