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一)文物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1、配合陕西省交流中心、米脂博物馆、吴堡文管所完成了赴日本外展代管文物的点交工作。2、完成了文物库房、标本室、石刻库房、参考品库房等接待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3、完成了省、市级领导视察、参观我单位文物库房、参考品、修复室的接待工作。4、完成了全国大数据库建设有关我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上报工作。5、完成了我单位馆藏文物等级鉴定的申报工作。6、受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市文物广电局)委托,协助三维数据采集工作组对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神木市博物馆、绥德县博物馆馆藏部分一、二级文物进行拍摄扫描,建立文物电子档案工作,确保文物安全。7、完成了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及文物资料搜集、整理提供工作。为《陕西省体育志》提供相关图文资料,为文物广电局三维数据采集提供了所需资料。8、完成了鄂尔多斯市青铜器博物馆借殿我单位汉画像石拓片7幅归还接收工作。9、配合榆林汉画像石馆及西北有色的相关业务人员完成了我单位汉画像石三维数据采集工作。10、为榆林市博物馆整理提供了全市自然类文物藏品、全市画像石藏品、统万城相关藏品等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料。二、文物保护宣传和培训工作2022年1月25日至29日,我单位业务人员参加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古建筑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古建筑保护、修缮与传统工艺技术线上培训”。三、文物考古研究调查和发掘工作1、2022年2月,协助海则滩增设高速出口的文物调查工作。2、2022年5月,协助央视记者调研石窟壁画保存状况,对神木庙沟石窟、榆阳悬空寺石窟、横山威武石窟进行现场走访调查和拍摄工作。3、2022年5月,协助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对石峁和高家堡东山石窟的调研工作。4、2022年8月,调查孟家湾圪求河村八组光电项目内文化遗存,进行拍照记录,初步作为秦长城疑似点登记调查,需后续进一步开展深入调查,确定其性质。5、2022年11月,对靖边青阳岔和龙州境内的秦长城疑似点进行调查,拍照记录,为后续秦长城调查收集基础资料。6、2022年11月,我单位协助市考古勘探工作队开展定边考古发掘工作。四、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1、2022年4月,编写《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75周年革命文物图片展立项报告》。2、2022年6月,协助市局编写《陕北石窟寺(摩崖造像)壁画保存情况说明》对石窟壁面保存情况以及破坏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榆林市石窟寺壁画保护建议。2022年9月,根据市局要求,制作榆林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将全市610处文物保护单位制作在分布图上,便于全览榆林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4、2022年10至12月,对榆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资料整理汇编,并计划出版相关书籍。五、文物保护修复工作1、进一步完善377件馆藏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档案建立工作。2、完成了5件青铜器的粉状锈治理工作。3、完成了36件(组)青铜器的矫形工作。4、完成了29件(组)青铜器的补全工作。5、完成了83件(组)青铜器的清理封护工作。6、完成了107件(组)青铜器的修复后拍照工作。7、对城址调查采集陶器标本进行了拼对、粘接、补全工作,共计修复陶器16件。六、文物安全工作1、在人防工作中,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对于文物库房常年实行双人双岗、双人双锁制,昼夜24小时巡逻检查,死看硬守,高度警惕,勤检查、细观察,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处置。2、、物防上,我单位为保卫人员配备了服装及器械等,并在10月份对单位36个干粉灭火器定期进行维修更换,并在每个楼层新增加2个水基灭火器,重要部位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增加了安全系数。3、技防上,我单位申请安防工程采购经费90万元,建设了一套符合风险防护等级要求、满足纵深防护要求,技术先进、设备可靠性高、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兼容性、扩展性强的安全防范系统,在我单位文物库房等重要部位安置了31个红外线监控,48个探头,解决了单位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文物库房的安全七、行政后勤工作1、日常事务:按时完成了职工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申报工作;按期办理了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项工作。按照市人事局的要求,及时上报了单位人员的薪级工资,配合人事局组织完成了职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完成单位考勤及各类信息上报等工作。2、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按要求实行科学规范管理,做到存放整齐、排列有序、查阅方便、快捷。严格公文传阅制度,传阅公文由文件管理员专人负责,按规定范围逐人送阅,不横传,不误事。3、财务工作:完成日常财务报销、工资以及各项补贴的发放,处理好日常会计事务等基础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制度有关规定,年初制定财务预算,按进度按日期给予资金支出,年底编制财务决算,并及时将各项业务与财政对账,严格按照资金支出进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财务内部管理,对各项经济业务手续的审核认真细致,严格把关,对不合理的开支拒绝办理。财务收支做到日清月结、收支平衡。八、工会工作1、紧紧围绕市总工会下达的2022年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主动参与单位各项事务的决策,做到了单位领导民主评议,以及单位财务公开制度。2、为迎接省十七届运动会,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我单位三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市文旅局举办的第一届市直文旅系统干部职工乒乓球比赛。3、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工会不会忘记对职工表示慰问;凡职工生病住院、家里的红白喜事,工会组织都会铭记在心,及时上门探望、慰问,并尽力做好组织服务工作。九、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1、2022年2月,榆靖高速计划在海则滩增设高速出口,我单位协助开展了海则滩增设高速出口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资料查询和现场调查确认工作。这些工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我市基础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2022年4月,编写《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75周年革命文物图片展立项报告》,旨在通过珍贵的照片和详实的史料,再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战斗场景,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3、2022年5月,协助央视记者调研石窟壁画保存状况,对神木庙沟石窟、榆阳悬空寺石窟、横山威武石窟进行现场走访调查和拍摄工作;协助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调研石峁和高家堡东山石窟,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专家学者对千佛洞石窟和万佛洞石窟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工作。协助市局编写《陕北石窟寺(摩崖造像)壁画保存情况说明》,依据2020年全国石窟寺保护状况专项调查情况,榆林350处石窟中,有77处石窟内残存有壁画,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对石窟壁面保存情况以及破坏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榆林市石窟寺壁画保护建议。这些工作为保护石窟文化,发展文物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4、2022年8月,我单位组织调查孟家湾圪求河村八组光电项目内文化遗存,进行拍照记录,初步作为秦长城疑似点登记调查,11月对靖边青阳岔和龙州境内的秦长城疑似点进行拍照记录,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秦长城的深入调查工作提供资料。十、目前单位存在的问题回顾过去的一年,榆林文物事业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经过全体同仁的奋发努力,文物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物保护经费缺乏,很多工作难以开展。二是本单位专业人才缺乏,考古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科研成果较少。十一、整改措施(一)、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应加大文物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二)、重视文物人才的培养,另外请各类文物专家来榆进行业务指导,激发人们投身文物事业的热情。十二、2022年工作计划如下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到陕西省石窟寺及石刻保护与研究中心开展的重点石窟寺水文地质调查、岩体稳定性评估、病害机理研究、文物保护材料研发、病害及环境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研发等科研工作中,解决石窟寺保护的关键技术难题,并编写出版《榆林石窟艺术》一书。继续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整理编写《榆林战国秦汉城址调查报告》并予以出版。3、开展榆林地区秦直道调查和研究工作。4、为单位馆藏一、二级文物定制独立存放专用匣囊;科学整理图书。5、进一步修复馆藏青铜器文物300余件。6、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业务培训工作。2023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文物事业发展的投入,一如既往的做好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榆林的地位与知名度。重视文物人才的培养,建立长效机制,多出科研成果,为我市文物工作的发展开创出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