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地震预报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防震减灾提供监测服务。日常地震监测预报;震前监测资料和测震资料收集、处理及预报分析等;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业务指导和监测技能、维修技术的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祥云路699号117室 | |
法定代表人 | 苏小茹 | |
开办资金 | 1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4万元 | 9.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灞桥区地震预报监测站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高度重视,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2022年,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抗震救灾和防震减灾工作作为“建设品质灞桥、打造最美城区”的重大举措加以推进。一是印发了《西安市灞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调整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的通知》和《西安市灞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夯实灞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对灞桥区2022年度防震减灾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确保2022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得到落实。二是全面做好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工作。印发了《西安市灞桥区地震应急预案》,保障在有感及较大震级地震来临时,政府第一时间开展指挥救援。适时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保障反应能力。三是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灞桥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切实将全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有力地提高了各有关单位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拓宽了我区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四是将地震事业费、“三网一员”群测群防通讯补助费纳入了灞桥区2022年财政经费预算,确保了我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宣传等方面相关工作的积极开展。2019年3月18日灞桥区编办将原灞桥区科学技术局(地震局)的地震工作职责划入区应急管理局,地震站5人转隶到区应急管理局。二、注重实效,建立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减灾体系强化震情跟踪研判,做好震时应急响应。一是印发《灞桥区2022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扎实做好全区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做好区政府监测台站、唐都医院地热站、灞桥镇小学地震烈度速报台站监测环境保护、省局信息节点、地震应急指挥平台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与省、市地震局进行视频联调,保障网络运行良好。做好日常地震前兆电磁波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及时发现、核实和跟踪各类宏微观异常。向市地震局提交了《灞桥区2023年度震情趋势预测分析研究报告》。二是督促各街办防震减灾助理员使用灾情终端做好灾情上报测试工作。各助理员每月在“西安市震灾情上报”微信小程序报送测试信息,确保宏观异常观测信息报送及时可靠。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按照《西安市地震局关于做好近期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区应急管理局及时响应,第一时间向全区各街办防震减灾助理员收集震情灾情信息,我区无震感。三是高标准建设西安市地震群测群防示范点。在西安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的精心指导和各街办的有力配合下,我们组建了286人的区、街、村(社区)三级“三网一员”队伍,充分发挥信息员在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地震灾情统计上报、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做好全国“双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大力提升我区防震减灾能力夯实灾害防御基础,我区高质量完成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目前,我区正在全面开展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试点创建工作。同时在省、市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我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作。一是配合省地震局完成了活动断层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地震工程条件钻孔与调查、地震构造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承灾体资料的收集工作,圆满完成了我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作。二是为做好我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制定下发了《灞桥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方案》,按时上报送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进展情况,大力推进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相关工作。今年重点安排《关于填报2022年新增加固工程计划统计表》和《关于收集房屋设施排查相关数据》相关工作,与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等全区11家行业部门对接数据采集工作,向市地震局抗震设防处上报《灞桥区重点领域房屋设施基本情况清单》,做好城镇居民住宅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全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西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3)》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下发了《西安市灞桥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3)》的通知),要求各街办、区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DB61/T984—2015)等有关标准规范,教育、城管、文体、卫健及各街办在2022-2023年争取完成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灞桥区应急管理局、灞桥区教育局联合印发了《西安市灞桥区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区中小学操场达到2000m2以上的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议区教育局2023年将避难场所的建设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1.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做好公众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普及,积极探索公众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新模式,5月12日上午,灞桥区应急管理局、洪庆街道办事处、区红十字会、消防灞桥大队、火箭军社区联合开展灞桥区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摆放防灾减灾宣传展板,社区大屏播放了陕西省防灾减灾救灾宣传片及室内避震视频,由红十字会为社区居民讲解示范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消防灞桥大队现场讲解灭火器的使用,向社区居民发放地震、农村民居抗震常识、安全用电知识手册、防汛等防灾减灾宣传单和知识手册、手提袋等宣传品。2.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四十五周年纪念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普及和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灞桥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红旗街道办事处在大明宫建材广场东城店广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以“大力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为主题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的视频,以及《科学应对地震》科教短片,同时摆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十余块,为群众解答地震应急等有关知识300人次,发放了《地震应急避险要诀》、《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十余种地震科普知识读本和防震减灾宣传小礼品,共计500余份。全区各街办、各社区组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主动参与了“7.28”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为构筑全区和谐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六、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西安市灞桥区应急管理局获得2022年度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2019、2020、2021、2022年连续四年荣获陕西省防震减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2022年9月30日陕西省地震局印发了《关于全省市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任务进展情况的通报》,我区位列全省市县第一,特别表扬我区的普查资料质量较高。七、存在问题1.经费投入不足,防震减灾工作经费预算还需进一步提高。2.灞桥区地震预报监测站工作人员编制少,转隶到灞桥区应急管理局后工作职责和内容增加。八、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争取省、市地震局的大力支持,申请防震减灾工作项目经费。2.扎实开展防震减灾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工作能力。3.强化内部管理,倡导学法用法、依法依规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2年度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地震站站长苏小茹同志荣获“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陕震发﹝2023﹞5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