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地震监测中心

咸阳市地震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1 17:03
单位名称 咸阳市地震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防震减灾工作,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关保障。贯彻落实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全市监测预报工作、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动参数(烈度)复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住所 咸阳市秦皇路4号
法定代表人 张蒙
开办资金 142.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66万元 183.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地震监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4月份,召开了全市地震工作会议,通报了2021年度考核结果,明确了2022年度重点目标。5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传达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安排防震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出席并讲话。印发了《加强2022年度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和《2022年度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芦山、泸定等地震事件作出批示,主管市长2次视察市地震监测中心和县区地震机构,现场指导工作。县级政府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全部编制完成,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市地震监测中心与省地震局西安中心站签订了《合作共建实施意见》,就9个方面加强合作,其中台站迁移、交流学习已实际展开。与市科协、住建等部门沟通,防震减灾科普视频宣传渠道更加广泛。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两项工程”、灾害风险防治、执法检查、示范创建等工作中紧密协同,齐抓共管,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制定《2022年咸阳市震情跟踪工作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全年全市台网连续率达到96%,跟踪地震68次,手动计算4次,群发地震速报和科普宣传短信38条。按时参加省市县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联调,完成乾县石牛地震监测站点GS-2000光电倾斜仪成套设备搬迁至西安中心站乾陵台原地磁观测室内和秦都台站改扩建、淳化台站改造提升。全年各县市区开展台站保护巡查160余次。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全年组织“三网一员”专题培训会9场,全市近1800名三网人员补助到位、队伍稳定,信息捕捉和报送能力进一步提升。组织震情趋势月会商10次,编报《震情通讯》17期、编写《咸阳市2022年下半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和《咸阳市2023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各1份。落实兴平安家自喷井流量异常现象,配合省局调查落实泾阳口镇井水位上升宏观异常现象,青海门源和四川芦山、泸定等地震影响处置及时。印发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抽查检查通知,对市域范围2021年5月以来开工建设的1座水库、1座桥隧、26所学校、11所医院、73个一般建设工程进行了全覆盖检查,联合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对渭城、兴平、礼泉9项工程进行了抽查,完成咸阳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市区多条道路下穿陇海线等4个项目安评工作。完成对引汉济渭咸阳北塬饮水工程、咸阳东昊加油加气站等22个建设项目的审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的通知》,在三原县和平村开展了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召开全市“两项工程”专题推进会,加固方面:今年全市新增加固计划农户157户、学校5所、水库2座、桥梁1座。动态调整2018年至2021年加固任务3个类别共692条信息。整理形成加固资料档案17份。推动加固落实,完成农村民居拆除重建43户,安全加固60余户,采用高延性混凝土等新材料实施绿色加固工程74处。普查方面:邀请省地震局震防中心专家对26名工作人员进行辅导,县级《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基础资料》和市级《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成果报告》和《分类分级的房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成果报告》已经完成。修订市中心地震应急预案,13个县市区地震应急预案全部纳入本级“大应急”预案管理。模拟永寿县永平镇发生5.9级地震,演练了地震应急Ⅱ级响应启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镇办灾情核查统计等程序,强化了政府应急响应能力。年内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镇社区、行业企业共开展地震应急演练900余场次。开展地震无线电通联16次,维护照明、通讯等应急器材4次。印发《关于加强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六进”工作的通知》,在“5.12”、“7.28”等重点时段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单位联合举办活动,开展“六进”宣传活动178次,播放科普教育视频30余条7000余次,发放各类资料11万余份,推送喜马拉雅《唐山大地震》报告文学300余次。新购买围裙、文具袋、U盘、水杯等价值6万余元的群众性宣传物品,收效良好。设计制作《防震避险手册》,向县市区地震机构配发了39000本。在全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巡回展播4部优秀地震题材电影159场次。在市级重点高中、城区基层社区组织、县级党校党政干部中青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授课。参加中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解比赛,1人获全国优秀奖、2人获省级二等奖、2人获省级三等奖,市地震监测中心获优秀组织奖。礼泉实验初中申报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022年创建秦都渭滨学校和英才学校、礼泉二中和金花幼儿园、长武相公初中、永寿幼儿园等6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二、取得的成绩:我单位荣获2022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地市,震情分析预报工作荣获陕西省地震局评比优秀等次。三、存在问题:2022年,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基础需进一步夯实,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仍显薄弱,基层专业人才仍然缺乏等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攻坚克难,切实解决。四、整改措施:增加业务学习次数,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加强对上级方针政策的学习与执行。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们将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防震减灾事业“十四五”规划为统揽,重点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按照“十四五”规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密切监视震情动态,做好震情趋势研判。三是配合做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及地震预警工程建设工作。四是开展地震监测环境和地震宏观点各种问题和隐患的排查。五是开展“三网一员”培训,保持人员稳定,完善宏观观测点建设。六是开展“科技之春”、“5.12”汶川地震、“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七是加强地震现场工作队伍装备及能力建设,抓好培训、演练等工作。八是按照中省整体部署和实施计划进度,持续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和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地市;全省震情分析预报工作获评优秀等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