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1:00
单位名称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青少年提供志愿活动、就业咨询、创业融资、权益维护等服务。
住所 开发区沙河路85号一楼
法定代表人 段魁元
开办资金 20.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21万元 18.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团市委工作部署,聚焦我市青年需求助力成长成才,依托青年社会组织引导支持、组织开展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青年志愿服务等工作职责,探索创新工作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服务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深化学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大力弘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不断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观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直播大会》,会后全体干部进行了研讨,并撰写心得体会。组织中心全体干部召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的学习会议,会后并撰写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及学习笔记。二、推进载体拓展,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一是全面深化青少年自护教育。深化推进“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创建榆林第十三中学、榆林第十八小学2个省级“红领巾法学院”,命名市级“红领巾法学院”20个,推动我市“红领巾法学院”品牌创建活动示范发展。组织开展6.26国际禁毒日进校园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法治公益巡讲等活动10余场,覆盖全市青少年8000余人。印制发放《预防青少年犯罪读本》3000册。二是构建青少年权益维护社会化工作体系。深化创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工作,榆林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靖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子洲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4个单位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三是加强指导,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在榆林落地生根。按照团省委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县级试点工作要求,我市12县市区全部召开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县市区第二次联席会议,印发了《2022年十件惠及青年实事》。三、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一是深入开展省十七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招募赛会志愿者2502人、城市志愿者750人、社会志愿者1400人,共计4652名志愿者为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提供颁奖礼仪、运动员服务等46类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累计上岗服务12522人次,累计服务180余万小时,完成28个竞赛大项、815个竞赛小项赛事志愿服务。二是深入开展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结对帮扶助残服务活动15场。同时,以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思想品德、学习教育、安全自护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亲情陪护、学业辅导、爱心捐助等36场次,服务覆盖儿童青少年1426名,累计服务5100余人次。三是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在省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期间,中心招募青年志愿者10149人,全市累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8000余人次,分配在各乡镇街道、高速路口检测、防护宣传、防疫消杀、物资运送、社区排查等方面,全市累计服务时长100000余小时。11月19日,发起榆青暖心—疫情心理援助线上志愿服务,有效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2000余人次。四是深入开展3.5学雷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中心在3.5学雷锋期间,组织全市疫情防控、文化建设、助老助残等专项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致敬老英雄合影送祝福”等活动10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5000余人,受益人数20000余人。四、稳步推进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工作新局面2022年以来,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全年招募青年志愿者5000余人次,引导全市各类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阳光助残、关爱行动、会展、体育等大型赛会、文化体育等12大类志愿服务活动,全市2022年累计开展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100余场,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20000余人次,服务时长200余万小时。同时,完成并通过榆林市民政局2022年开展市级社会组织2021年的年审工作。五、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机关及下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个人诚信档案,信用榆林APP下载注册量达到100%。联合市信用办开展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工作,6月14日组织50名志愿者参加了“诚信建设万里行(榆林站)”暨“2022行业信用建设年”主题宣传接力活动。六、稳步推进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培养工作组织各服务县市区每月核实在岗西部计划志愿者人数情况,按月上报岗位变动材料。为做好2022-2023年度西部计划招募工作,按照工作惯例,组织各服务县市区就当前在岗志愿者进行延期服务信息的统计,我市有6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申请延期继续服务。七、着力推进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继续推动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根据《社区青春行动方案》和《关于开展青春行动2021-2022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系统梳理行动实施成效,相关复评材料已提交团省委。截止2022年底榆林市有109家青春驿站正常开展活动。榆阳区、靖边、绥德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事宜,2023持续跟进确保取得实效。八、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全面深化青少年自护教育。一是深化推进“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创建榆林第十三中学、榆林第十八小学2个省级“红领巾法学院”,命名市级“红领巾法学院”20个,推动我市“红领巾法学院”品牌创建活动示范发展。二是组织开展6.26国际禁毒日进校园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法治公益巡讲等活动10余场,覆盖全市青少年8000余人。三是印制发放《预防青少年犯罪读本》3000册。(二)是构建青少年权益维护社会化工作体系。深化创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工作,榆林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靖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子洲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4个单位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三)是深入开展省十七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一是组织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招募赛会志愿者2502人、城市志愿者750人、社会志愿者1400人,共计4652名志愿者为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提供颁奖礼仪、安保制证、代表团接待、交通调度、赛事宣传、运动员服务及兴奋剂检测等46类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累计上岗服务12522人次,累计服务180余万小时,完成28个竞赛大项、815个竞赛小项赛事志愿服务。二是组织750名城市志愿者在25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开展信息咨询、秩序引导、文化展示等志愿服务。三是组织1400名社会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畅通省运”“同在蓝天下助力十七运”等67个志愿服务项目。(四)是深入开展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通过“团队帮扶+结对接力”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助残服务活动15场。开展亲情陪护、学业辅导、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36场次,服务覆盖儿童青少年1426名,累计服务5100余人次。(五)是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中心招募青年志愿者10149人,全市累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8000余人次,分配在各乡镇街道、高速路口检测、防护宣传、防疫消杀、物资运送、社区排查等方面,全市累计服务时长100000余小时。11月19日,发起榆青暖心—疫情心理援助线上志愿服务,召集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15名专业人士,组建榆林市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有效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2000余人次。(六)是深入开展3.5学雷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在3.5学雷锋期间,服务中心组织全市疫情防控、文化建设、助老助残等专项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致敬老英雄合影送祝福”等活动10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5000余人,受益人数20000余人。九、目前存在的问题服务中心在团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但距离团市委的要求和青年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服务青少年的展板不够多;二是服务青少年的载体不够全。十、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以后工作中服务中心全体干部将认真总结不足,寻找差距,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一是加强中心理论学习;二是落实青年人才培养;三是落实青年志愿者工作。十一、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开展2023年“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形成相关建议、提案,筹备开展县级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二)启动2023年“相伴星途”社会工作支持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入项目;(三)举办2023年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四)收集整理市级“红领巾法学院”创建资料,筹备市级“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及命名工作;(五)启动2023年“青春灯塔—青少年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校园暴力公益巡讲”,深化“青春灯塔”品牌建设;(六)筹备6.26禁毒防艾宣传进校园活动,加强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七)开展“平安暑期·青春自护”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八)筹备第十八届煤博会志愿服务相关工作;(九)启动市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十)举办12.4国家宪法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