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温水镇李家河中心小学

陇县温水镇李家河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21 16:46
单位名称 陇县温水镇李家河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陇县温水镇李家河村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5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4.48万元 184.11万元
网上名称 陇县温水镇李家河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素质优良的教师群体。1.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利用暑期教师学习会,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建设目标,通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师德承诺等形式,使教师队伍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范的职业素养,也使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3.加强作风建设。以教体系统切实做好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制定学校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通过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加强学习。以“小切口、发力准、深突破”为原则,建立学校、个人两类问题整改台账,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任务、整改责任。(二)以课堂为主阵地,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学习,增强意识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温水镇“两个常规”管理要求》和《温水镇李家河中心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和新教材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增强课程意识和实施水平。二是重视教研组建设,开展务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本学期,学校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以“业务学习”、“课堂观摩”、“三课”活动等形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分教研组组织开展了英语口语大赛、优秀作业展评、作文大赛等活动。2.落实常规,促进发展一是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依照《温水镇“两个常规”管理要求》,学校坚持月查制度,每月学校将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在执行常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的办法,以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二是抓实“备课、上课”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学校采用分栏式备课,要求教龄5年以下的教师手写教案,充分提高备课质量。课堂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三是优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3.抓实教学,提升质量一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备课应针对实际,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等,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教学设计当中。课堂上,让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学、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二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以“三课”活动为契机,本学期组织开展了教师规范课、示范课和精品课,组织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通过自备、集体备课、磨课、听评课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促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要求课堂作业一般不留到课外做,应当堂完成。布置作业适量,及时批改、认真批改、及时让学生订正。4.强化教研,促进学习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组在教育教学实施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各教研组在明确基础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之外,要更具体的研讨教学目标实施步骤,教学难点分解落实,思考提问、难易设置,教学手段有效运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授课可能产生问题与解决途径等,通过教研组群策群力,提高教师个体能力。(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通过以校为本,以老带新,以强扶弱的各层面,多形式的校本培训。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学校通过“师徒结对”“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渠道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创设良好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继续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对事业心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多压担子;为青年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四)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管理作用,以升旗仪式、班队会、各种节日庆祝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落实好学生的一日常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狠抓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班集体荣誉感,以班级纪律、卫生等班级基础性工作为切入点,继续开展评比争先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认真组织好常规性的教育活动,讲究活动的效果。学校通过“我们的节日”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主题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充实活动内涵,丰富学生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五)发挥课后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开展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开学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坚持“五育并举”,将课后服务与落实核心素养、减轻课业负担、推进德育工作,实现家校共育等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科类作业辅导及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让课后服务有丰富的选择,多渠道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用一系列充满智慧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全力打造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课后服务,让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六)紧绷安全之弦,狠抓安全管理一是抓好学校安全制度建设。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层层签订各种安全责任书,明确“一岗双责”,完善安全工作制度、预案。二是抓好学校安全常规管理。(1)加强学校门卫值班管理;(2)落实路队护送、课间值班、巡逻制度;(3)坚持安全隐患排查;(4)多途径加强教育活动。学校利用班会、晨会、安全教育课、周五放假前等时间段,采取主题班会、讲座、国旗下讲话、家长会、安全征文、发放安全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三是加强班级安全管理。(1)严格落实班级安全常规,要求班主任每天做好晨午检、消毒、因病缺课学生登记、管制刀具排查、住宿学生管理等常规工作,并将落实情况纳入班主任及班级考核;(2)强化班级安全教育措施,学校要求各班每天晨会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每天下午放学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每周五放假前通过班级群对学生家长发放安全教育监管告家长书。四是抓好各种安全实践活动。(1)每月举行一次安全演练活动;(2)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工作研判会;(3)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毒品预防教育”、“预防校园欺凌”、“消防安全专题教育”、“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冬季安全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效果明显,切实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五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七)助力乡村振兴,认真开展教育帮扶我校以宣传教育帮扶政策为主要手段,以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为主要工作措施,长远谋划,持续、扎实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一是摸清底子,责任到人。二是明确要求,认真落实。三是方法灵活,认真负责。四是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五是扎实落实资助政策。六是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惠民政策,抓好食堂管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学校共有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计181名学生,我们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教书育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持续提升,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2022年,我校被宝鸡市教育局命名为宝鸡市“健康学校示范建设单位”、“宝鸡市绿色学校”。张微老师在“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荣获课程思政“教学能手”称号、霍于飞老师获得“县级教学新秀”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育经费紧缺,学校难完善各种教学设施设备。2.学校内部管理还未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3.师资紧缺,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资源不足。(二)改进措施1.提升管理水平,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高标准,注重工作实效,把“实、细、深、精”的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2.围绕质量中心,抓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突出制度建设、突出常规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教学氛围。3.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壮大骨干队伍。加大教师培训、学习力度,提升教师身业务水平。四、2023年工作计划1.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教师队伍建设。3.加强校本研修,努力提升教育质量4.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5.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办学效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