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4:39
单位名称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拟订全市能源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组织开展全市电力行业管理、电力市场监管、电力设施、电能保护及全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开展全市能源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指导工作。开展能源发展改革方面信息的收集、编辑、及对外宣传。研究能源发展改革战略、规划、政策和重点、热点问题。参与协调保障能源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同心楼
法定代表人 李孝伟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学习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以来,按照委机关党建工作要求,我中心狠抓政治理论学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内法律法规等内容。积极参加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及委里组织的各类党建活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能化中心全体干部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推动能源化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打开了新局面。(一)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一是对《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方案》进行了多轮修改,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来榆调研,回京后征求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意见,待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后即提交相关会议研究批复事宜。二是联合印发《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中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形成《支持榆横综合中试和示范基地的若干政策》,即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三是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正在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中科院大化所申报国家级CCUS关键技术创新及评价中心。四是启动《榆林市煤基产业资源环境制约及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究》,正在履行采购招标程序。(二)不折不扣完成煤炭增产保供。榆神矿区二期规划及环评修编即将完成,其他煤矿矿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有序开展。(三)强力推动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一是协调高新区管委会与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烯烃原料供应协议。二是与延长集团巴拉素、可可盖煤矿分别签订框架协议,明确了配套转化(转型)项目,并督促延长集团缴纳3亿元煤转化基金。三是协调杭来湾煤矿所属有色集团作出承诺,在采矿证变更前确保配套项目转化率达到80%以上。四是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形成相关矿权招标转化意见,并汇报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发改委。五是协调推进入股西湾煤矿。(四)加快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一是全市油气产量稳步增长,1-9月累计生产原油825.19万吨、天然气160.87亿方,加工原油313.88万吨。二是建立采暖季天然气消费量日调度机制,扎实做好天然气保供工作。三是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榆林市天然气配网规划》,并完成评审,待修改完善后按照程序报批。(五)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实质落地。一是省国资委组织召开了合伙人大会及平台公司股东会,签订了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合伙企业和平台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举行了氢能合伙企业和平台公司投运仪式。氢能合伙企业已收到首期实缴资金3.02亿元。二是15辆氢能大巴助力绿色省运,榆能集团10辆氢能重卡投入常态化运行,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以氢能为主的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在榆林科创新城建成投运。华秦氢能产业园一期将于今年底建成。三是省发改委已下达我省氢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加氢站补助资金,我市3个项目合计1800万元。四是研究起草并报市政府印发了《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从2023年起至2025年,市财政每年将设立3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六)扎实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一是我委牵头编制《榆林市2021年度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并上报省财政厅备案。二是印发了《榆林市2022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及补助政策,并召开了启动会。三是委托专业机构开发了榆林市冬季清洁取暖信息管理平台,将清洁取暖改造用户全部录入平台,建立可视化数据大屏展现端,实时查看已改造区域。四是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2022年完成清洁取暖改造60613户,建筑节能改造5588户,气网建设1439公里,电网改造355公里。(七)大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一是报请市政府印发关于延长《榆林市化工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试行)》有效期的通知。二是报请市政府成立了10个重大能化项目工作专班。建立17个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每半月向市政府报送项目进展情况。成立了推动百亿级稳住经济大盘项目工作专班,每半月向省发改委报送项目进展情况。三是已完成《陕西榆林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公开招标,正在签订合同。三、取得的主要收益(一)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是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8月11日建成投用,由其牵头组建的陕西省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复。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办公研发大楼已建成,并完成预验收,即将入驻;标准化厂房及公辅配套一期工程完成强夯施工,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已完成;经省科技厅评估,获批陕西省榆横能源化工综合中试基地。二是延长集团30万吨/年CCUS项目建成投运,城投佰盛100万吨CO2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建成,中煤二期列为国家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试点示范项目。三是能源转型创新示范区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22-2023年备选项目,将获得3亿美元世界银行贷款。(二)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一是大海则、巴拉素、赵石畔等煤矿建设有序推进,海则滩、海测滩、黄蒿界煤矿取得核准批复并开工建设,古城一号煤矿取得产能置换批复。二是2022年,全市共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4.1亿吨,其中电煤中长期合同2.2亿吨(通过中省发改委下达5978万吨),履约10046万吨,履约率45.66%。(三)能化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国能5万吨PGA项目、陕煤DMC工程建成投运,延长50万吨乙醇项目建成中交;神木金泰氯碱60万吨高性能树脂、榆能40万吨乙二醇项目加快建设;中煤二期项目环评获批;煤制清洁燃料基地项目已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正在组建合资公司;神华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后续阶段工程项目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加快优化项目可研,即将完成合资公司组建。(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黄蒿界煤矿元盛公司投资的香料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计划2023年上半年开工。四、存在的问题(一)学习深度不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还有很大差距,学习理论时间较少,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还有一定差距。(二)研究问题不够深入。工作中,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对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真正静下心来系统分析能源化工发展现状、统筹谋划重大项目建设投入的精力不足。(三)创新亮点不够突出。工作上过于满足现状,习惯用传统的经验做法指导工作,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在工作上创新亮点不够突出。五、整改措施(一)加强队伍建设。组织业务培训,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把学习成效、工作成效、量化任务等纳入考核。(二)强化业务本领、抓好重点工作。要真抓实干,注重对能源化工、氢能、新能源、储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抓住工作重点,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三)开拓创新,推进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紧扣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变化,密切关注世情国情省情,聚焦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重点抓好氢能产业落地、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等工作。六、2023年工作计划(一)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一是争取国家批复《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方案》。二是推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全面运行,引进2-3个项目团队,突破关键技术。三是年内开工建设2-3个中试或示范项目。四是积极与世界银行及省发改委对接,开展可研批复、资金申请等后续工作。五是做好《榆林市煤基产业资源环境制约及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究》招标采购和课题研究工作。六是报请市政府出台《支持榆横综合中试和示范基地的若干政策》。(二)继续增强煤炭保供能力。一是积极对接省政府及相关厅局,力争横沟、古城一号、红墩界、尚合煤矿取得核准批复。二是加快推进大海则、巴拉素、赵石畔、黄蒿界等煤矿建设。三是全力推进郭家滩等煤矿实质性开工。四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督促电煤保供任务的合同签订和履约兑现。五是完成榆神二期规划及环评修编,上报国家审查。(三)强力推动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一是加快推进海则滩煤矿市级入股事宜。二是解决黄蒿界煤矿市县税收分成问题。三是紧盯有色杭来湾煤矿,确保其承诺的项目落实落地。四是会同相关单位,争取以市场方式取得相关矿权。五是解决西湾煤矿入股问题。(四)做好油气产供储销建设。一是继续支持上游勘探企业增产上储。二是协调省能源局批复《榆林市天然气配网规划》,推动相关项目建设。三是积极与上游勘探企业沟通对接,保障我市用气需求。四是加快组建我市天然气配网公司及应急储气调峰公司,推进相关工作。(五)加快氢能产业落地。一是推动氢能合伙企业和平台公司实质运营,启动2-3个应用场景示范,配套建设制氢、加氢站项目。二是加快引进,力争年内落地2-3家氢能装备制造企业。三是配合省财政厅,推动设立氢能产业基金。(六)关于清洁取暖工作。一是研究形成《榆林市2023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二是对照国家四部委绩效考核指标,做好自查、自评等工作。三是积极推动新能源试点示范项目推广应用。四是圆满完成三年改造任务,实现全市清洁取暖总体目标。(七)促进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成《陕西榆林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编制。二是推动国能5万吨PGA、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延长50万吨乙醇、兖州煤业10万吨DMMn项目年内达产,确保神木金泰氯碱60万吨高性能树脂、榆能40万吨乙二醇项目年内建成,中煤二期实质性开工。力争陕煤二期、神信、国能后续阶段工程等项目2023年具备开工条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