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果业发展服务。果业技术引进、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果品、苗木质量检测检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果业信息和数据。果树种质资源保护、果业技术人员和果农的技术培训。(涉及到资质认可或行业许可内容的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内容为准)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七路1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新文 | |
开办资金 | 10685.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121.87万元 | 784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1、协助厅果业管理处完善果树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健全规范苹果苗木繁育体系。重点是省级母本园和企业采穗圃建设。按照体系建设规划,指导咸阳农科院建设了省级母本园,截止2022年底收集52个品种(含砧木)植入资源圃,12个主栽品种(含砧木)植入母本园。指导全省苹果主产市、县的10家企业完善品种采穗圃建设,累计新建360亩。二是继续做好苗木试验示范。加强不同类型苗木的区试比对工作,先后在洛川、子洲、绥德等县开展楸子、海红果、青砧等砧木苗区试工作,进行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探索研究,科学研判适地适栽量化指标。三是起草完善苗木标准。针对苹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病毒病逐年加重、新建园前期产量较低、病虫害防控成本高等问题,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旱塬营养系苹果苗木质量及繁育技术规程”(SXDB178-2022),现已进入评审阶段,为规范我省苹果苗木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2、协助厅果业管理处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一是积极配合厅果业管理处,参与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起草制定工作。二是完成“苹果精准施肥智能装备研究与应用”项目示范推广,促进了全省苹果精准施肥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的应用。三是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在全省总结推广“3332”栽培模式,解决苹果园树势弱、抗旱性差、干性不强、萌芽率低、建园成本高等问题;结合猕猴桃产业链建设,在秦岭北麓,推广实施“四改五提升”技术,推动猕猴桃产业更新改造,提档升级。秦岭南麓突出非耕地适度扩张,发展林下猕猴桃、富硒猕猴桃等特色品牌;实施的省级科技创新驱动项目“设施樱桃栽培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了厅科教处组织的专家验收,形成技术规范;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效)行动项目,完成了铜川试验基地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建设,并通过举办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指导吴堡、淳化开展相关工作。四是主持的《苹果矮砧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牵头负责的《矮化苹果自根砧栽培技术规程》综合体标准获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完成了标准的制定和专家组评审,并颁布执行。五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枣西安综合试验站,示范推广以冬枣为主的鲜食枣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提升品质效益。六是先后在《陕西农业科学》、《果农之友》、《西北园艺》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八棱海棠实生砧木适应性研究》、《苹果苗圃根瘤病防控策略》、《甜樱桃常见叶部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等论文7篇。结合农时季节先后编写了苹果、猕猴桃、樱桃、葡萄系列技术手册,发放果农,指导生产。二、日常责任指标完成情况1、持续抓好安全保密工作。2、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立足单位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公开事项办理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不断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的公开工作。重大事项进行公示,重大活动及时发布通讯报道,做到政务公开与果业推广工作运行紧密结合,全年累计在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发布6条通讯报道。3、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围绕单位职能,依托铜川试验基地,不断加强果树种质资源保护。目前铜川试验基地保存有苹果、樱桃、葡萄、桃、梨、李、杏、枣、石榴等品种资源200多个,建成示范园60余亩,包括当前主推的瑞香红、瑞雪、瑞阳、秦脆、维纳斯黄金等,试验研究示范配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4、开展苹果优良品种区试筛选提纯。经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杂交选育,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D10完成初选,在咸阳、延安、榆林等地开展区试。M9、JM7砧木选育工作由易生根选育进入萌生根蘖能力强单株选育阶段。按照全省苹果品种芽变选优工作安排,经过全省果业工作者推荐、专家的仔细观察分析,对2021年筛选的15个苹果品种分别在铜川和洛川进行高接区试提纯。通过田间综合管理,嫁接品种成活率达100%,伤口愈合好,分枝量多,并进行监控和观察记载。今年又优选出苹果优良芽变品种,包括富士、嘎啦、蜜脆及粉红女士等共17个,进行标记和档案整理,为明年进一步区试奠定基础。力争通过不断优选,选出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适应陕西本土的优良品种,撰写完成该项目监控及自评报告。5、开展山地苹果新优品种示范推广。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延安北部、榆林南部是我省苹果产业新发展的重点区域。推进山地苹果试验示范,总结技术规范、适地适栽品种及栽培模式等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引进苹果新优品种5个(爱妃、红尼思可、鲁丽、锦锈红、信浓金),分别在榆阳区、横山区、子洲县、绥德县和米脂县建立了具有代表性区域试验示范点,累计高接新品种1200多株,嫁接成活率达98%。同时在五个试验点进行不同选项试验研究,一是开展行间种草试验,进行黑麦草、鼠毛草、长柔毛野碗豆等不同组合试验。二是配方施肥,检测分析有机质和矿物质营养成分,按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苹果化学药剂减量增效试验。以苹果品种富士为主要试材,使用农药减量增效剂进行五个浓度试验,完成了试验报告。四是按照“绿色高效”要求,对高接树进行抹芽摘心、拉枝整形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目前长势良好。6、加强果品品质检测。为了不断提升果品品质,组织专业人员先后对苹果、猕猴桃、樱桃、葡萄、桃、杏、石榴等果实,近50个品种进行了果实品质检测,整理形成了数据资料。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