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咸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0:30
单位名称 咸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市动物疫病的研究、预防、控制等工作;负责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履行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等职能。
住所 咸阳市沈兴南路5号
法定代表人 王恒
开办资金 159.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43万元 368.38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所做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2022年,我们围绕动物疫病监测防控、畜牧技术推广、畜牧生产监测预警、科技宣传培训等业务工作,全面完成各项职能目标任务。1.强化疫情测报,提升检测水平。一是开展常规动物疫情监测,评估强制免疫效果,及时掌握动物疫情。8个病种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共检测样品27890份,其中,口蹄疫(O型、A型)、猪瘟、H5和H7亚型动物流感、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等免疫抗体样品12861份,合格率94.24%,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等病种的病原学检测样品1276份,未检出阳性样品;布病病原学样品检测13434份,阳性率4.36%,扑杀640头(只);结核病检测319头牛,未检出阳性。二是按期完成全市非洲猪瘟排查及企业自检情况周报、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和疫情信息系统月报工作,定期会商、研判疫情。三是实施完成咸阳市陆生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改造布置14个功能区390.96m2,购置仪器设备36台(套),建成了全市唯一达到二级生物安全标准的市级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实验室。四是开展县级兽医实验室续展考核初审工作。组织县级兽医实验室人员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指导兴平市等7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完成省级考核续展申请,并进行现场初审,督促指导整改完善。2.强化基础防疫,筑牢免疫屏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精心组织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全年完成奶牛16.92万头、黄牛16.12万头、羊125.7万只和猪361.01万头的耳标佩戴,口蹄疫免疫奶牛16.24万头、黄牛15.49万头、羊120.43万只、猪353.59万头,猪瘟免疫猪353.57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均免疫鸡2545.17万羽,小反刍兽疫免疫羊119.95万只,布病免疫羊8.74万只、牛1.61万头。奶牛、黄牛、猪、羊和鸡等应免畜禽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密度分别达到或接近100%。同时,因地因病指导完成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以及猪败血性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羊梭菌等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3.防范重大疫病,保障健康发展。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布病、狂犬病、炭疽等为重点,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区域性流行。一是加强养殖场(户)培训指导,完善防疫制度、规范防疫行为、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二是全面排查非洲猪瘟疫情,开展疫源监测。组织各县市区加大重点环节和重点场所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共排查各类场点8.39万场次、排查猪只1548.94万头次,未发现可疑病例。配合农业农村部在兴平、礼泉、秦都等规模猪场、屠宰场开展非洲猪瘟监测排查,采集检测脾脏、全血、棉拭子等样品301份。三是完成猪群疫病专项调查及采样工作。省市两级疫控中心在兴平、礼泉等县市对主要猪群疫病发病状况、流行强度、疫苗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猪组织样品100份,进行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等疫病的监测。4.推进疫病净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布病净化示范区建设。制定印发《咸阳市奶山羊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区建设技术方案》,在乾县等5个奶山羊重点养殖县开展奶山羊布病区域净化,各项工作按期完成。二是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场、无疫小区创建工作。指导陕西黑萨牧业有限公司、咸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申报创建疫病净化场、无疫小区,定期指导养殖场进行疫病净化监测,不断完善净化管理体制机制,黑萨牧业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咸阳正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5.储备防疫物资,做好应急保障。一是购置市级动物防疫应急物资。按照“填平补缺”原则,新购7大类30项1471台(套、箱、盒、双、件)。二是全年储备禽流感、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狂犬病等免疫疫苗,做好紧急接种准备。三是向各县市区发放各类消毒制剂97箱(袋)、电动手动喷雾器94台、防护手套1244双(盒、套)、护目镜790个、防护服1130件、口罩11110只,发放布病干预包150套、宣传海报3000张。6.挖掘畜禽种质资源潜力,夯实种业振兴根基。一是建立咸阳市畜禽遗传种质资源库。全市共有畜禽蜂品种26个,纯种畜禽群体存栏32.38万头(只/羽/箱)。二是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填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系统数据,完成第二阶段关中黑猪品种资源系统调查工作,形成《关中黑猪遗传资源系统调查工作报告》1份。关中黑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全部完成,并作为“濒危”畜禽品种上报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受到省普查办通报表扬。三是开展畜禽种业统计调查工作。全市备案种畜禽养殖企业33个,审核上报种猪场、种鸡场月度数据12期,种奶牛场、种肉牛场和种羊场季度数据4期。四是在5个奶山羊示范县基地县开展奶山羊种羊鉴定工作,鉴定种公羊156只,确定特级种羊76只、一级种羊53只、二级种羊27只,鉴定母羊1607只,确定特级母羊457只、一级母羊996只、二级母羊154只。五是开展种公猪精液质量检测。配合省总站对旬邑、礼泉2个县的种公猪站和淳化县温氏大型养殖场配种站的建设、生产、管理、运营等内容开展调研,完成12头份种公猪常温精液质量抽检工作。7.强化畜牧生产监测预警,提升数字畜牧业水平。认真做好全国养殖场直联直报等系统的数据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定期分析研判畜牧生产形势,及时预警指导生产,促产业稳健发展。一是做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规范三级监测工作体系,扎实做好全市108个监测企业、70个监测村、30个监测户及5个价格监测县各监测点数据催报、审核工作,审核上报月度监测数据12期、周度数据52期,现场数据核查2次、9个监测点,开展信息员培训3期260余人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猪价低迷期,指导养猪场户调整生产,做到降本增效、减少损失。2022年我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表彰,兴平市和武功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优秀生产监测县”称号;兴平市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优秀市场监测县”称号。二是做好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数据报送。完成7个模块数据审核报送工作,上报686个生猪监测场月度监测数据12期,完成23个养殖场的动态监管注销。8.强化畜牧科技推广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4个畜牧全产业链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畜牧业关键实用技术技术推广与服务。一是组建畜牧转型升级和全产业链建设市级专家团队,遴选推介畜禽主导品种7大类18个、畜牧转型升级关键技术(规范)10个,编印《新版畜牧兽医法律技术资料摘编》,为建设现代畜牧业做好技术支撑。二是大力推广规模养殖场全进全出、DHI测定、TMR饲喂、绿色畜牧业等先进技术,开展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1.93%,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配套率98.96%。陕西建兴奶牛繁育有限公司成功创建部级奶牛标准化示范场,乾首奶山羊育种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部级示范场到期复验。三是组织专技人员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8期,培训人员1400余人次。包抓服务养殖场20个,专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200余人次,上门服务养殖场(户)近300家。组织市县技术骨干备战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大赛,取得团体三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2项。四是开展基层畜牧兽医机构体系、布鲁氏菌等8种动物疫病防控等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为上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现实依据。9.坚持驻村帮扶,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组织党员干部入村调研指导6次,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1次,举办奶山羊养殖技术培训会2期,培训农户60余人,现场服务指导养殖户70余人次。筹措1万余元动物防疫物资,给村委会捐赠LED显示屏1块、会议桌椅1套。此外,积极协助帮销村集体合作社“金玉农秦”面粉76袋2280元。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市全年动物疫情稳定,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区域性流行,有力保障了全市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建立咸阳市畜禽遗传种质资源库,为畜禽种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遴选推介畜禽主导品种7大类18个、畜牧转型升级关键技术(规范)10个,编印《新版畜牧兽医法律技术资料摘编》,为建设现代畜牧业做好技术支撑。2022年末,全市存栏猪、牛、羊和禽分别为133.42万头、13.41万头、41.57万只和840.33万只;全年肉类产量15.81万吨,禽蛋产量7.31万吨,牛奶产量24.61万吨;畜牧业产值108.09亿元,增加值55.85亿元。三、存在问题1.能够及时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但在中心业务工作繁忙时,一定程度存在挤占学习时间、理论和业务学习不够扎实的现象。2.在一些业务工作谋划中,大胆创新不够,目标任务虽圆满完成,但亮点不够突出。四、整改措施1.坚持注重班子自身建设,加强行业法律法规、农村政策、业务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不断提高班子决策水平和成员个人综合素质,建设一个理论水平高、决策能力强的领导班子。2.坚持创新思维,努力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上想举措、出新招,把工作做实做细见成效。3.坚持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以目标为导向,以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扎扎实实组织开展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为全市现代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做好技术保障。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实施畜禽良种增强工程。2.实施畜牧生产信息监测工程。3.实施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强化工程。4.实施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提升工程。5.实施科技兴牧提质增效工程。6.实施支部引领作风改进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我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系统调查工作,受到省普查办表扬,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表彰;获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