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榆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4:48
单位名称 榆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就业培训、创业扶持、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维护、培树典型等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与泰安路十字榆林市民大厦20楼东区
法定代表人 史轶宁
开办资金 7.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99万元 80.8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退役军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各级高度重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全省高质量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省厅《高质量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工作,“五有”落实更加有力。根据工作计划,对照《陕西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与工作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对全市12个县级服务中心、211个乡镇、以及服务对象300人以上的村(社区)服务站进行了自评自测。(二)全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榆林市多形式组织广大退役军人深入学习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了“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人家庭”“最美拥军人物”评选,1名退役军人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各级组织开展向时代楷模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市区安排专人采集梳理退役军人信息,对荣立重大功勋、事迹生动感人、具备很强感召力的退役军人进行深度宣传报道。挖掘榆林“红色故事”,做好英模走访和荣誉物品保护传承工作,组建联合走访采访组,深入各县市区走访采访英模,收集影像资料,完成了《榆林市退役军人风采录(一)(二)卷》编印工作,并召开赠书仪式暨英模座谈会。全市各级高度重视英烈纪念活动,在清明节前夕和“9.30烈士公祭日”期间,举行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三)结合常态化联系服务创新开展健康服务工作。各县市区全面推进健康服务工作,贯彻落实省厅《关于高质量推进全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基本优待清单》要求,成立了健康服务领导小组,确定首批“榆林市退役军人健康服务示范单位”并与“榆林市第三医院、榆林高新医院、榆林中医康复医院”签订了服务协议。(四)志愿服务成效突出。疫情期间,各县市区组织发动100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不畏风险、尽锐出战,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为战胜疫情作出突出贡献。各县市区深入开展“红星闪闪耀三秦”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抢险救灾、红色宣讲、助力高考等工作中发挥作用明显,树立了退役军人队伍良好形象,“红星闪耀”志愿服务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五)“四清楚”机制走深走实。各县市区按照省厅《关于深化落实“四清楚”闭环机制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实施方案》要求,运用“四清楚”闭环机制推进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推进精准建档立卡,指导各县市区服务中心(站),严格按照退役军人建档立卡系统内容的要求,全面准确采集并动态更新退役军人基础信息数据。二、取得成效。(一)社会效益1.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县级、乡镇(街道)、服务对象300人以上的社区服务站全部达标示范型服务站,创建85个标杆型服务中心(站)。2.在清明节前夕和“9.30烈士公祭日”期间,举行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榆阳、靖边开通烈士陵园线上祭扫平台,全市在清明期间纷纷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重温入党誓词、打扫清洗墓碑,2022年以来,全市烈士陵园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12万余人次,在全市掀起了不忘双拥精神、继承先烈遗志的浓厚氛围。3.联合榆林高新医院、中医康复医院,组织工作人员分批次深入退役军人家中开展“上门走访,巡诊义诊”活动。活动中,60余名工作人员联合医护人员深入到96户退役军人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询问退役军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二)经济效益为1770名伤残退役军人换发了伤残证件,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66.8万元,精心组织安排705名涉核人员进行健康体检。连续16年提高了全市1.9万名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中省下达资金1.46亿元,市级配套资金1207.7万元,及时足额将党和政府关心关爱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各级工作人员共走访慰问1.08万名烈士遗属、伤残困难退役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价值1006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高质量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和建设发展还不平衡,街道级服务站人员配备还需进一步优化。二是创新性和特色业务工作开展较少。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服务不精准,服务不规范,标准化、流程化、全闭环尚未完全形成。三是队伍能力有差距。部分乡镇站长、工作人员存在兼职等情况,且岗位调整频繁,服务保障体系干部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有待加强,政策通、多面手不多,想干事不会干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退役军人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各项补助资金,建立健全以中、省财政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退役军人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加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能力建设和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二是增强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编制、财政等部门的支持,采取适当措施为基层服务中心(站)充实力量、完善条件。三是发挥社会力量。依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成立爱国拥军志愿者组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全面提升服务保障体系运行质量。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牢牢把握这个“根”和“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二是全面提升服务体系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县、镇、村三级服务中心(站)建设运行,规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性、延伸性、服务性工作,全力提升服务退役军人能力。三是全面落实走访慰问工作。在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走访慰问常态化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积极与退役军人交朋友,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四是全面提升典型宣传力度。不断加大退役军人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宣传工作力度,利用报社、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优秀退役军人进行宣传报道,讲好退役军人故事,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