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防汛抗旱应急中心
西安市灞桥区防汛抗旱应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1 17:4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防汛抗旱应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编制全区防洪渡汛方案,并组织实施;收集、上报、传达、处理防汛抗旱相关信息;指导防汛基础设施和防汛工作的规划、建设及水毁修复工作;防汛物资、器材的储备、调配和管理。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祥云路699号
法定代表人
郭祥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86万元
42.8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防汛抗旱应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业务活动今年以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作为政治责任和底线要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扎实抓好预案修订、应急演练和物资队伍准备等防汛各项工作,全区未出现大的险情汛情,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重点抓了以下八方面: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立足防患于未然,在入汛前、“七下八上”和“秋霖”等防汛工作关键节点,均及时召开防汛会议,研判形势,对强降雨应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部署。入汛以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共下发预警通知80余份;根据雨情变化,及时启动灞桥区防汛应急预案IV级应急响应1次、Ⅲ级应急响应2次、Ⅱ级应急响应2次。二是夯实防汛责任。在灞桥区7个街道办事处,76个行政村72个社区,落实了“区领导包街办、街办领导包村(社区)村干部包户”的防汛包抓责任,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负”,区街村(社区)共落实防汛责任人231人,其中区级责任人21人、街级责任人68人、村级责任人142人。三是修编完善预案。着重从明确责任、畅通汛令、查险仔细、保障有力等防汛措施的落实出发,修编完善了《灞桥区防汛应急预案》、《灞桥区2022年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灞桥区浐灞河防洪应急预案》等6个区级防汛应急预案。6月10日开展了防汛实战演练,检验了防汛应急预案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提升防汛决策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提早预报预警。不断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及时传递预报预警,第一时间“叫应”提醒各防汛单位做好应急准备。在我区防汛重点区域洪庆山、毛西坡、红旗坡29个村组安装了43套应急云喇叭,有效解决防汛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百米问题。五是建立转移台账。建立了应转尽转814人的资料台账,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394人、危房232人、荆峪沟188人,分布在6个街办15个行政村,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六是强化应急准备。经核查,我区现储备有防汛物资464种、13.5万件,价值1063.3万元。下发卫星电话91部,保障应急通讯。组建了以街办和部门工作人员为主的业余防汛应急队伍11支541人。引进西安诺亚、陕西雷霆2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七是坚持值班值守。经过区防汛办多种形式的检查抽查,我区各防汛单位都能够坚持做好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密切关注辖区天气和雨水情发展变化;都能够在发生防汛突发事件时,立即报告并及时应急处置。八是妥善应对汛情。入汛以来,全区降水量196.1-410.0mm,白鹿原降水量为266.0mm,洪庆山降水量为326.3mm,城区410.2mm,主要出现四次大的降水过程,各街道各部门都能够认真到位履职,妥善应对汛情,累计出动防汛人员2560人次,动用设备车辆620台次,转移避险862人次,封闭峪口68个次,管控道路24条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灞桥区防汛工作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履职,提前安排部署,全面监测预警,及时转移避险,妥善应对了历次强降雨过程,有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我区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受到全区上下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和打算通过梳理分析,我区防汛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我区防汛基础仍不牢固,尤其是应对极端雨情汛情方面,还存在隐患排查不彻底、群众发动还不够、应急力量还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中省市关于防汛工作总体部署,把应急措施制定的更周全,把应对工作做得更扎实,切实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坚决杜绝侥幸心理,落实落细防汛工作措施和预案,确保盯实盯紧各环节、各点位,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对水库、河道、地质灾害点、城市积水点等防汛要点做好巡查排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消除防汛安全隐患。三是继续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雨情、汛情监测,保障防汛指令、工作信息及时传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