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3-22 09:47
单位名称 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种子事宜,促进农业发展。农作物品种管理;及新品种区域试验;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核;救灾备荒种子贮备;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培训;种子信息收集与发布。
住所 商洛市北新街东段军民路1号
法定代表人 叶丹宁
开办资金 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21万元 103.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在省种子站的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范围开展情况(一)工作成效1、试验示范再创新高。2022年经过我市试验通过省级引种玉米品种共计39个,较2021年增加21个,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征集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8个,建立展示示范点48个,筛选出有苗头新品种12个,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品种试验示范任务。2、玉米大豆带状试验成效显著。市县玉米大豆带状试验面积80亩,其中市站试验面积30亩,统一采用“2+3”模式,参试玉米品种8个,大豆品种10个。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市复合种植推广玉米品种3个,大豆品种5个,为下一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提供良种支撑。3、种子备案抽检检测全覆盖。2022年开展冬春季种子企业抽检,共检查种子门店62个次,抽检种子企业25个次,抽检样品122个,经室内检验纯度、净度、发芽、水分检测全部合格。开展玉米、大豆转基因田间筛查3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40余人(次),筛查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51个,所有样品结果均为阴性。截止10月底,全市已完成备案的种子经营网点311个,685单。4、种子检测能力显著提升。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安排,8月份我站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站,完成了国家PT23-2022轮次农作物种子检验能力验证,验证结果连续3年获得能力“A”级,检测能力显著提升。5、商洛市种业振兴方案即将发布。在市局安排下,我站撰写的商洛市种业振兴方案已完成意见征集,目前该方案计划提交市政府审批下发出台。6、制定地方标准,规范菌种监管。我站组织制定的食用菌菌种标签标标识规范地方标准,经过前期立项、征求意见,通过了专家标准评审会,即将于近期发布。该标准为商洛首次发布,填补了相关标准的缺失。(二)主要做法1、加强种子监管,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1)加强种子质量抽检。一是开展冬季种子企业抽检。对辖区的种子分支机构,总代理商、种子销售大户开展抽检,并在海南进行品种纯度小区种植鉴定。二是以玉米为主开展春季种子市场抽检。市站抽检与指导县区抽检工作相结合,全面完成省市抽检任务,部分样品送省站进行转基因和真实性检测,经检测全部合格。(2)强化转基因品种监管。一是组织召开转基因速测田间筛查培训会3次,培训技术人员40余人次。二是抽调专人配合市局对各县区转基因监管工作进行督查。三是加强品种试验环节监管。各县区农技中心对辖区内种子企业、农技、科研等单位的品种选育试验田和生产大田进行重点筛查,确保未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品种,一律不得进行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四是加强种子经营环节检查。结合春、秋、冬种子质量抽查活动,对抽查的玉米、油菜等种子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严查非法销售转基因种子违法行为。2、规范品种试验,保障粮食安全。(1)规范完成省市区域试验示范任务。一是分别在商州、洛南、镇安3县区完成省级玉米区试3组、生试1组。在洛南试验站完成小麦陕南区试验1组。在洛南、商州、镇安、商南、山阳5县区完成市级玉米区域试验1组,参试品种8个;在商州、洛南、山阳、镇安4县区完成小麦区域试验1组,参试品种8个。二是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为做好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研究,为生产提供适合我市复合种植的玉米大豆优良品种,4月份我站在商州、洛南、镇安县3县区开展品种试验,统一采用“2+3”模式,试验面积30亩,参加试验玉米品种2个,大豆品种6个。(2)开展品种观摩,加速良种推广。5月16日-19日,我站组织召开了2022年夏田作物观摩会议。各县区农技中心主任、分管主任、种子站(股)长、业务技术人员,市农科所、市植保站、市农技站相关专家及领导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先后深入商州区秦岭铺、丹凤巩家湾、商南河口村等五县区14个观摩点,现场观摩伟隆169、汉麦7号、西农5715、武麦981、铜麦6号、西农979等小麦示范品种20个,冀张薯12、希森6号等马铃薯品种4个,面积1900余亩。根据品种展示示范结果及现场观摩情况,结合县区生产实际,提出了《2022年全市春夏播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2022年全市秋播小麦油菜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品种布局意见的宣传,加快良种推广速度。3、依法做好种子备案许可,严把种子市场“入口关”。我站严格按照《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严格做好备案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加大《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宣传,同时利用联合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市场检查的机会,上门宣传、培训备案知识。二是规范备案审查。全市统一备案标准,所有主体均实行网络申报,线上受理,限时审核,市站随时监测,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指出,限期纠正。三是加强人员培训。针对备案系统升级,4月份组织全市种子经营人员参加全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业务培训,建立备案工作业务群,加强备案指导,提升备案网点业务技能。四是开展备案督察通报。7月份,以市局名义对各县区备案情况进行通报,促进了备案工作有序开展。4、强化种情调度监测,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数量安全,我们利用种子种情调查直报系统,及时开展玉米、马铃薯、大豆种子供需形势分析调查,加强种子供需调度,适时形成种子供需形势分析报告上报市局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全面完成省市种情调查任务,为我市农业安全用种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特别是在今年新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工作中,面对大豆种子供需特别紧缺的严峻形势,我站及时协调7县区农技部门与省内外供种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强化种子供应监测调度,全力保障大豆种子供应,有效保障了我市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5、全力配合市局中心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完成。(1)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督查。按照市局统一安排要求,我站今年承担着商州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督查任务。年内开展专项督查6次,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要求限期整改,全面完成督查任务。(2)开展农村疫情防控督查。1月份和4月份随着我市及周边地区新冠疫情的发生,我站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立即行动,派出督查暗访组深入商州区镇(办)村开展疫情防控督查4次,督查暗访镇(办)12个,村45个,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市局疫情工作领导小组。(3)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督查和百日提升督帮活动。在市局统一安排下,上半年完成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督查暗访6次。从10月23日至12月底开始每周对商州区各镇办村进行百日提升督帮督导,目前已上报督导汇报3次。(4)开展撂荒地和非粮化数据统计工作。继续开展撂荒地和非粮化数据统计工作,按期上报撂荒地信息统计工作。(5)开展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督查。按照全市森林防灭火统一安排,受市局委派赴柞水县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督查3次。5月份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抽调专人对柞水县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1次,6月份对洛南、山阳、高新区进行抗旱督导1次。二、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情况2022年严格履职,强化种子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未发生一起,伪劣假冒种子事件发生。2022年经过我市试验通过省级引种玉米品种计39个,较2021年多了21个,增长率216.7%,是我市历史上一次通过引种最多一次2022年,通过省厅审定引种适宜我市种植的审定玉米新品种7个,为商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2022年2月市站被省站授予全省种子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同时省站还授予:丹凤县农技中心、镇安县农技中心为“种子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人员不足。业务人员年龄严重老化,现有专业技术干部少,新的力量补充不足,种子质量检验、生产经营备案等业务工作有效开展困难较大。二是业务交流培训不够。各县区种子系统人员变化较大,省市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外出交流培训少,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提升慢,工作缺乏创新,完成新时期种业振兴困难较大。整改措施一是加快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技术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基层备案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交流,通过沟通协调,采取得力措施,强化督查,严格依法依规,做好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快优良品种引进、示范和筛选。以粮油作物优良品种为重点,加大试验示范展示力度,及时发布品种布局指导意见,加快良种更新换代,全力保障粮食安全。2、强化种子质量监管。狠抓种子质量抽检,落实玉米田间种植鉴定,全方位开展转基因检测,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3、加强种子生产经营备案业务工作督导。4、做好种子供需信息调度,保障品种有效供给,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2月被省种子工作总站授予全省种子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