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子长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1 10:54
单位名称 子长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未成年人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开展为其提供生活保障、疾病救治、心理康复、护送遣返、寻亲托养、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巡查救助、安防技防物防等工作。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舆论引导,支持引进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护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事处刘家沟村民政服务大楼一楼大厅
法定代表人 赵跃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子长市民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1、积极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针对性的对一切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治,全力做好防控工作。2、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时到街面进行巡逻,劝导、引导露宿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到站内接受救助,对患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往定点医院接受治疗。3、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各福利彩票站点设置了42个临时避暑避寒场所为流浪乞讨救助对象提供了避暑场地,出动救助车辆20次。联合公安等单位及时救治并护送4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回家。截至11月中旬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02人次。其中站内救助484人次,站外救助18人,发放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金4.273万元。4、积极开展救助管理站“开放日”活动。开展了“6.19全国救助开放日”活动,及时给广大群众宣传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并广泛宣传“自愿、无偿、临时”的救助原则和工作定位,全方位展示了救助理念和政策要求提高救助政策公众知晓度。5、妥善安置长期滞留人员,大力开展救助寻亲服务行动。对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员,及时利用“头条寻人”、寻亲热线、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进行人脸识别等手段开展寻亲服务。联系辖区派出所为2名长期滞留人员专程上门办理户籍,长期滞站人员和落户已完成“清零”行动。6、完善定点医院救助管理。将子长市妇幼保健院确定为定点合作医院,对街面巡查发现的有病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往定点医院积极治疗,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护工作。7、将救助管理工作纳入综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开展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救助行动”,坚持做好站内工作人员管理、巡查和值班记录站内站外救助记录、及时将受助人员录入数据库,全面完成上级交办任务。8、强化宣传,做好了救助管理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导向作用,在子长市融媒体、延安新闻网和陕西民政等平台适时宣传了救助管理亮点工作,让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关心和关爱,通过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沟通,引导新闻媒体和公众客观理性认救助管理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成效:在局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全站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抓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接待、救助服务、宣传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使得全市城区内无长期滞留流浪乞讨者,做到全市的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创建文明子长做出了应有的力量。三、存在问题:主要是救助对象甄别困难,跑站骗助现象普遍存在。四、整改措施:为有效甄别流浪乞讨对象跑站骗助现象我站建立了流浪乞讨网络救助系统有效地遏制了跑站骗助现象。五、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合我站实际,进一步明确救助管理制度性质,科学把握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与流浪乞讨行政管理的关系;科学把握救助对象的范围,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职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开展救助管理工作;在坚持自愿求助的前提下,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行保护性救助。同时,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归并衔接和案件处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职工素质。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救助工作水平,使救助管理站的各项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