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

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22 08:47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小学教学。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世纪西路46号
法定代表人 武艳妮
开办资金 10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9万元 112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7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党建引领,树立品牌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密切指导德育处、少队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通过开展“三亮三比三评”“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等活动,设立6个“共产党员示范岗”、6个“青年党员突击岗”等。二、注重德育建设,树立教师形象1.扎实开展了“把方向议措施提质量”主题教育活动,巩固深化“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成果。2.抓实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经常学习《教师师德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有关师德规范要求与教师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倡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3.把加强师徳师能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抓好理论学习、队伍建设、规范办学“三个环节”,开展“讲师德、铸师魂、强师能、树名师”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花城特色的师德师能发展新路径。三、重视活动教育,发展学生素质1.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基础,通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吾辈遗志”“喜迎二十大.浓情绘端午”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2.以丰富多彩的队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学生的特长教育。本年度,我校举行了五育作业展评活动“一年级新生入学礼”“重阳节感恩活动”、“阳光杯”汉字书写大赛、国庆节主题教育活动、楹联文化进校园、“十岁成长礼”“建队73周年主题队日”系列活动、“冬季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3.有效开展主题教育。学校结合重大纪念性节日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月教育,如九月份开展“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学习活动”;国庆节前夕开展“向国旗敬礼”系列活动;抗美援朝72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抗美援朝,致敬人民英雄”主题教育活动;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等,通过主题月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获得知识、感受氛围,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四、落实校本研训,提高师资水平1.以科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功举办了“百花杯”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暨咸阳市“五个一”工程活动、“百花杯”一日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秦都区首届智慧课堂大赛等活动。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本年度,我校申报了12个区级微型课题,2个市级课题,全部立项,并成功结题。3.以教研活动为阵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本年度,按照“集体研讨+观摩展示+集体评课”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即“一磨二上三反思”,每周一定期活动。五、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1.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学校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教职工会议,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健全完善《健康花城小学班主任工作考评细则》《健康花城小学教师请假制度》《健康花城小学月考核方案》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教学及各项工作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落实巡课制度,上好体育课,加强阳光体育锻炼,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3.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古诗文背诵、经典诵读、阅读推荐等活动。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教学质量监控上,落实减负增效工作,实施管理层人员横向年级包干制,纵向同学科监控制,课堂教学督查制,常规课堂“推门听课”制,教师教学跟踪制,学生功课天天清等管理措施。5.坚持“五育并举”“实践育人”,着力从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品质与习惯、劳动精神四个方面培养,组织开展“春日采摘、拾趣时光”“劳动实践励心智,知行合一促成长”等活动,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六、多层联动,落实“双减”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升课堂质量,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家长多样需求,开设魔术、航模、象棋等30多个社团,促进学生快乐幸福成长,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22年,学校2个作业设计案例喜获全省一等奖,1个作业设计案例喜获全省二等奖,成功承办咸阳市“减负提质”现场会,全市13名县区教育局长、200余名党组织书记、校长分批来校观摩,学校“四全五化六护”作业管理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刊登宣传。1.大力抓好“三个课堂”通过“师能提升、教学提质”来保证课堂的智慧高效,大力抓好“三个课堂”。第一课堂,守好教育主阵地,以实施“精彩课堂”为抓手,提出了重新学习课标,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三个“重新”,全面开展自主合作式、启发探究式教学,集体备课、以赛促教,向第一课堂要效益。第二课堂,对学生兴趣爱好培养、技能技术习得、身心健康锻炼等进行有益尝试,开发设置了“优秀小公民六艺课程第二课堂项目菜单”,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第三课堂,倡导师生走出校门,开展研学旅游、参观红色基地、进行志愿活动等。2.探索作业创新模式努力探索作业减负增效提质新模式,坚持做到作业统筹、公示,通过“四全管理”“五化作业”“六级防护”等有效措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同生共长,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实效。在陕西省一日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选中,我校二年级组设计的一日作业获得二等奖。3.夯实“双减”阵地,拓展课后服务本着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意识,有效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学生接送难、辅导难、监管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二六X”的课后服务模式:“二”即两大板块,“六”即六艺课程,“X”即多种课后服务项目,认真实施课后服务工作,充分彰显群众家门口的教育温度。被评为“秦都区课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七、提高安全意识,创建平安校园1.开学第一个月为“学校安全教育月”,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每周一下午的班队会课对发现的学生行为习惯和校园内外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通报,限期限时进行整改。2.实行领导安全值班制度,加强校门口的保安、家长护学岗、值周教师值日护导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把校门关,做好学生进校时的体温检测、消毒工作,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校园,落实进出校园登记制度。3.重视家校联动,多种形式开展以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护意识。4.组织开展一月一次的紧急疏散演练、防震疏散演练、防暴安全演练等多项演练。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交通知识进校园”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进行各类安全教育,时刻树牢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平安。5.定期开展学校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水电、校舍安全等专项检查维修,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保障师生安全。八、规范后勤管理,构建和谐校园1.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机房设备升级改造、家职工餐厅改造,采购教师办公电脑的配备到位,保证了部室、教室各种设施的正常使用,配合了各种学生活动、教师培训的顺利进行。2.进一步明确校产管理职责,做到室室有人管、物物有人管,建立物产保管使用责任制度。3.严格执行预算落实各项经费政策,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九、办学效果显著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我校共取得以下荣誉: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陕西省新时代优秀少先队集体;咸阳市绿色学校;咸阳市校本研修示范校;秦都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秦都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秦都区巾帼文明岗;秦都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秦都区疫情防控先进单位;秦都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学校;秦都区第六届诗词大赛复赛优秀组织奖;秦都区2022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携手抗疫•感动中成长”系列德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十、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有待提升。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较少研究信息化教学方式,无法准确掌握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信息化教学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细节中,从而限制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效果发挥。2.学校运动场地不足、部分部室还不健全,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十一、整改措施1.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指导教师熟悉并掌握各类信息设备的使用方式,使其能够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终端。2.针对运动、教学场地不足这一问题,学校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改扩建,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和教育优质均衡标准要求。十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学校的每项工作做精致、做到位,做好学校教师的常规考核,使学校规范深入人心。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学习各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22版)》,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质。3.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着重做好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教育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常鸣,让学生在安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树立创新管理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围绕课堂质量抓服务,一方面学校教师以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5.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在注重全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加强我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内容,凸显我校教育风采。6.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营造和谐、民主、向上的良好学校发展氛围,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全方位、立体式卓有成效地搞好校内外宣传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