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第一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与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3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农田 | |
开办资金 | 40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426万元 | 256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第一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1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卫健局和院党委书记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2022年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医院管理工作总思路,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方针政策,以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切入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以“六院联创”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工作建设,切实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2、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我院作为临渭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加强日常督导检查。面对全国及渭南市周边各县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院闻令而动、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吹响疫情防控“冲锋号”,以最快速度凝聚起抗击疫情的一院力量,积极前往各县市参与支援工作,将微光汇成星河,用实际行动彰显一院人的使命和担当。积极响应上级卫健部门号召,选派多名医务人员、调配医护骨干奔赴海南省、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蒲城县、华州区、白水县、澄城县等抗疫前线,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霜雪夜,无怨无悔、不辱使命,承担大批量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高质量地完成各项防疫应急增援任务,无一例差错事故。在晨曦未露时,采样队员冒着酷暑高温准时奔赴采样点开始一天的工作,全力保障全员核酸采样及检测任务,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必胜的力量。共累计完成65轮全员及重点人群采样任务,抽调采样人员400余人次;设立采样点240余个;核酸采集560余万份。3、2022年,对原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医学装备委员会》等14个子委员会质控控制构架。全年共有9个子委员会召开会议,收集议题49个,解决议题38个,正在解决7个,待解决议题4个,议题解决率为77.5%。全年临床医技科室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91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狠抓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截至目前共组织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如一级质控、医院品管圈应用,管理工具FOCUSPDCA、医院标准化建置暨SOP培训),参会人数500余人,考核共443人,合格率93%。4、2022年我院中医康复科进行首次申报,根据重点专科建设要求,我院对中医康复科进行各项评审细则进行督导检查。8月12日,市卫健委对我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情况和新建科室情况进行现场评审。按照三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推进学科建设,我院于2022年6月8日将骨神经外科分设为骨科和神经外科,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三大中心”建设。持续加强“三大中心”救治流程培训、定期召开会议,对照标准,找出差距,补齐短板,围绕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意外等急危重症救治需求,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全力提高急性心梗、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创伤等急危重症的急救效率;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机制,以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加强“胸痛、卒中、创伤”早期鉴别诊断、早期处理、MTD快速启动等相关会议培训和实战演练,形成相对完善的急救“站前前移”体系;定期上报卒中病例,优化救治流程,缩短溶栓时间。2022年共计上报溶栓患者53例,脑出血手术患者13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4例,静脉溶栓DNT中位数33min。5、根据临渭区政府在全区开展的惠民活动,大力开展医疗卫生双下乡活动,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落实,2022年共派出医务人员70余人次,开展大型义诊6次;利用疾病宣传日,共开展宣传义诊活动12次,入户查体18次,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政策解读、健康体检、免费诊疗、免费发放感冒药品等服务,诊疗受益群众达1800余人次;每周二至周五选派51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组成专家团队,深入到1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坐诊、查房、手术、病历讨论、病历点评指导、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帮扶。2022年度双下乡共60余次,共派出专家1683余人次,接诊人数8910余人次,病房指导会诊450余例,相关操作指导(心肺复苏)17次。二、主要效益1、2022年,我院全年门(急)诊接诊227864人次;住院患者24543人次;完成各类手术4412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58.90%。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院感防控意识。全年累计组织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线下培训51次,培训1422人次;线上培训14次,参与人数1300余人,累计考核4382人次,合格率98.4%。加强传染病管理。今年共收到传染病报告卡1193例,网络直报633例,报告率和及时率均达到100%,无迟报、漏报现象,同时积极妥善处置小学、幼儿园聚集性疫情2起。2、2022年,邀请西安上级医院教授共计出诊100余次,出诊教授10余位,诊治患者6000余人次。3、一年来,共为辖区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30108份,建档率96%;开展健康宣教114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管理重点慢性病患者3210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335人;对65岁以上老年人、托幼机构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体检5000余人。4、接种一类疫苗人数为4209人次,二类5253针次,为适龄儿童建卡建证195张。单苗合格接种率和及时率均达到95%以上;结核菌素实验和结核病的筛查问诊2679人;接种新冠疫苗17069针次;对辖区10所托幼机构、2所小学共计6719名学生进行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查验覆盖率为100%,补种490人,543针次。5、全年共举办妇幼健康保健知识线上线下讲座55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签发《出生医学证明》953份,无废证;免费发放叶酸2054瓶;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3016例;为742名孕产妇免费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免费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100%,确保妇女儿童健康。6、2022年,我院持续承担临渭区人民办、站南办中小学幼儿园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共承担大型会议及活动、中高考、公务员笔试等指令性任务的医疗保障16次;3月-7月参与每周中小学及幼儿园20%的学生核酸检测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客观评价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是较为显著的,但也深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虽然我们已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但是应当看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年要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创建三级医院”为主题,严格按照持续改进的规范要求,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构建科学管理框架体系,在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升和改观,实现创建三级医院的目标。2、临床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管理需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大与省级医院协作力度,充分利用上级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和高端的医疗技术,开展专业对口帮扶指导和培训。一方面把上级医院作为我院的培训基地。另一方面把知名专家请进来,通过定期坐诊、业务查房、手术指导及学术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在技术、服务、品牌、规模等诸多方面体现我院的品牌优势。一是继续加大与省级医院协作力度,充分利用上级医院知名专家优质资源和精湛技术,实现专业特色及医疗成果方面新的突破,全面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品牌效应,扩大社会影响;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加大资金、人力资源、设备等投入力度,通过重点科室建设平台,全面提升我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2、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我院管理工作上台阶,整体工作谋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科室及全体干部职工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要求,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0版)》为标准,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办公室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评审方针,加大检查监督工作力度,定期跟进各组工作进度和条款改进情况,全力推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证书名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制证机关:渭南市临渭区卫生健康局登记号:43690007761050211A1001有效期限:自2020年01月16日至2024年01月1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品管圈二级医院专场-A圈组优秀奖”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