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麟游县> 麟游县崔木镇中心小学

麟游县崔木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22 14:41
单位名称 麟游县崔木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承担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麟游县崔木镇崔木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杨建红
开办资金 242.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麟游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79万元 148.79万元
网上名称 游县崔木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认真执行本单位章程2022年我单位在麟游县教体局的领导下,严格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我校紧紧围绕抓课堂改革促教育质量提升这个中心,以“教育质量三年提升行动”和“三赛一论坛”为支撑点,以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好“课后服务”等工作为着力点,通过德育、教学常规、教研教改,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师业务提升,各项工作推进顺利。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深化“311课改模式”,全力实施三年教育提升计划学校着力推进课改工作,根据“当代好课堂”先进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将初步探索出的符合我校学生学情的课改教学新模式,即以独学、互学、共学为主体,以“练”“评”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目前,学校课改工作推进顺利。同时继续开展帮教活动。学校本学期集中安排了新入职教师“汇报课”、支教教师“示范课”、新调入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诊断课”、教育联盟观摩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反馈教学情况,使教师比较迅速地成长起来。同时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活动:全体教师分享交流“作业革命”学习心得体会及“作业革命”做法交流活动;举行了以“践行三苦两乐精神,争做课改排头兵”为主题的课改论坛活动;进行了校级教学案例大赛活动;进行了校级交互式白板应用标兵比赛活动;组织教师参加使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系列网络研修活动,促使教师学习新理念,践行新做法。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为了落实“三赛三比活动”,学习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统一了档案盒,要求教师大练“三字一画”等基本功,积极参加学校“三赛一论坛”(即赛常态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及教育论坛等活动。本学期教导处牵头组织新调入教师进行了“311”课改教学及磨课活动;进行了支教教师示范课;新入职教师跟岗培训汇报课、青年教师“诊断课”等活动;开展“作业革命”成果展评活动;通过精抓细管,全力推进三年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在学校落地生根。2.依托乡村少年宫,着力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以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运行为依托,秉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成长需要,坚持开展社团活动(共有葫芦丝、竖笛、口琴、腰鼓、柔力球、足球、手工、阅读八个社团);坚持“立足需要求全,着眼适用求精”的原则,开展了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德育、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基本活动室部,依托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读书月、环保教育,进行了经典诵读比赛,禁烟禁毒、反邪教知识宣传等活动。3.家校携手育英才,教育联盟促成长学校结合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向家长和教师发放意见征求书60份,还利用家长会和教学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和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同时征求关于家庭作业设计、课后延时服务等方面的意见,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方方面面。4.围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实施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名优教师队伍。一是将提升教师的文化涵养作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举措,倡导教师读书学习,围绕县局“三学”安排,进行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二是学校实行了定期教研活动的制度,每周进行一次课改例会,每两周进行一次分组(语、数)教研活动。把教研教改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以专题研讨、课改论坛、课例研讨等多样化的形式,将校本研修与校情、学情相结合,用教研推动教改,用教研去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三是重视教研教改,狠抓小课题建设。学校积极宣扬“作业革命”和“成志教育”国家级优秀教研成果,全校上下教研教改蔚然成风,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本学学期县级小课题结题一项;现有在研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县级课题2项。四是发挥好骨干教师工作坊和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把新入职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还组织骨干教师工作坊定期进行评课、议课等研修活动,并积极承担公开课等教学活动,前学期,共评课议课14节,教育论坛1场次,人均听评课15节左右。五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组织教师以学习“当代好课堂”等先进教育改革理念为重点,深入推进我校“311”教学模式,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教育联盟活动等,学习外面的办学理念和教改新经验。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作业革命”推进会;由镇头小学牵头在我校开展教育联盟活动。六是重视青教培养和“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为教师成长,提供便利的快捷通道,在传经验、促成长上做文章,力求每位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最大化的专业成长,学校在制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就确定了一批有上进心、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为重点培养对象,提要求、压担子、勤指导,促使他们专业提升。9月份,我校2名教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5.聚焦“双减”,稳步推进“作业革命”学校以“双减”政策为导向,以落实“五项管理”为着力点,按照中省对作业管理的要求,扎实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和“作业革命”。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按照县局统一安排,从今年秋季起,我校本学期扎实开展了“5+2”课后服务模式,此项工作特点如下:1.管理规范有序。根据县局统一安排,所有学校实现平台化管理,各类信息均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双减监测平台”和县局企业微信“课后服务平台”管理要求全部录入到位,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2.参与积极性高。全学校课后服务做到了100%全覆盖。3.收费有序推进。按照县局统一要求,学校已完成账户设立、教师开卡等工作,目前通过管理平台按学期缴费的学生27人(建档立卡学生、特殊困难学生、住宿学生共计11人减免)。4.活动丰富多彩。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按照“5+2”要求,开设了以基础课程辅导和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做到了有内容、有时间、有场地、有老师,活动开展比较扎实。(2)“作业革命”开展情况一是细化制度建设,为作业高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学校针对学生作业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全面修订完善了《崔木镇中心小学作业管理制度》《崔木镇中心小学作业批改要求》《崔木镇中心小学“五项管理”负面清单》《崔木镇中心小学作业设计原则》《崔木镇中心小学作业公示制度》等关于作业管理的“一揽子”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统筹科学规划,确保了学校作业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强化宣传教育,为作业高质量管理营造良好生态。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项安排部署,并对全体教工分层次进行讲解培训,使大家达成广泛共识:“作业革命”就是落实“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各班严格落实了作业公示制度。三是优化协同推进,为作业高质量管理开通“绿色通道”。学校明确各科任教师是学生作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科学合理设置作业,并采用当面批改、个别批改等多种形式,创新作业评价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批语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发挥好作业育人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符合本学科本班学情的“作业革命”路径。教导处要统筹安排好学校作业管理的各项工作,要定期检查督导,适时了解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以便及时反馈和矫正问题。把教师对作业的研究、对作业的科学布置、作业的批改情况,纳入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绩效考核之中。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政府大力投资,改善了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素质、教师业务水平逐年提高。1.狠抓师能提升,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大练兵活动。2.着力课堂改革,大力践行“当代好课堂”教育理念。3.立足教研教改,打造教研一体化师资队伍。4.校本研修特色显著,教学研究竞相展开。5.“双减”有序落地,课后服务“作业革命”成果日益凸显。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存在的问题:1、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教研教改活动、教学流程检查不经常。3、学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到位。4、家校联系不经常。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工作,继续探索安全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新途径。2.继续做好“控辍保学”和“留守儿童”工作,加强“留守儿童活动之家”的建设和管理,用心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3.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壮大学校“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4.用心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聚焦“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深化“作业革命”工作。5.继续做好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