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人民医院

潼关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3-03-22 10:01
单位名称 潼关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疗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潼关县民生街与尚德路十字东南角
法定代表人 熊世龙
开办资金 267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12.4万元 11360.7万元
网上名称 潼关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59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2022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医疗业务及医院管理工作1.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2022年在医院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部署下,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通用版)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等各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各项诊疗规范的要求,由医教科、控感科、护理部、疾控科等职能管理部门牵头,在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根据医院工作实际,调整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加大督导频次,强化疫情状态下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学科及人才梯队建设:2022年继续依托陕西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医联体成员单位结对帮扶工作,陕西省人民医院派驻的心血管内科、手术室等2位专家长期坐诊,全面开展工作。截止10月底医院派4名骨干医师在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进修学习;继续加强外科、骨科、神内等12个临床科室重点专科联盟建设,进行定期查房、预约手术、危重急症救治、远程会诊等协作业务,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综合保障能力。3名本科大学生分别在唐都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六院联创:一是质量医院创建工作。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儿科、妇科、临床护理专业等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已通过市级评审,逐年参加市级复审。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均通过了省级验收,胸痛中心已经申报国家级(基层版),正在进行暗防及现场核查阶段,目前正在继续整改,等待验收;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介入科成功开展心脑血管介入术近60例,心梗、脑梗溶栓术近80例,外科开展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近80例,骨科开展髋关节置换术30余例,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二是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建立完善了警医联动机制,安装了一键式报警系统;医院共设置监控摄像头320多个,实现院内监控无死角。三是健康医院创建工作。医院从组织制定、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人群等方面,按照县卫健局和县创建办督导反馈问题,已完成了阶段性问题整改,等待市级验收。四是节约型医院创建工作。医院对全院用电、用水、锅炉取暖、空调使用、电梯、照明用电、计算机使用、打印耗材、医疗设备使用、办公室电话、物资采购、120车辆派遣等1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对水、电、气、物资消耗初步进行统计分析,医院总体耗能得到了有效改善。五是智慧医院创建工作。医院在原有HIS、LIS系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医院创建,我院正与第三方信息化平台洽谈,最终通过达到医院信息化全方位管理。六是“满意医院”创建。通过质量、平安、健康、智慧、节约型医院创建的开展及阶段性推进,医院在医疗质量、社会职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公众服务、百姓满意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患者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超过二甲医院评审标准。4.护理质量和安全:2022年依托潼关县护理质控中心平台,全面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和水平。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机动护士库,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强化了护理管理,规范了护理行为,推动全院各病区优质护理服务扎实落实。5.药事管理:医院药事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临床药师制度,定期召开药事管理会议,分析研判临床用药状况、议定招标价格、决策药品招标采购、讨论药事管理,监测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超常使用预警制度执行,监测合理用药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决定处罚措施,全面规范了抗菌类、激素类、心血管类等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各类监测指标均达到陕西省规定合理范围。6.全员绩效考核:医院绩效分配方法将动态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努力激发医院内部活力,从而形成良性运转机制,促进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7.财务管理: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医院采购审批程序,加强全成本核算,加强对公务接待、差旅费、后勤物资供应、维修等成本控制,开源节流,减轻医院运营负担。(二)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完善三年安全行动实施方案及平安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依据消防、医疗、特种设备、微生物实验室、危化品特种药品、疫情防控等8个职能小组,专项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科室自查、每月定期和节假日前组织专项排查,不定期全面排查等办法,发现问题分类分级限时整改,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疫情影响,2022年医院业务量一直处于低位,截止11月中旬,门诊量基本达到2021年同期水平,住院患者仍然低于2021年同期近三成。门急诊9.93万人次,收住院6100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047例,平均住院日7天,药占比29.3%,医疗收入5300余万元,完成同期的50%。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整体技术水平仍亟待提高。虽然已经创建了内分泌消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儿科、妇科、临床护理八个市级重点专科,其他学科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与同级医院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及推荐标准》要求,真正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学科还建立。2、三年的疫情防控,提升了医院各类人员对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医院按照院感控制管理办法,重新梳理修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规范开展感染病例、I类切口手术、三项导管、手卫生依从性、多重耐药菌等十余项目标性监测与管理工作。(二)整改措施1、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做好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是医院重点工作。2医院规范运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工作,冠脉造影及支架等部分重大技术项目正式启动。同时,医院对项目实施情况加强了全面督查,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取得实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医院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抓细抓实常规管理工作;二是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三是绩效考核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四是严格规范财务管理。五是完善信息化功能;六是严格执行国家医保政策,严格落实“三合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七是乡村振兴和推进健康潼关建设工作;八是化解历史债务及解决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九是提升后勤、设备、信息保障能力;十是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医院对内对外宣传。(二)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一是继续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二是严格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三是严格病历质量控制;四是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五是医疗风险教育培训;六是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七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八是加强药事管理;九是继续推行医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做好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三)重点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二是加强微创介入中心精细化管理,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逐步拓宽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肿瘤等领域的介入诊疗;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五是多方位开展医疗协作、对口支援、医联体、重点专科联盟建设,力争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新技术新业务开展、危重疑难病例诊治、人才培养等得到突破,取得更加可靠地保障和支持。(四)六院联创2023年“六院联创”工作为收官之年,全院各科室须强化领导,夯实责任,从基础建设、设施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依据时间节点安排齐头并进,全力保障“六院联创”工作顺利实施。最终达到加快推进医院“三个转变”和“三个提高”,构建群众看病就医新格局,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五)千县工程依托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县域内居民健康“守门人”。在今后各项工作我院的将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灵活的工作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态度,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潼关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99017261052222A1001有效期限自2015年12月01日至2029年11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