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潼关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0:03
单位名称 潼关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美化提供市容管理保障。城区环卫工作的监督管理及配套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城区公共场、街道清扫保洁工作,城区树木及绿化的管理工作
住所 潼关县育贤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别永军
开办资金 69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2.6万元 782万元
网上名称 潼关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加强学习,统一思想。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历次全会精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潼关县委县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等内容;制定切合实际的承诺事项,并在院落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在机关党员干部中设立党员示范岗,树立了党员示范岗工作牌,时刻提醒党员干部铭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在职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激发支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具体工作实际,在民主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协商讨论,制定出台并与各股室、大队签订了《潼关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2022年工作目标任务书》及《潼关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任务书》,使我单位的各项工作有了标准、有了目标,明确了各股室、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奖罚细则。同时,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主题党日活动计划》和《2022年工作目标》,明确了2022年所有工作任务。(三)统一安排,扎实开展。根据县委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制定了《环卫中心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及工作部署会,严格安排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实施,观看了《家风不正家难安》、《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研讨交流,同时,对照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关于机关效能、文风会风、营商环境、民生领域、生态环保、巡视巡察等“六个专项治理”20项具体内容和要求,采取自己找、相互提、组织查、领导点、群众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问题查摆整改台账,督促相关股室整改落实,根据问题整改进度及时更新上报。(四)强化帮扶,提质增效。制定了《2022年包村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因户施策,逐步实施,加大包村帮扶工作力度,定期组织包联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包联户打扫院落;为所包村资金扶持5000元,植树200米;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联系县市管局为刘新社办理了卖鸟营业执照,向县人社局申请了创业补助;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消除病毒孳生土壤,每月出动垃圾收集车、组织人员协助村内清运垃圾,并对村内进行全面消毒消杀;开展平安建设走村入户宣传活动,发放平安建设倡议书200余份;开展“五结合五排查五化解”活动,根据永丰塬村缺少防疫物资的实际情况,投资5000余元为永丰塬村捐赠了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液、免洗洗手液、抑菌洗手液和高压喷雾器等防疫物资,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五)营造氛围,全力推进。一是开展垃圾分类进门店活动,逐街逐户、逐门逐店,对主要路段的300多户商家、经营户发放《垃圾分类进门店告知书》1000余份,面对面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做法;二是开展分类进社区活动,组织干部职工30余人,深入居民社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向居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宣传范围;三是开展分类进校园活动,通过讲解县城近几年卫生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及现存问题,倡导同学们共同行动起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举止,热爱家乡,共建美好家园;四是开展分类进家庭活动,以“从我做起、带动全家、影响周围”为中心,通过发放分类倡议书、开展“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向家长捎句话”、“小手拉大手”活动,增强家庭家长分类意识,形成分类工作合力;五是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和一线工人的理论水平和分类知识;六是建成了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七是联合县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拟定近几年的垃圾分类规划;八是结合党建主题党日活动及城市建设、创建的各项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截止目前共开展志愿宣传12次,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份。(六)精细管理,加强整治。1、实施精细化管理。我们将城区划分为“南、中、北”3个片区,148个点位路段,将管理的256条背街小巷划分为24个标段,将管理的所有公共卫生间划分为13个单元区域,每个片区配备一名中队长,每个点位路段、标段和单元区域配备1名保洁工人开展清扫作业,实行定点、定人、定岗、定时“四定”制度,实现了管理扁平化和网格化,消除了管理盲区,保证了工作效果。2、清扫保洁作业。道路清扫保洁实施“扫、掏、捡、擦、转”5步工作法:“扫”即早7点前,晚21点前对大街小巷进行全面清扫。“掏”即每天定时掏净果皮箱的生活垃圾。“捡”即白天全天候不分时段拣拾地上散落的垃圾。“擦”即每天及时擦洗果皮箱和环卫设施。“转”是每位环卫工人对自己清扫区域巡回查看,做好路段保洁工作,形成了全天候保洁、全过程管控的“两扫全保”作业模式。3、洒水压尘,机械化作业。我们制定了《机械化清扫作业运行图》,编排了《洒水压尘工作日程表》,洗扫车每天分时间、分区域、分路段按照《运行图》洗扫保湿作业不少于6次;洒水车每天按照《日程表》安排,洒水压尘作业不少于6次,并按照“洒、拖、冲、洗”四环节,及时消除道路“灰带”,有效抑制了城区街道的扬尘,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80%。4、制定了《环卫工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管理办法》,落实环卫工人在环卫清扫作业过程中对可回收物进行捡拾、收集,存放至单位可回收物暂存点。定期开展环卫工人教育大会,督促一线环卫工人落实前端垃圾分类工作。同时,总结前端分类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完善管理办法,确保前端分类落实落细。5、加强日常工作管理,结合垃圾分类试点、示范街区及示范行政机关单位分类垃圾箱、桶的布排,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工作,在基础收运的同时,科学测算分类点垃圾产生量,除其他垃圾的正常收运车辆外,设置专门的可回收垃圾车2台和有害垃圾车1台,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按照每天清运2次的标准,错时开展密闭统一运输,同时,联系县环保局、商业局开展好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处置工作,做到日产日清,密闭安全,并定期做好消杀及垃圾收运点周边地面残留垃圾的清理。同时,消毒消杀专班定期对各垃圾收集点进行消毒消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清运、消杀台账,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6、对进入库区的所有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垃圾填埋工艺流程》进行检验、过磅、倾倒、灭蚊蝇、推平、压实、消毒杀菌,严格落实分区分单元覆盖填埋;定期对渗滤液车间保养维护和检修,渗滤液处理严格按照《渗滤液工艺流程》及时清理库容,保持渗滤液存积不超过红线,不外流;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对库区部分导洪渠进行了疏通,修复库区东侧导洪渠,彻底维修了库区南侧导洪渠,并对排洪渠坝体进行维修加固,消除了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大气、土壤、噪音、水质检测等各项检测并出具监测报告,确保科学环保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七)消毒消杀,全力保障。在确保城区环境卫生质量的基础上,以做好疫情防控为主线,购置消毒剂、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必备物品,根据天气情况出动高压雾炮车、扫地车、洒水车和喷雾机30余台次,并制作专门用于背街小巷的小型消毒车,对城区主次干道和部分背街小巷实行全覆盖式消毒消杀;同时,抽调20余名环卫工人成立10个消毒组,分区、划片,定时、定人、定岗、定责,对城区28座公共卫生间和街道所有的果皮箱、垃圾收集屋、垃圾压缩站、环卫工人休息室、垃圾填埋场和收集清运车辆等环卫基础设施进行全面集中消毒,确保每天消毒次数不少于2次,全力消除病毒孳生“土壤”。二、社会效益情况在《渭南日报》开辟环卫专栏,专题报道我县环卫工作9期;在“今日头条”播发环卫工作相关信息报道30条,造舆论、树正气、鼓干劲、塑形象,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果。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省级“档案管理AA先进单位”、“国家节约型机关”。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居民、群众的卫生观念、环保意识不强,文明习惯较差,陈规陋习较多,随地吐痰、乱扔乱丢,随意损坏环卫基础设施和周边沟壑垃圾乱倒现象时有发生,给环卫工人保洁、清运造成了诸多不便。2、部分居民群众垃圾分类参与率不高,分类的责任意识不强,即使有垃圾分类意识,长期养成的垃圾混装的习惯也难以改变。整改措施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的环卫意识,唤醒居民的卫生习惯,增强群众参与环卫工作的热情,营造环卫工作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我县的环境卫生质量。2、实施垃圾分类,实现工作创新再提升。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覆盖范围,在所有学校、机关、居民小区、窗口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打造1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通过扎实开展源头分类、提高收运能力、完善终端设施,力争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达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的环卫意识,唤醒居民的卫生习惯,增强群众参与环卫工作的热情,营造环卫工作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我县的环境卫生质量。(二)实施垃圾分类,实现工作创新再提升。继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在所有学校、机关、居民小区、窗口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打造1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通过扎实开展源头分类、提高收运能力、完善终端设施,力争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达标。想法设法争取资金。在现有压缩站的基础上,在县城北区增设垃圾压缩站两处;同时,充实机械化作业车辆,购置高压冲洗车,定期对主城区人行道、步行街广场等人流量大,地面油污多的地点进行集中冲洗,达到路见本色标准,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度“优秀党支部”2021年度“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2021年省级“档案管理AA先进单位”2021年“国家节约型机关”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