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城市展示馆

商洛市城市展示馆

发布时间: 2023-03-22 09:28
单位名称 商洛市城市展示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城乡规划,展示商洛形象。负责展馆日常运行和维护;负责布展和展示内容的更新;负责接待讲解服务;承担规划项目的公示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住所 商洛市文化艺术中心
法定代表人 许晖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市城市展示馆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展示馆紧紧围绕市自然资源局党组的安排部署,讲政治、勇担当,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确保展示馆装修布展、运行维护及城建档案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思想教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日常理论学习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强化思想教育。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实行周二集中学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二是结合“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扎实开展了“党旗飘扬强堡垒,奋进商洛当先锋”、“展示馆志愿服务队下农田”和“土地日宣传进校园”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壮大党员队伍,发展预备党员1名,接受入党申请书1份。四是展示馆党支部获评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张光宏同志获评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许晖同志荣获“十四运商洛赛区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和“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称号。(二)做好接待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一是我馆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接待省、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外地客商等参观团体22批次,共计2500余人,得到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接待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全面建成商洛市地质灾害科普基地。三是完成“商洛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商洛日报社“小记者读书基地”创建工作。(三)加强档案管理,全面提升城建档案工作服务质量。一是馆藏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入馆档案电子化率达到100%。2022年接收工程项目档案6个,共计1078卷。二是服务企业便民亲民。深入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商洛学院等8个项目进行城建档案业务培训共120余人。三是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依法启动馆藏到期档案的查阅工作,全年接待查档39次,接待查档群众86人次,调阅原始档案307卷(件),出具接收证明书6份。四是对符合要求的查档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执行工作日限时办结。(四)落实文明单位创建,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养。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组织学习全国道德模范优秀事迹。二是组织文明实践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健步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朗诵等实践活动。三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展示馆志愿服务队下农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对外交流重要窗口,文化惠民崭新平台。展示馆建设的理念就是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从视觉上增加观众对商洛的认同感,有效提升商洛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增进群众对商洛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城市变迁的了解。(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先后两次邀请国家级礼仪培训师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培训,组织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及陕西省档案从业人员培训,有效提升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水平。2021年8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各单位团体共计9400余人参观指导,接收工程档案5888卷,接待查档群众377人次,调阅原始档案1514卷,进行业务知识培训160余场次,培训人员1050人次。(三)精神风貌健康向上,单位风气文明和谐。通过开展一系列文明活动,展示馆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和谐风气,在2021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党支部连续三年荣获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许晖同志在“十四运”期间获得“商洛赛区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四)加快“文化强市”的务实举措,作为城市的名片,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弘扬历史文化,推进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现已成为我市对外交流的城市窗口、文化惠民的崭新平台、城市发展的新地标。打造成了商洛日报小记者读书站、红色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文化基地,作为城市新文化的地标。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员配备力量薄弱。事业单位改革后,编制上人员增加,共11名,但实际在馆内工作的仅有7人,既要兼顾展示馆工作,又要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手紧缺,一人身兼多职,不利于我馆业务的发展。2.运行经费不足。由于市级财政资金紧缺,展示馆运行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展示馆无力支付维持展馆运行开放所需的高额水电费用,无法维持馆内设备运行、维护及更新工作。3.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衔接不畅。城建档案管理所使用软件与工改系统平台和省城档管理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不利于我市与省城建档案数据的交换,难以实现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管理。4.文化艺术中心管理处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馆内消防及电梯验收工作未完成,导致展示馆布展完工后无法进行竣工验收工作,电梯不能投入使用,来访参观人员只能通过步行楼梯前往三、四层展厅。(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请求省馆帮忙协调;二是请局党组出面协调。四、2023年度工作打算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一是强化政治担当。二是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法纪敬畏,严守纪律规矩,主动担当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2.增强业务能力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为实现展示馆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外出学习、综合培训等方式,从馆内工作入手,兼顾社会利用需求,培养优秀解说员、设备维护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3.充实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计划2023年通过市局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改善我馆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招募对商洛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在校学生、在职员工等人员,组建一支讲解志愿者队伍,对其进行培训,缓解馆内讲解任务压力。4.做好做实档案工作,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时更新城建档案管理软件,做好与省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和工改系统平台的对接;分批对2010年以前进馆的纸质档案进行电子扫描,实现入馆档案达到100%的电子化率。5.推进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与教育系统对接,邀请中小学生来馆内参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