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富平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0:40
单位名称 富平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防汛防旱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雨情、水情、风情、旱情、灾情分析;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组织、协调。
住所 富平县城关街道办车站大街西段
法定代表人 薛静林
开办资金 133.2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富平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9万元 132.9万元
网上名称 富平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周密安排部署。今年以来,我办先后3次组织各镇(街道)、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召开全县安全生产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中省市防汛救灾工作会议精神,邀请专家重点解读了河南7·20暴雨灾害事故,并对年度及阶段性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防范预案和各项工作措施,为防汛抗旱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应对汛情,先后印发了《富平县2022年防汛工作要点》《强降雨期间山丘区人员转移避险的通知》《富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富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等相关文件,对全年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确保汛期应急响应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2.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五个“到位”(汛前检查到位;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到位;物资队伍准备到位;防汛清障扎实到位;积极调度水源到位)。4月份,与各镇办签订防汛责任目标书,严格防汛责任制监督检查,建立起了严格的防汛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防汛责任落实,落实县级行政领导7人、镇办行政领导16人、县级技术负责7人、镇办技术责任10人。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把防汛抗旱工作落在实处。3.积极应对春夏旱情。今年入春以来,旱情较为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县防办积极组织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协调联动,先后购置水泵、地龙、铁锨、蓄水器具等抗旱物资。积极协调四大灌区进行放水灌溉,全县共开动机井3160眼、抽水站32座,完成灌溉面积187万亩次,为农民增收、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4.认真修订完善预案。4月份以来,县防汛指挥部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全县防汛应急预案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对水库、河道、城镇、山洪灾害共计4类115个预案、4个重点部门预案进行了审核备案;对10座水库预案进行了批复;修改完善了《富平县2022年防汛应急预案》《抗旱预案》,有力提高了预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5.深入开展汛前大检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防汛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明确了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具体要求,检查由县级各包联领导带队,各成员单位配合,抽调骨干力量,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扎实开展一年一度汛前安全大检查。先后排查出风险隐患问题131项,逐一建立了问题清单和整治台账,明确了整治时限。对山丘区人员转移避险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共排查出涉及10854户39755人,其中老弱病残5415人,对摸排出的人员,严格落实网格化四级责任负责制,确保隐患区群众安全度汛。6.加大防汛物资队伍建设。为有效应对全年安全度汛,县防办采购了汽、柴油抽水泵6台、卫星电话19部、雨具1000套、救生设施300件、编织袋10万条、铅丝网片600公斤、防潮垫100个、移动照明设施2台、搜救艇1艘等25种防汛抗旱物资,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保障。汲取7·20事件教训,在全县范围内积极组建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先后组建县级抢险队伍3支112人,镇办级抢险队伍16支848人;县级巡堤查险队伍1支186人,镇办级巡堤查险队伍13支900人;专业抢险队伍32支1628人;通讯保障队伍3支41人;电力保障队伍1支89人。各种抢险救援保障队伍的成功组建,为随时应对突发极端天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7.加强预警监测,及时会商研判雨情汛情。由县防办牵头,会同气象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等,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联合会商机制,加强雨情汛情监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为防灾避险留出了充足时间。8.及时下达指令,确保安全度汛。汛期来临,县防汛办及时向各镇办、各有关部门下达了指令,要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要第一时间深入分管区域、村组,排查险情,对于出现险情的,要求及时进行合理处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镇(街道)扎实开展汛前隐患大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落实四级网格化管理,做到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到位,对于一时整改不了的,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专人负责到底,做到挂账销号。水务、住建、自然资源、文旅等重要防汛成员单位加大对河道、水库、堤防、城市易积水区域、施工工地、旅游景区等的隐患排查,及时整改落实。住建局加强对城区市政排水管网、排洪沟渠进行清淤、疏通和维修,确保排洪顺畅;住建、文旅加强对温泉河、石川河湿地公园的安全检查排查,严禁群众垂钓、嬉水、捕鱼,严防溺水事故发生。水务局加强对全县河流水库进行巡查检查,密切关注汛情雨情,加强水库及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确保河道畅通,安全泄洪。文旅局加强对旅游景区的排查检查,落实强降雨期间的封闭措施、撤离路线,确保汛期景区安全。9.强化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县级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要求在发生险情时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2022年度安全度汛。10.深化培训宣传,提升群策群防能力。根据我县气象灾害特点,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5·12世界减灾日、6月份安全生产宣传月等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印制围裙、宣传彩页、横幅、展板、纸杯、抽纸、雨伞等形式多样、又具实用性的防汛抗旱宣传用品,让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千家万户。进入汛期以来,组织专班深入沿河重点镇办、村组、社区、学校开展防汛抗旱知识宣传17场次、发放宣传图册资料3.5万余份、解答咨询1万余人。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各级防汛抗旱减灾应对能力和指挥决策水平。4月28日、6月8日、6月15日,先后三次分别邀请省市防办领导及应急管理部安全专家、省政府应急专家组成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振宏教授对各镇办、县防指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和业务骨干200余人进行了7.20河南暴雨灾害事故和防汛应急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防汛抗旱知识知晓率,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2022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全县安全度汛,保持了全县防汛抗旱形势的总体稳定。存在问题虽然2022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防汛意识淡簿;2、抢险队伍人员落实不到位;3、防汛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整改措施1、增强社会公众防范风险意识,杜绝涉水到河心或浅滩上嬉水、垂钓,消除安全隐患。2、成立防汛抢险队伍,人员集中进行防汛知识培训,进行防汛专项演练。一遇险情,第一时间时间内得到落实。3、加强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修建完善。五.2023年工作计划1.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层层抓好责任制的落实,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落实到堤防、水库等每一处水利工程,做到防汛抗旱地段、防汛抗旱责任不空档、不空段、不空人。2.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重点山洪易发区预警监测、预报系统,完善水情、雨情、灾情测报监测预警系统和通信系统,强化以村(社区)为主的互报联防制度,严密监测,保证汛、险情及时传递。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警监测工作,特别是要密切关注沿山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点,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启动预案,迅速撤离群众,确保人民群众撤得快、撤得出。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汛期防御基本知识和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3.加大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对城区易涝易积水区域、水库、堤防、施工工地等重要部位以及重点行业的隐患排查,及时整改落实。对城区市政排水管网、排洪沟渠进行清淤、疏通和维修,确保排洪顺畅,加强对温泉河、石川河湿地公园的安全检查排查,严禁群众垂钓、嬉水、捕鱼,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对全县河流水库进行巡查检查,密切关注汛情雨情,加强水库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确保河道畅通,安全泄洪。4.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强预案修订。组织举办全县防汛抗旱知识大讲座,对全县防汛抗旱业务人员组织轮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根据我县防汛抗旱工作实际,邀请专家对全县防汛抗旱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我县防汛抗旱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5.加强应急值守和安全防范工作。坚持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信息畅通,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及时了解掌握汛情灾情发展变化,有效处置各类险情灾情,确保全县防汛防洪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2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2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2年度无投诉事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