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第三中学

靖边县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3-21 16:32
单位名称 靖边县第三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靖边县河东育才路
法定代表人 陈力
开办资金 6344.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99.67万元 7263.23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第三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9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德育安全工作1.深入开展“三爱”“三节”“四禁”和“两不出两不入”教育,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举办素质提高班4期,利用升国旗、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40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2.学校制定了《班团干部轮换制度》,按照学校计划,每学年评选1次校级“优秀学生”“模范学生”,鼓励学生成人成才。本年度共评出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管理之星、学习之星等共284人次。3.落实了“三结合”教育。本年度,我校分年级组织召开了家长会2次,组建了高一高二年级家长委员会,召开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座谈会4次,开展了“大走访”活动,组织领导和教师125人次,分25组,对县内外133名“精准扶贫”和65名“品学兼优”学生家庭进行了家访,将“精准扶贫”“三评一访”工作落到了实处。4.加强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发挥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作用,为309余名师生提供了心理咨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组织开展了德育示范林植树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参观了靖边县看守所,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二、教学工作1.以《榆林市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指导,开齐开足课时。按规定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开设了地方特色课程《可爱的榆林》《可爱的靖边》《靖边是个好地方》《走进高中》,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按要求积极发放、整理《社区服务表》和《社会实践表》,学生积极深入社区、超市、餐馆等进行实践、调查、研究,掌握原始材料,完成调查报告。2.坚持业务检查,采取开学、期中、期末定期大型检查与平时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业务检查。本年度,教务处联合年级部、备课组在开学、期中、期末进行了12次业务大型检查,抽查教师教案、作业15次,促进了教学管理;评出优秀教案50套,举办了优秀教案展。3.教研机构健全,做到了规划、制度、人员、时间、经费“五落实”。按计划组织了5名省级教学能手的15节示范课,20名青年教师的听评课活动;组织了靖边三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5位校级“教坛新秀”;举行了以“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读书年活动,开展了“品读书香”“快乐读书”征文比赛,评出书香班级15个;举行了高一年级演讲比赛、读书板报评比活动,评出优秀个人20人、优秀班级20个;举行高二年级诗词大会,评出优秀个人6个;录制经典诵读视频,送教研室参评;组织学生聆听我校教师关于“高考辅导”“校园读书分享”等系列讲座15次。4.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明确,记录详实,评价准确,填写规范。5.学校信息化工作与实验教学工作制度健全。信息中心工作计划周密,落实到位,编辑校园新闻124则,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85条。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信息上报及时,功能部室的使用率高,使用记录详实、齐全,填写规范。三、教研工作1.规范校本课题研修,营造教研氛围。本年度教研室以校本课题研究为载体,8次召开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布置了课题的选定、申报和研究及期末任务。共立项的校本课题194个,参与研究的教师235多名,其中行政领导每人主持一项课题也进行研究;申请县级微型课题48项,参与人数达124人;国家级课题结题2项,市级课题结题31项,新申报立项的国家级课题1项;组织8名县级以上课题负责人参加了县教研室召开的课题研究培训会,逐步规范了对省级、国家级课题的管理,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具体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督促课题的开展,增强了教师课题研究的意识,浓化了教科研氛围。2.细化了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教研活动继续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参与人员”的3定原则,开展教研活动。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学艺术水平提升。本年度,配合县教研室组织了“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开展教学业务技能的竞赛活动,刘江奇、王丹、雒宁等老师获得了“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荣誉。4.严格教研常规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安排高一高二年级高考科目示范课共20节,要求本组教师认真组织听课,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编辑出版了4期《教研耕耘》和《大漠风》。每位教师每学期书写不少于10000字业务学习笔记,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教科研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四、总务后勤工作1.常规工作有条不紊,不断规范。2.后勤保障工作服务周全,改善了办学条件。购置了灌装灭火器40个,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规范食物48小时留样制度;组织了两次学生饮食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别为84.2和86.3;成立了膳委会、监督委员会,自主管理委员会,向家长开放4次,举行美食节1次。五、取得的效益2022年,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安排了晨读、晚诵,引导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理解基础理论;安排了文化课晚辅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组建了高二、高三年级加强班,对文化课学生进行培优和补偏,对艺体特长生进行基础强化;邀请专业传媒教师深入我校,对学生进行播音编导专项培训;引进日语教学,为英语基础薄,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开设日语课。通过不懈努力,2022年高考一本上线31人,二本以上上线478人;艺体类本科(音乐、美术、体育、传媒)双上线155人。2023届音乐、美术、书法、传媒等已有220人专业课上线。为发展特长教育,我校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和锻炼队,开设了艺术教师工作室,对音乐、美术特长生实行“导师制”小班专业教学,目前在校培训的特长生,音美62人,传媒102人,体育235人。积极参加省市县校各级比赛。学生在靖边县“2022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在靖边县“2022年校园足球联赛”以及靖边县“2022年中小学生篮球赛”中均获得第二名,在靖边县中小学生“中华诗词大赛”“成语大会”“汉字书写大赛”中均获得二等奖。根据《靖边三中教师培养方案》,我校积极参加省市县校各级“教学能手”大赛、“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有12位老师获得省市县级荣誉。榆林市云平台优课大赛中,崔艳艳、刘苗苗、袁雪娇3位老师荣获市一等奖,刘肖肖等10位教师获得二等奖,申美等14位教师获得三等奖,我校也被评为榆林市优课大赛活动优秀组织奖。组织班主任进行拓展训练,协助县教研室举办“靖边县2022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杨波波老师荣获第二名。在榆林市名教师、名班主任评选中,我校刘雪玲、王慧老师被评为名教师,霍达老师被评为名班主任。本年度,虽然各项工作都已圆满完成,但仍有不足,需要改进。1.课改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2.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3.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生评价机制有待健全。4.绩效工资发放办法需要优化。七、整改措施1.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注重双常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重心,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家校合作,跟踪教育,切实做好立德树人之根本。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师生的成长,关注师生的生活,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4.坚持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职业道德为重点,广开思路,广泛交流,内外结合,加强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学校管理工作1.增强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行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2.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执行教育教学法规的意识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尤其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二)德育教育工作1.以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工作重心,加大“八大习惯、六大创建”的宣传力度,通过教育、检查、评比、表彰等有效手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及日常行为习惯,实现“仪容仪表有标准、交往沟通懂礼貌、生活学习遵规矩、言行举止讲文明”的育人目标。2.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实用有效的“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凝聚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三)教育教学工作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教学工作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常规执行意识,严格落实备、教、改、辅、考、评六个基本环节,将教学六环节严格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2.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实“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学法指导,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3.抓好艺体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艺体教师的管理,将艺体教学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范围,加强艺体课堂教学管理。体育课实行走班制教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大赛学校案例评选三等奖微电影《星星的梦想》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榆林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县级评选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先进集体2022年度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榆林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职工书屋示范点合唱比赛一等奖学生成语大会二等奖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足球比赛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