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医疗与护理:(内科/外科/痔漏科/中医科/急诊科/口腔科/眼科/喉科/皮肤科/防保妇保科/中、西妇科/检验科/放射科/注射室/护理部);疾病预防与保健,健康教育,医学教研。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案板街9号 |
法定代表人 |
吴茵 |
开办资金 |
934.42万元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新城区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828.88万元 |
627.27万元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公益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认真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①完成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工作及健康监测;②全年共完成全员核酸及重点人群核酸采集150余次,尤其是10月、11月两个月我院医务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几乎连续开展全员核酸60天无休息,为西一路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③派出医护人员40人次先后15次完成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及境外回国人员进京转陕隔离医学观察任务;④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工作;⑤继续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完成发热诊室建设、设立预防新冠中药免费健康服务亭,熬制“宣肺御感汤”并免费为群众发放。2、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2022年加强内部管理,积极落实有关药品采购、费用控制、医联体建设各项政策要求,探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改政策培训,及时报送医改监测数据,积极落实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达到药品、耗材网采率95%以上;基药使用率达到40%以上。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①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开展“质量月”活动;②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共进行适宜技术及中医药知识培训46场,其中中医药适宜技术16场,中医专科专病方面的内容20场,中医经典药房建设与管理、经方知识、典型病案、中医药健康管理、中药合理应用、中医护理、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内容10场,培训人次共计142人次;③顺利上报2021年度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并完成2022年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工作,其中完成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58份,占全院人员的80%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515份,数量及质量均已达标;④落实紧密型医联体工作,5月12日医院与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与市中医医院签订专科医联体协议;5月26日中心与西安市第四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带动医院业务开展;8月25日申报参加西安市妇幼中医药联盟。完成上级下达指令性任务及各种临床体检任务2022年区卫健局委托我院承办新城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现场资料审核的工作,共计102余人;邀请西安市中医医院专家,协助区卫健局完成2022年度《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各医疗机构备案工作;为西一路街道辖区内省政府幼儿园、筑梦幼儿园4-6岁、宋庆龄幼儿园儿童上门体检998人;协助区体检站为办理健康证人员胸部透视3000余人。顺利完成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举办的2022年度实验室室间质量考评工作,取得优异成绩。5、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我院于8月1日与蓝田县普化镇马楼卫生院签订了《西安市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协议书》,特派中医科主治医师吴昊进行长期驻点帮扶,为期一年。6、做好流派学术思想传承工作推选杨志平参加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培养,通过两年的师承教育,使传承人掌握、继承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技术专长,让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在我院得到全面发展。7、加强物资储备,做好院感工作2022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为保证门诊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加强医院全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规范以及预检分诊的工作要求。强化预检分诊、医疗废物、医院感染、污水处理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医院环境、发热患者隔离观察点、转运车辆的清洁消毒;就诊患者严格按照防护要求做好隔离,避免聚集。提升医保工作按市医保局要求对医保平台、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为各科室讲解新医保平台操作方法,保证医保新平台的顺利使用;完成医保“四险”年审工作。9、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①积极做好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截止年底,累计建立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47071份,建档率为90.52%,其中规范化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数46923份,个人健康档案简档数143份;因疫情因素及各类因素影响,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未开展工作,截止年底,重点人群签约1108人,普通人群签约101人,共计1209人;②完善辖区居民慢病防治,老年保健管理工作,老年人健康体检3380人;完成老年人新增体检项目,其中B超3040人,胸透3020人;③做好辖区居民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工作;④积极做好辖区居民计划免疫工作,全年门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2711人次,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6799人,完成成人新冠疫苗接种共计13219人次,辖区托幼机构及中小学共摸底需接种流感人数3661人次,接种流感疫苗1600余支。10、加强药品采购和管理,确保临床用药需求与安全(1)严把药品采购质量关,动态检测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2)实施国家基本药物保障制度;(3)做好药品“两票制”、“4+7”中选药品在我院的使用工作;(4)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中草药及西药储备工作。11、加强安全生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宣传栏、横幅、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做到人人会使用灭火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末,我院发挥自身中医药特殊优势,做好健康“守门人”,通过对核酸采样亭进行改造,率先设立了预防新冠中药免费健康服务亭,熬制中药汤“宣肺御感汤”,并免费为群众发放,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次。医院全年总收入为1463.32万元,上年同期总收入为1971.45万元,同比下降25.77%,主要为财政拨款收入的下降,医疗收入略有降低。本年度医疗收入547.98万元,占总收入的38.69%,上年同期为633.24万元,同比下降13.46%。年门诊量19041人次。三、存在问题1、中医院硬件建设严重不足,无法承担建立发热门诊任务。周边常住人口减少,医疗综合实力不强,已不能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医院门诊量增幅不显著。2、医务人员短缺、后备人才不足,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全科医师等专业人员。3、周边社区人户分离严重,制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效果。4、由于疫情影响,公卫各项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工作量的完成。5、收入结构不合理。我院目前药品收入占比还比较高,非药物收入、治疗性收入占比较少,尤其是中医非药物疗法收入占比较少。四、改进措施1、突出中医医院特色建设:①充分发挥我院与市中医医院医联体的优势作用,在市中医院医联体专家的带动下,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使用作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及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造就一批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和医疗技术骨干。②在国家名中医杨震教授亲临坐诊的指导下,不断积累临床病例、整理医案、总结临床经验,形成流派传承向基层带动和辐射的优势,真正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③通过加入中医肛肠专科联盟,促进我院肛肠专科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展运用。④鼓励扶持年轻医师走出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加大引进新的中医医疗技术。2、开展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方便患者。3、拓展门诊业务,提高非药物收入、治疗性收入占比。4、公共卫生方面:①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利用网络、微信平台、LED屏等新媒体手段加强与社区人员的互动;②加强医师团队工作力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③加强老年人以及慢病患者的随访率;④协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通过辖区大型单位的配合,真正做到辖区居民全覆盖率。五、2023年工作计划1、按照《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工作重心已由过去的“防感染”转入“保健康、防重症”,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设备人员主要设备及任务清单》配齐配足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品、抗原检测、氧疗设备、为特殊人群配发“健康包”、发热诊室配齐11种设备,为黄色和红色标识人群每周联系服务分别不少于2次和3次、为每个家庭医生团队、65岁以上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风险且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发放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为辖区重点人群服务包保团队指定1名医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2、扎实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①突出中医特色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及后备人才梯队建设;②建立医疗质量考核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考核;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④定期组织中医药专家下沉,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理论知识水平、适宜技术操作和中医药综合供给服务能力;⑤做好医疗联合体,开展分级诊疗;⑥鼓励扶持年轻医师走出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加大引进新的中医医疗技术;⑦严格执行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开展“中医药抗疫主题活动”,切实发挥好中医药独特优势,惠及更多患者。3、开展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方便患者:对我院的危重患者、疑难症患者、病情复杂的患者或者我院无法检查的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向上级医院,对经上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或者已诊断清楚的患者及时下转到我院继续进行治疗,从而进一步方便患者,也使上级医院成为我院的医疗后盾。4、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①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完善辖区居民慢病防治、老年保健管理工作;②加大慢性病的建档和规范管理,紧密联系医师团队,完成一年4次面对面随访工作;③全面推行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为重点的社区家庭责任医师签约服务;④做好辖区妇女儿童保健、辖区居民计划免疫,加强辖区传染病防治及卫生监督工作;⑤做好辖区居民精神卫生防治、地方病管理、死亡病例管理工作。5、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对院内、院外公共场所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进行督导,打造良好的诊疗、办公环境。6、做好医院安全生产工作。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登记号:43729452361010211A2101有效期:2023年3月31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