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电子政务办公室

杨陵区电子政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21 15:20
单位名称 杨陵区电子政务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跨部门协同办公为基础,以服务公众为宗旨。负责全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内网和外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指导区级有关部门实施好本单位本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相关工作;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新闻宣传报道。
住所 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赵锋锋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1万元 57.23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电子政务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按照全区各单位电子政务工作同步推进的总体目标,积极抓好网络安全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全区信息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部门业务应用部署,杨陵区电子政务办在工作上坚持学字当头,落实为要,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高效落实。现就电子政务办2022年工作汇报如下: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建成杨陵区国、省视频会议系统,为及时掌握中、省精神提供了信息获取渠道。建成杨陵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改造项目,为杨陵区网络安全加强了保险。建设杨凌疫情防控电子工作证系统,为杨凌示范区各部门、杨陵区各部门、驻区单位、水电气暖保障单位、通信保障单位、医疗机构共130家单位分别开通管理员账号,共录入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证件信息9224个,作废证件6323次,区域控制精细到全域各村、小区,为社区防控工作提供了信息化保障手段。完成等保测评改造服务项目实施及验收,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系统防护能力。完成政府网站和42个政务新媒体监测服务采购项目。完成区政府LED屏系统建设维护及信息更新,为杨陵区信息公开提供公开渠道。(二)全区办公网络维护。1.全区共接入电子政务网络电脑3007台,共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百余次。2.处理机关网络故障和机房故障60余次。3.新增IP备案126个。4.完成全区50多家单位完成电子印章升级。5.按照“互联网+监管”平台功能要求和填报方式,通过现场“一对一”、电脑远程和电话指导等方式,向各相关单位开展培训和指导40余次。密切与示范区大数据局联系,共处理“互联网+监管”平台无法连接问题2次,为“互联网+监管”平台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事项目录已认领437项,录入监管行为57条,录入执法人员数据104条。(三)网络安全保障。1.全区性网络安全检查一次。杨陵区电子政务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对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进行了自查,重点对关键信息系统和核心网络设备进行了自查:一是各核心网络设备(如:边界负载均衡、边界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核心交换机等)数据配置正常,通过对各核心设备的日志分析,查找重大网络攻击行为。二是对办公网络数据进行了抓包分析,查找网络异常数据。三是通过网络安全感知平台对全区办公电脑网络安全进行了分析,查找重大安全隐患。四是对政府网站防护设备和政府网站服务器进行了检查,查找入侵痕迹。2.2022年国庆和党的二十大敏感时期应急值守安排。为防止网站遭受攻击,电子政务办分别于2022年9月16日和10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人防和技防措施:一是联系网络安全设备厂商对网站进行防护。二是分别安排9月20日-10月7日和2022年10月16日和10月22日专人24小时值守。3.培训工作。分批次对各单位管理员进行电子工作证使用培训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培训。(四)新闻宣传。1.2022年区政府门户网站累计收集、采编新闻类信息2400余条、公开类信息3224条(含各部门发布信息),受理督办网民留言640件。2.问政杨陵微博累计发布或转载各类信息200条,原创信息86条,粉丝1179人。3.电子政务办全年跟踪拍摄、报道各类调研会议共计194余场次。(五)制度建设。根据省、示范区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完善杨陵区电子政务工作制度汇编。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我区机关信息化管理工作。(五)疫情防控工作。1.为疫情防控隔离点接入国家级电子政务外网提供服务,各防控点通过VPN接入,登录“陕西省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及时填报上传疫情防控信息数据。2.建设杨陵区国、省视频会议系统,为及时掌握中、省疫情防控精神提供了信息获取渠道。利用瞩目APP为杨陵区疫情防控期间视频会议做好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工作安排和文件精神及时传达提供技术支持。3.疫情期间,接区委区政府领导安排,建设杨凌疫情防控电子工作证系统的任务后,马不停蹄联系技术公司商讨系统功能、工作界面、软件使用方式、使用范围、系统开发方式及数据安全等细节问题。通过一周时间,开发出杨凌疫情防控电子工作证系统,随后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为杨凌示范区各部门、杨陵区各部门、驻区单位、水电气暖保障单位、通信保障单位、医疗机构共130家单位分别开通管理员账号,录入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证件信息,为社区防控工作提供了信息化保障手段。既保障了工作人员服务不断档,同时也做到了发生疫情村、小区的精准管控。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跨部门协同办公为基础,以服务公众为宗旨。通过全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内网、外网和OA办公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高了全区各部门的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务信息使政务工作更加透明,通过政府网站互动栏目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有效的提高了社会满意度,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个别单位在信息公开方面不及时、不主动,催一催动一动,不催就不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效率和质量。2.个别单位上传新闻稿存在错别字、配图质量不高等问题。3.在制度化建设上还存在不规范或不与时俱进之处。4.人员不足、一人身兼数职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存在阻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我单位和网站管理更加规范化。一是积极和主管单位沟通,及时引进相关专业的在编人员来电子政务岗位工作,必要时,向社会招聘公益性岗位,引进新鲜血液。二是完善信息公开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必要时开展培训,提高各单位信息人员工作能力。四、2023年工作计划1.做好区政府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及办公业务等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2.完成政府网站功能升级工作。3.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我区信息化管理工作。4.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