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实验中学

榆林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3-22 10:58
单位名称 榆林实验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西沙青山路4号
法定代表人 袁拥军
开办资金 50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72.1万元 2850.5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实验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市教育系统“三查三整治”活动和作风整顿工作,围绕“学校发展、党建领航、纪检监督、民主公开、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和“规范、精细、科学、有效”的工作标准,重点抓了“双减”工作、“三个课堂”建设、“五项管理”和新高考综合改革学习,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稳步提升。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凝聚学校发展合力1、强化思想建设,求真务实,提高素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拓宽学习方式与途径,规范落实“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持续加强工团妇等组织的建设,党员干部带领全体教职工一心向党,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2、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核心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严格执行目标责任书要求;继续推进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干部职工积极下沉基层参与抗疫工作,组织开展党员名师网上授课、培优补差促临界辅导和心理教育活动。3、强化队伍建设,突出示范,创先争优。贯彻落实“评星定级、追赶超越”、“双带头人”、“双培养”工作,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了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敢担当善担当的党员教师队伍。4、强化组织建设,整体构建,规范要求。民主生活会、党日等活动,做到精心组织,专人负责、时间保证、内容充实、记录认真、管理规范;定期召开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确保各支部完成年度任务达标。5、强化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突出重点。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持续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22年,学校没有发生教师、职工师德失范和违规违纪现象。二、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重点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打造“三个课堂”。建立作业监管机制和作业公示制度,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下的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严格落实“备、讲、辅、批、考、评、研”常规工作来打造以常规教学主课堂和思政课为载体的第一课堂。2、大力推动艺体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制定艺体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艺体教育管理机制,设立艺术班、体育班,制定以高考为目标的训练计划,不断提高我校艺体教育整体水平。目前2020级设有艺体班一个,学生22人(其中体育11人、音乐6人、美术5人),2021级设有美术班1个(21人)、体育班1个(21人),2022级设有美术班1个(31人)、体育班1个(31人)。3、立足基础多元发展,高中段开办日语高考专班,拓展学生升学路径。学校坚持“立足基础,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把日语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的体系中,高中三个学段均开设日语高考班。4、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筑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把卓越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体系,鼓励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积极推动新教育实验课堂实践,把教师专业成果与教学有机结合,共同构筑理想课堂。5、实现阶段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状况,初步形成实验特色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声誉持续向好,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的学校阶段目标。6、居家隔离线上学习,助力疫防工作。疫情防控居家线上学习期间,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及时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环境变化,丰富居家学习生活,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积极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完善德育制度,落实“五项管理”。严格落实《榆林实验中学学生手机管理暂行办法》《榆林实验中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等关于“五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学生自主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升德育实效。2、注重家校共育,实现全员育人。学校将开展家长培训,打造家长学校,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3、落实奖惩管理,促进习惯养成。高度重视学生激励工作,上半年,奖励了20名初2022届“优秀毕业生”、34名高2022届“优秀毕业生”、20名市“十佳之星”、30名“学习标兵”。另有300多名学生分获“特优生”等荣誉称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开展系列活动,突出活动育人。扎实推进每周主题班会课、国旗下的演讲、优秀宿舍评比等活动,开展了七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初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开展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法制进校园、禁毒教育、防溺水宣传、“119消防宣传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预防传染病”等系列教育活动,育人效果明显。5、落实扶贫政策,助推教育扶贫。实现贫困学生应扶尽扶,2022春季,发放高中国家助学金282500元,共资助282人。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资助金34000元共资助68人;发放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困难生生活补助资金22500元,共资助72人。2022年秋季高中国家助学金共受助301人,总计280250元(其中高一总共受助学生138人,共计121500元。高二高三共受助163人,共计158750元。)。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共资助71人,共计35500元。义务教育非寄宿困难生生活补助共资助75人,总计23437.5元。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1、突出学校特色,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学校以“尚德”为核心文化,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星期一升旗仪式、高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入团宣誓仪式、毕业典礼、清明网络祭英烈等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强化校园网站、公众号、电视台、广播站的宣传教育功能。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校园。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功能,实现升旗仪式录播和直播。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标准化考场使用、创客、3D打印、通用技术等课程培训。学校以省教育信息化2.0培训为契机,对我校的168名专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积极推进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确定了我校第一期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3、多措并举,构建平安校园。加强依法治校,聘请了青山路派出所副所长张玮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聘请了青山路派出所民警高娇为学校法制辅导员,开展了系列法治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师生安全意识。五、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习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党员教师成立2个名师工作室,4个学科带头人工作坊,2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康建平、刘小平获榆林市第四届名教师称号,王子茂获榆林市第四届名班主任称号,韩秀毅获榆林市师德标兵称号,组织“培优补差(临界)”、“导师制”工作,70%的在校学生受益,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较去年有很大进步。2022年本校积极申报课题,2022年立项省级课题3个市级规划课题3个,市级微型课题6个,市级课题结题5个。强化市级以上教研任务的组织,承担了实验操作、新媒体大赛、思政课大赛等活动,以活动促教学,本年度实验教学成果平台上传成果超额完成。2022年实现了一本二本上线人数稳步提升。一本上线人数60人,二本上线329人,其中艺术双上线人数25人,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我校的二本Q值(135%)。学校“三年规划建设方案”了二期多功能实验楼和风雨操场的前期手续,使得校园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为师生营造优质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了保证。作为责任部门,成功的举办了科技节。积极和青山路派出所、交警青山路中队、榆阳公安法治大队等开展联防联动。举办了法制讲座进校园,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上下学青山东路的交通拥堵,大力改善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安全环境。六、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1、尽管学校在社会上的满意度逐年提升,已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的阶段发展目标,但发展和社会预期还有一定差距。2、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如:男女生公寓楼稍显紧张,多功能会议室也有待加强。3、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习惯和养成教育的相对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主动性不强。七、整改措施1、学校已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今后将持续抓管理、提质量、转作风、树新风,努力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满意度。2、按照学校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第一期的男女生公寓楼、师生餐厅、多功能会议室和地下停车场项目正在进行施工,计划于2023年竣工;2022年至2023年拟启动修建地上综合楼(现正在施工的地下停车场地面部分),用于解决理化生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的短缺,并于楼顶增设天文台。3、学校正在开展艺体和小语种特色教学,已初步见成效。同时学校也将继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依托,以励志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为指引,重视课堂教学中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我校将继续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全员政治素养;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2、我校将继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修订完善制度,实现学校持续发展;深化课堂改革,促进有效教学;做好教师管理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加强德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严控师德师风失范事件,努力形成良好的师风与教风;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德育优先”的方针。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积极参与榆林教育云“同步课堂”数字课程建设,继续进行“同步课堂”录制,实现智慧校园跨越式发展。5、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巩固平安校园成果。2023年在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和地下停车场实现主体完工的基础上,如期推进二期综合楼、风雨操场的工程建设,为优化办学条件做好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实现了一本二本上线人数稳步提升。一本上线人数60人,二本上线329人,其中艺术双上线人数25人,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我校的二本Q值(135%),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的学校阶段目标。2022年度获得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集体三等功、全市中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工作先进集体”、“区文明校园”、社区“疫情防控‘双报到’单位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