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富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1 10:42
单位名称 富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消费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业务范围: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督促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立;农产品检测抽查;“双品一标”农产品申报。
住所 富平县杜村东街2号
法定代表人 陈联英
开办资金 1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48万元 156.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监督指导镇办监管站、经营主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制度及相应工作;组织举办检验检测、绿色食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等线上线下培训20多场次;覆盖镇村企三级网格化监管基本形成;扎实做好“富平尖柿”地理标志产品跟踪监测;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跟踪评价检查资料上传全面完成,因资料详实精准,得到省市肯定。质量追溯进一步完善。持续推进生产经营主体入网行动,在全县范围内遴选178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累计打印标签15万多张,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9万多张、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15万张,在15家重点主体推广“合格证+追溯码”二码合一新模式,“一码知全貌、消费更安心”在富平学习强国刊载,点击量达2000多人次,有效推动特色农产品“带证赋码”上市销售。机构运行进一步提升。对标对表,圆满完成了市级市管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省农业农村厅技术能力验证考核工作,监督考核顺利通过。同时,牵头组织完成了省级食品安全县现场验收涉农有关资料、点位的检查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严格落实1.5批次/千人农产品定量监测要求,以县域尖柿、苹果、葡萄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不定期深入生产基地开展风险监测和指导服务。县级定量监测样品380个,配合省市监督抽检243个,定性监测2.03万多个,其中县级1.03万多个、镇(办)1万余个,全县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被县科协授予“农产品检验检测科普示范基地”,被省农检中心评为“全省农产品检测工作先进集体。”存在问题检测力量相对薄弱。县镇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镇办监管检测无专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生产记录上传不及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仅考虑企业成本,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力,对监管支持配合不够,个别甚至有抵触情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合格证推广衔接不畅。市场对农产品进入门槛较低,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推广工作难度加大。整改措施强化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加强实验练兵,加强实验室前处理、气相液相色谱仪等实操练习,优化操作流程,深化学习GB2763-2021实验方法,有效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镇(街道)监管站、生产主体规范提升。打造样板监管站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质量追溯、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诚信企业创建、网格化管理等,树立典型,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主体责任,倒逼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加强追溯二维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结合特色产业实际,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优化完善县级监管平台,对平台内企业分层级管理,重点主体生产全程进行动态监管,确保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问题可查。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强化示范创建。全力争创第四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制借鉴兄弟及周边县区创建成功经验,建机制,强基础,优品牌,为县域特色产业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样板打造。打造3-4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样板监管站以及5-6家质量追溯、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品牌建设、诚信企业创建、网格化管理典型,夯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让生产经营更有自信、让全程监管更有效率、让放心消费更有保障。加强原料基地创建。借力尖柿产业发展,对标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投入品管理、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产业化经营、监管等七大体系要求,开展尖柿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创建,助推尖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牵头组织开展苹果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制定、配合修订富平尖柿生产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同时立足特色产业实际,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引导经营主体按标生产,让标准化生产深入千家万户,知晓率和推广应用率进一步提升。联合西农大食品学院等有关单位,开展尖柿全生育周期营养品质评价,有效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品牌培育管理。鼓励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落实好“土特产”及“三品”行动,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年内认证申报绿色食品2个,有机农产品1个。聚焦风险防范,优化监测预警。突出蔬菜、水果、等风险高、消费量大的农产品,坚持底线思维,优化调整监测频次和品种,紧盯重大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抓好风险监测,年内监测样品2.5万个,其中县级1万个、各镇(办)1.5万个,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持续开展舆情监测,加强举报电话值守,强化风险隐患品种上市前排查,坚决杜绝问题产品上市销售。锻造提升人员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组织技术骨干赴先进县区开展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增强能力;邀请业内实验室专家、专业人才以及品牌、地标等有关专家来富指导和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加大镇办监管站的能力提升,有效夯实基层监管基础,筑牢监管防线。加大宣传引导。通过进基地、进农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管齐下,对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常识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宣贯,并严格抓好落实,让经营主体及消费者学法、懂法、护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贡献作出农检新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2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2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2年度无投诉事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