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

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0:50
单位名称 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受理、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组织、指派、承办法律援助事务;法律援助资金管理、使用;统一办理或协调跨区域的法律援助事务;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宣传;接待公民来电、来访法律咨询。
住所 新楼下巷19号
法定代表人 徐扬
开办资金 10.8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8万元 9.3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中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在市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心始终把素质建设放在首位,努力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熟练的法律援助队伍。一是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座谈讨论、专家辅导等形式,不断强化了全体人员的宗旨意识。二是严格法律援助值班律师选拔机制,对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进行一年一选拔,优进劣出。2022年采取本人自愿、律所推荐,共有75名律师申报参与法律援助值班工作,综合历年值班考核情况、办案质量、受援人回访满意度、执业时间等最终选出63名执业律师参与12348热线、市中院等7个值班点的值班工作。同时我们根据63名执业律师个人专长,分别设立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执业律师库,一方面方便群众“点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律师办案水平提升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维护了受援人合法权益。二、简化审批程序,严格案件指派条件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本着高效便捷、有利于群众的原则,中心简化法律援助案件审批程序,缩短法律援助案件审批时间。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批时间由《法律援助法》规定的七工作日缩减为三个工作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受援人。在简化程序的同时我中心严格规定了案件指派条件,根据个案性质、办案时限、受援人意愿等因素,中心选派专业特长、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律师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同时规定:刑辩律师办理普通刑事案件的必须执业二年以上;办理无期徒刑以上及扫黑除恶案件必须执业三年以上。2022年我中心共为415名未聘请律师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认真落实了刑事辩护全覆盖法律援助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出台管理办法,做好重点人群工作2022年中心先后出台《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关于为受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工作办法》、《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只跑一次”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流程》等办法,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程序。深入做好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低收入人群等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为重点的法律援助服务。为上述受援人群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优先受理、快速审查、及时指派。对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上门服务。2022年共为354名受援人提供民事、行政代理、代书等法律援助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服务9次。四、强化案件监管,提升法援服务质量质量是法律援助案件的生命线,为真正将法律援助这项惠民制度落到实处,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把案件质量。一是随时跟踪案件进度,实行案件旁听制、回访制,全面了解案件进展,确保受援人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二是全面推进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异化补贴发放机制。制定《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结案管理办法》、《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案件补助实施细则》,将办案质量与案件补助、办案数量等相挂钩。在保证案件补助、值班补助及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对一些办案效果良好的案件适当增加案件补助;对案件质量被评为优秀的办案律师在今后案件指派中适当加大案件指派数量。该措施的实行使办案人员责任心普遍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既改进了服务,提升了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又温暖了民心,使法律援助保护弱势群体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促进了法律援助工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五、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是《法律援助法》正式实施之年,也是我市创文工作的关键一年。年初,中心制定宣传计划,确定宣传主题,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律惠民生,助力农民工”等为主题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深入乡镇、社区、工地等场所,向过往群众发放《法律援助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劳动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宪法》、《农民工工支付条例》、《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宣传资料,抽纸、水杯、雨伞、T恤、签字笔、围裙、书包、指甲刀等宣传品,并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22年,共出动法律援助志愿者120余人(次),举行大型宣传活动15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群众广泛好评。2022年,中心共办理援助案件775件,其中民事案件308件,刑事案件415件,行政案件14件,非诉讼案件38件,为800余名受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23000余人次。有效发挥了法律援助在解决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六、目前存在的问题1、人员数量不足,制约法律援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中心共有工作人员6名,随着法律援助范围的不断扩大,法律援助案件的不断增长,人员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法律援助业务的进一步开展;2、法律援助还没有到达部分偏远农村,法律援助知晓率有待提升,法律援助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七、整改措施1、向编办等部门汇报,争取增加人员数量,解决人员短缺问题;2、加大法律援助宣传的广度与深度,使每位群众都能享受到政府的温暖。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法律援助法》的宣传,制定年度宣传计划,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2、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案件旁听、回访比例,年终挑选部分资深律师成立案件评估小组,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