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学历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学科大专、本科、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相关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树声 | |
开办资金 | 39101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3303.15万元 | 619765.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从业人数 25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切实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任何违反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全面启动,科技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学科发展取得里程碑式成绩,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双一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一流专业达到27个;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达到8个;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评估认证专业达到14个。本科生深造率达31.74%,较上年提升5.74%。获准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2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试点名单,1个团队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准教育部材料类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9部。安德学院40名双学位生按时授位毕业,毕业生中97人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636名优秀本科生进入培养体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一次通过率达87.15%,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100%。授予博士学位112人,硕士学位2200人。与4家国有大型企业签署共建培养基地协议。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建立了以提高培养质量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明确9个培养关键环节的指标权重。持续推进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完成全体导师轮训。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表高水平论文1178篇,较上年增长7.6%。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获国家一级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获准中国冶金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5项。创新创业竞赛再创佳绩。获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0项,较上年增长18.6%,居省属高校第一。获国际、国家奖1214项,在全国评估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01项,较上年增长84.66%。其中,获“互联网+”青红赛道全国金奖1项,实现省属高校金奖突破;获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居全国高校第一;获“挑战杯”特等奖1项,居全省高校第二,学校再捧全国“优胜杯”;再次获得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最高奖。承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赛事。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招生就业稳步推进。生源质量不断提升,招收本科生5150人,省外生源比例达37.6%,较上年增长1.4%。招收博士研究生259名,硕士研究生3241名。其中,非定向学术博士占96.6%,较上年增长2.3%;硕士优质生源65.3%,较上年增长3.6%。学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实现重大突破,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取得预期成果,“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优势更加彰显。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9‰,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排名迅速提升,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164篇,较上年增长50.5%。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5个学科入选“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经费总额达到6.53亿元,较上年增长27.5%,其中纵向经费合同额达到2.1亿元,较上年增长170%。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3项,较上年增长38%。获准国家社科基金9项,较上年增长29%。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作为牵头单位获“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4项、课题13项。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平台1个,获批省级平台4个。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9项,6份咨政建言报告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发表高水平论文3026篇,较上年增长27%。获批专利728项,较上年增长39%。秦创原绩效评估结果位列省属高校第一,获批首家“秦创原陕西高校创业孵化基地”,获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10项春种基金,12项“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发展蓝皮书。校属全资、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华清集团全年总产值达6.99亿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48人。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人获颁“科学探索奖”,2人获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个团队获批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首次获批“创全国一流团队”,3个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6人入选省级人才。成立领军、拔尖、强基教授团队26个,全力推动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开放办学步伐不断加快。隆重承办“新时代土建类人才培养暨2022大学校长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城镇绿色发展系列学术活动等重大活动,与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等20余所丝路沿线建筑科技名校达成合作意向。获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1项。获批1个省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1项。新增来华留学生招生专业1个。教育基金会捐赠总收入2626万元。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开源节流,全年财务收入17.50亿元,支出16.39亿元。启动校园一卡通三期暨银校合作建设项目,筹集银行资金2.03亿元。获批国家发改委中长期贷款4亿元。配合省审计厅完成对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完成工程结算审计88项,送审金额1.73亿元,审减1313.2万元。校园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完成草堂校区校园建设规划修编。完成雁塔校区主楼北侧及人工湖周边绿化景观提升项目,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入选陕西省首批“绿色学校”,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完成学生宿舍、中小幼办学环境、学生食堂、老年活动中心等提升改造,师生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小幼办学质量持续提高,附属中学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市级评估。成立陕西省老年大学西安建大分校,让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制定健康校园建设方案,提升师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获批陕西省健康学校,参加全国健康学校评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第十七届“挑战杯”主赛道获特等奖1项;获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挑战杯”特等奖1项;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