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杨陵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3-03-21 15:30
单位名称 杨陵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教改工作。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兴杨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董英武
开办资金 16.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万元 11.4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杨陵区教研室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坚强领导下,在省教科院业务指导下,紧盯目标任务、优化管理服务,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教科研示范校”创建、“三名+”工程实施等重点工作,通过“课改观摩”活动、常规教学督查、教学质量分析、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等多种形式,为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扎实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工作1.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一是安排教研员下校蹲点。二是组织举办全区课改观摩活动。三是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热情。2.认真开展第二批“教科研示范学校创建”。积极开展第二批中小学校、幼儿园教科研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轮预验收工作。3.持续推进“三名+”工程。组织召开全区“三名+”工程推进会。对全区前三批33个名师工作室进行年度考核,评选表彰9个优秀名师工作室。新命名第四批8个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和1个心理健康工作室,并聘用工作室主持人为区兼职教研员。4.认真开展“双减”教研指导活动。认真落实《关于开展全区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安排教研员包抓到校,发挥教科研工作的支撑、驱动、引领作用。5.切实加强课题申报和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做好2022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工作。申报并立项省教科院、省教育学会等省级课题40余项,申报并立项区级课题37项;顺利结题示范区教科研规划课题近60项。二是发挥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作用。不断加强课题研究过程性指导。三是强化课题培训。组织召开课题研究培训会,提高全区课题研究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6.扎实开展优质课赛教和教学成果评选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初中学段教师优质课赛教活动的通知》,以赛促教共有34名教师荣获杨陵区初中学段教师优质课赛教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组织征集各校各类教学成果作品121件,经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区级优秀教学成果获奖作品71件。(二)切实做好常规教育科研工作1.开展教学常规“一日查”活动。先后在各中小学开展了教学常规“一日查”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一日查”活动。并结合课改、“双减”及“常规管理”工作要求对各中小学存在问题进行了及时反馈。2.组织初高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工作。按照省上文件要求,优化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流程,细化了考核步骤。3.协助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一是各学科教研员结合名师工作室工作和教研员下校包抓学校课改工作,新课标为主题开展了多轮校级主题培训活动。二是两名教研员承担了全区新任教师培训任务。三是组织召开了“聚焦团队型小组合作,推进探究式课堂改革”专题培训会。4.协助做好“三级三类”教师的选拔、推荐工作。一是参与教学能手校级和区级评选活动,本年度区内共选拔推荐了38名教师参加示范区教学能手评选。二是组织召开省能手、名师和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课堂改革工作座谈会。5.持续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本年度区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专项督导检查,结合“一日查”和课改推进工作,督促各学校制定完善集体备课推进方案和管理办法。助力全区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区教研室认真落实全区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教科研示范校”创建、推进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工作创新为主要内容,通过常规教学督查、教学质量分析、听评课、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等多种形式,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推动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和有力支撑!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教科研队伍专业引领作用不强,科研成果总结和推广不够。杨陵地方小,教研员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难以掌握最前沿的教科研动向,专业指导和引领能力不强。目前我们很多教研教改成果仅停留在表层,未能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总结和提炼升华,科研成果激励机制不完善,教科研活力和创新意识还未被完全激发。整改措施:教科研工作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时积极发挥教研员作用,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学研究为重点,组织教研员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实施专职教研员包校制度,所有专职教研员每人至少指导一个片区,并重点指导一所学校。教科研人员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深入学校和课堂。引领中小学搞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并通过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合作教研、送教下乡、专题讲座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教改实验和培训活动,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估,实现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聚焦内涵发展,落实“双减”要求。2.狠抓集体备课,提升教研水平。3.围绕中心大局,服务改革发展。4.强化课题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