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扶风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扶风县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管理。业务范围: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登记,失业职工审定及生活费的发放。再就业服务。失业下岗职工、失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动力输出、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登记及管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及相关资料的核对和确认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扶风县城新区北大街市民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宏军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扶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49万元 | 51.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扶风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积极开展我县“春风行动”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工作,组织“点对点”外出务工网络招聘会2场次,先后发布招聘企业用工信息78家,共推介提供就业岗位3546个;举办“点对点”外出务工人员岗前技能培训班1期46人。克服疫情影响,创新思维,靠前谋划,积极推进我县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工作。(二)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顺利完成了职业技能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以工代训”培训合格学员的信息系统全面录入工作,共计录入培训合格学员信息5000余人。通过下乡入企上门督导,回收“以工代训”多余拨付预拨资金共计18户,64万余元。(三)结合乡村振兴和乡村“就业空间”打造工作,新培育和发展村镇工厂7家,就地就近带动就业227人(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91人),并创新了以劳密型村镇工厂总厂为基地,辐射分散发展分厂,以及牵线搭桥、内引外联、整合延长产业链条、抱团发展的村镇工厂发展新思路。(四)配合省、市相关部门,顺利完成了我县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外出就业创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城镇、农村公益性岗位调整工作。今年上半年,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规定,全面对农村、城镇公益性岗位超龄人员、岗位上岗满三年人员进行调整。目前,全县8个镇(街)、社区各用人单位的公益性岗位调整工作已初见成效。(五)比亚迪扶风工厂第一阶段赴商洛带薪培训招工情况:9月26日,县政府《致扶风籍在外人士返乡就业的倡议书》在各大媒体网站发布后,就业中心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协调和人社局大力支持下,在各镇(街)政府和劳保所的紧密配合下,分12批次点对点输送赴商洛带薪培训人员507人,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招工任务。第二阶段扶风县新兴产业园比亚迪工厂预招工工作已全面启动,就业中心招工小组共建立第二阶段预招工人力资源储备群共7个,截至目前预报名扫码进群人数共计1561人,问卷星二维码扫码预报名登记人数共计2212人。(六)近年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断调整,我们在学习落实政策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免费发放创业扶持政策等各类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回乡创业先进典型,并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个人,无法提供反担保且符合免除反担保条件的个人借款人以及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借款人,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并免收担保费,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确保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七)城镇新增就业工作、档案托管服务和失业登记信息审核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按照人社系统快办行动要求,每天对在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秦云就业等程序登记的失业信息和就业登记信息逐一打电话核实,及时审核办理,确保每天任务清零。同时,做好失业人员动态跟踪服务工作,动态跟踪服务工作在全市领先,全面做好托管档案信息化工作。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镇新增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迅速行动,扎实工作,为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信息的精确性、真实性,定期到辖区企业采集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及时更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信息台账,同时加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信息管理,安排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城镇新增就业实名登记工作和数据录入工作,并实现动态管理,确保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实名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八)始终如一的抓好驻村工作。今年我单位包抓绛帐镇龙渠寺村,驻村干部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六查六问全面入户遍访工作2次,掌握每户的收入支出和基本生活状况,结合本村基本村情,制定了当年帮扶计划。今年实施村级道路硬化项目72万元,农机项目50万元,大棚蔬菜项目73万元,农机项目当年已经产生效益,其余两个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积极参与驻村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入户排查,落实管控人员措施,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项驻村工作取得了预期目标。(九)10月底,工伤保险由劳动监察移交到我中心,目前业务正在过渡衔接阶段。截止11月,基金收入5332752.21元,其中,参保单位775户,参保人数20939人,缓缴备案单位6户29885.49元,财政补助环卫工人5115.62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共完成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培训50期68班2721人,占任务的123%;完成SYB创业培训共计8期15班368人(其中脱贫人口培训148人),占任务的204%。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万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4.05万人,劳务输出10.05万人),占任务的115%;实现劳务收入18.5亿元;完成免费职业介绍人数420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5%。落实脱贫人口赴省外转移就业交通补助共计1370人,发放金额68.5万元。为我县符合政策的10类就业困难人员,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94人,补贴金额共计47.72万元。参加失业保险单位330家,参保职工660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0%。今年新参保企业18家,新参保人数422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220万元,参保情况基本稳定。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391人次67.15万元,失业补助金226人次27.06万元,代交医保费151人次6.44万元,发放物价补贴144人4320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83户131.83万元,追缴历年重复领取失业保险待遇12人次7.62万元,为2户企业办理失业保险缓缴2.1万元,发放一性扩岗补助14人2.1万元。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65本,年审699人,代管军转干部63人,代收医保费12091.5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5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7%,失业人员再就业83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困难人员再就业41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登记失业率2.15%,失业登记信息审核1970条,就业登记信息审核138条,回复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5人次。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8笔8618万元;个人贷款发放254笔2443万元,企业贷款发放24笔617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6%。直接扶持创业人数307人,带动就业人数1386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775户,参保人数20939人,基金收入533.27万元,支出942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应对比亚迪落户扶风,大规模招工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宣传组织不够得力、招工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加强;二是少数创业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按时履行偿还贷款义务,导致出现贷款逾期,累计40笔,贷款余额431万元,逾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不良率为0.004%。我们虽采取了多种措施和办法,联合经办银行不断加大催收力度,但仍有部分贷款人没有履约还款。(二)改进措施:一是针对大企业用工保障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探索政府+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在全县各镇(街)劳保所下设成立人力资源公司,落实人力资源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整合社会层面各人力资源公司的力量,细化工作措施,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二是加大逾期未还贷款催收力度;加强与各经办银行的联手协作,加大对借款人的催收和对反担保人的督促力度,尽一切力量追还贷款,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追款方案,实行“因人施策”、“一人多策”的方式,夯实责任,明确专人,加强沟通联络,加大催收力度,针对个别逾期时间较长的借款人,我们按照法律规定,依法通过司法途径追还。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明确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制”“目标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与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对干部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二是抓好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创业贷款、社保基金、技能鉴定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权力依法规范运作。抓好纪律作风教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切实提高防腐拒变能力。三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规范工作人员言行做起,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认认真真在“服务”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使办事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打造阳光就业窗口。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精简审批环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为谱写新时代扶风县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