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薯业开发中心

子长市薯业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1 14:31
单位名称 子长市薯业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种植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与质量管理服务,薯类开发。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镇迎宾路薯业商场三楼304办公室
法定代表人 高文伟
开办资金 287.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7万元 3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子长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一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2022年全市种植马铃薯5.8万亩,其中:早播覆膜和间套种植6000亩,大垄沟种植1万亩,推广脱毒良种克新一号、费乌瑞它、青薯九号700吨。全年生产马铃薯8万吨,实现薯业总产值1.52亿元。2、全力实施了陕西省重大农技推广马铃薯产业项目。新建丰产绿色高效万亩示范区一个,其中:百亩核心攻关田三个,分别在李家岔镇水晶沟村、马家砭镇任家园子村和安定三十里铺村。3、加大良种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全市脱毒良种的使用率。调运脱毒良种400吨,一级良种扩繁面积达到3000亩。各项目示范区脱毒良种使用率达100%,农民良种使用率达85%以上。4、充分发挥省级马铃薯现代园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今年,投资35万元,对智能化连栋温室和防虫网室大棚进行了维修改造,购置了试管苗基础苗和组培营养液,购回蛭石120吨。年生产试管苗30万株、生产原原种50万粒、生产原种120吨。5、大力推广早熟地膜马铃薯和玉米(大豆)间套种植模式。建成了玉家湾镇路家坪村,马家砭镇赵家墕、强家沟村早熟地膜马铃薯(夏洋芋)示范基地6000亩,严格执行种植模式、良种供应、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四统一”和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病虫防治、机械作业“四个覆盖率100%”,集成推广“脱毒良种、机械起垄、地膜覆盖、间作套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统防”七大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平均亩产达2200公斤以上。6、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市人民政府、子长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4月份,我市成立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单卫星院长为首席专家团队的子长市马铃薯专家工作站,建站以来,指导建成150亩马铃薯脱毒种薯水肥一体化生产繁育基地,采用滴管节水技术,先后引进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实施起垄播种施肥一体化机械作业,开展了新品种引进对比筛选试验、高产抗旱栽培技术等试验,各项试验成效显著。7、狠抓了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今年,在南家湾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实施了省级科技示范园区以及延安市市级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共引进了大西洋、旭丰1号、陇薯7号、X6、红玫瑰、紫玫瑰、中薯3号、富硒马铃薯、彩色马铃薯系列等50多个品种,完成肥效试验、节水灌溉、潜力挖掘试验等课题,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或效益:2022年我单位积极开展马铃薯试验示范工作,以薯业开发和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了“中国洋芋之乡”、“中国绿色马铃薯示范县”和“子长洋芋”、“子长粉条”的品牌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我市薯类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三、存在的问题:1、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影响薯业工作的发展和推广工作。2、脱毒马铃薯品种繁育、引进和推广工作滞后,不能完全满足全市农民对良种的需求。3、培训工作滞后,农民对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认识不足,致使地膜覆盖、大垄栽培技术普及率不高,先进技术的增产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4、薯类加工只停留在粗放式、低效益阶段,没有形成精细化、规模化,致使马铃薯附加值得不到提高,农民的增收受到了影响。四、整改措施:1、积极开展脱毒马铃薯繁育引进和推广工作,高效高质量培训农民,加强新技术宣传工作,以满足农民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的需求。2、加强马铃薯精细化加工研究工作,不断提高马铃薯附加值,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单位将继续以薯业开发和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国洋芋之乡”、“中国绿色马铃薯示范县”和“子长洋芋”、“子长粉条”的品牌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薯类产业1、2023年,全市计划种植马铃薯6万亩,其中:早播覆膜和间套种植6000亩,大垄沟种植1万亩,推广脱毒良种克新一号、费乌瑞它、青薯九号700吨。预计全年生产马铃薯10万吨,实现薯业总产值1.8亿元,靠马铃薯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以上。2、全力抓好马铃薯优质高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引进推广高产早熟和高淀粉、抗病型优质脱毒品种,计划推广种植1万亩。3、实施好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马铃薯产业项目。拟建万亩示范区一个,平均亩产达2000-2500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示范点3个,平均亩产达2500-3000公斤。4、加大良种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全县脱毒良种的使用率。计划引进脱毒良种700吨,良种扩繁面积达到8000亩。各项目示范区脱毒良种使用率达100%,农民良种使用率达85%以上。5、充分发挥省级马铃薯现代园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繁育中心的生产能力。计划全年生产试管苗30万株,生产原原种50万粒,生产原种120吨,生产一级种300多吨。6、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和地膜间套生产种植技术,推广种植早熟地膜马铃薯以及马铃薯和玉米(大豆)间作套种6000亩,以满足夏季马铃薯的市场供应,切实增加农民的反季节收入。7、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实施好省级马铃薯现代园区建设项目、马铃薯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马铃薯农业科技园区项目等。扩大马铃薯保险试点面积,降低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8、全力抓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市人民政府、子长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示范基地平台,提升我县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为延安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示范引领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9、加大薯类加工产业建设力度,积极协调资金,提升东沟河薯类加工厂、百通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加快进行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系)和全新食品开发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