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丹凤县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法规政策,开展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以及临床教学与科研等业务。承担城镇居民的医疗服务和一般疑难疾病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 |
住所 | 丹凤县北新街2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樊书满 | |
开办资金 | 35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丹凤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176万元 | 117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丹凤县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6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2022年,诊疗患者达225541人次,其中:门诊人次195294人次,急诊人次30733人次。出院病人共计16048人,实际开放总床日数211022,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63087,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63903,平均住院日10.2天,床位使用率77.7%;出院者手术、操作人次数4757例;核报新农合病人11766人次,总费用5208.9万元,核报金额2977.9万元(其中贫困户患者3955人次,核报1125.9万元);居民医保病人2700人次,总费用700.3万元,核报金额431.4万元;职工医保病人1314人次,总费用684万元,核报金额534.2万元。民政救助9410人次、补助金额338万元,大病保险3152人次、核报82万元,政府兜底2376人次、核报153.8万元。医疗总收入14651.9万元,其中业务收入11202.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加强医疗核心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能力1.继续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群众用药负担大幅减轻。止2022年12月底,完成药品采购3542多万元,全年共采购耗材1458万元,有效保障了我院药品的临床供应。稳步推进二票制工作,严格执行药品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与流程,做好药品网上集中采购、议价及“4加7带量采购”工作。加强特殊药品、高警示药品及急救药品的管理与监督,强化应急管理工作。2.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开展便民服务,简化就医流程,规范门诊各诊室各窗口标识,增派门诊部工作人员,确保患者在门诊就医快捷方便,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有效提升满意度。3.加强优质护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保障服务质量,提升病员满意度,强化护理质控管理,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加强护理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护理队伍。4.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结构与布局,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一是我院与竹林关镇中心卫生院、铁峪铺镇中心卫生院、寺坪镇中心卫生院、武关镇中心卫生院、蔡川镇中心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二是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按卫健局要求选派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工作人员定期参与五家卫生院的日常诊疗活动,包括指导医院学科建设,病区查房、参与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和会诊工作。(二)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1.建立健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科、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核心制度落实,加强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检查,医务科、质控科、疾控科、院感办、护理部等职能科室定期深入临床一线督导检查,不断规范诊疗行为。2.结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行风建设专项整治”“行业大整顿活动”开展,强化临床“四合理”管理,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会议,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采取集中约谈、个人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药品比例超标部分经济处罚等严厉措施,努力控制医药次均费用,遏制不合理增长。3.大力推广临床路径,规范单病种管理。2022年,我院10个临床科室开展单病种85个,列入临床路径管理511例,进入临床路径病历565例,完成临床路径病历515例,入径率96.91%,入径完成率91.15%。4.认真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部门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定期监督,确保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开展以手足口病、霍乱、狂犬病、艾滋病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结核病定点医院管理工作,落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认真做好了计划免疫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疾病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工作,落实妇幼保健各项工作,完成了健康医院示范建设工作任务。5.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手卫生。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监管,感染率监测、漏报率监测均符合卫生部要求的≤10%要求。同时开展了目标性监测、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多重耐药菌等的监测工作。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暂存处理工作,强化应急管理,沉着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三)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一是畅通了“急救绿色通道”,对急诊抢救病人,各科、各岗位无条件给予优先,特殊情况先做检查和抢救,后催缴费;二是完善院前急救及急诊绿色通道,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等措施的落实。二是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推进“三大中心”建设。按省、市卫健委要求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工作,卒中、胸痛、创伤中心建设,卒中、胸痛中心先后赴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宣传,开展各类培训6场,培训基层医师100余人次;三是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收治相关患者,在住院、收费、检查、取药方面优先接待,使广大卒中、胸痛、创伤患者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合理、规范的救治。2022年度卒中中心完成急性卒中溶栓30余例,转运卒中患者160,胸痛中心接诊急性心梗患者36例,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24例,转运胸痛患者130例,创伤中心建设启动至今抢救危重伤员20例,救治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30余例。四是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科学制定《丹凤县医院人才培养3年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县委、县政府引进高质量发展人才相关政策,制定“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每年引进本科以上医学类专业毕业生10~30名;五是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名医培养计划,力争5年内培养县、市级名医3~6名,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品德优、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截止目前共派出17人次至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卫生事业发展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有关健康扶贫工作精神,依据县卫生健康局部署和医院安排,落实健康扶贫管理及具体工作,对全县29种大病患者进行组织研判,实行责任到科室,建立动态救治台账,335位大病患者全部建档立卡,采取电话随访、入户服务、请上级医院专家集中救治等形式,实施精准医疗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确保不延误治疗;二是指导、参与慢病签约服务,全县慢病签约率达到100%,确保患病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三是全年组织及支持各类义诊20余场次,在各个医学健康宣传日先后在医院大门前、凤冠新城社区广场、中心广场、花苗广场、丹江社区进行多场次义诊宣传,积极参与“学医为民,情系乡梓”活动,并深入竹林关镇、寺坪镇、铁峪铺镇等我县各个乡镇下乡义诊,为基层的人民群众送医送药,先后发放各类药品总计20000余元(五)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开展重点帮扶,防返贫动态监测。综合分析脱贫户家庭成员构成、产业、就业等发展状况及风险隐患点。针对监测户家庭实际,因户施策,通过低保兜底、大病救助、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确保精准施策。投入产业奖补资金11.365万元实施建档立卡脱贫户产业发展项目,补助黄姜、黄精、魔芋、羊等产业;设置乡村公益性共服务岗位8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5人,举办产业、就业技能培训48人次;二是坚持以“应纳尽纳”为原则,严格程序标准,精准识别监测对象,扣紧防返贫监测第一颗扣子。建立全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大病、慢性台账,其中大病4户4人,长慢病127户161人。开展慢病签约服务154户600人,贫困人口签约率100%。三是积极做好防返贫动态管理政策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来,争取获得群众支持。四是严格执行“防返贫监测”程序,评定结果做到公示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五是结合脱贫户发展实际,建立脱贫户返贫风险台账。建立防返贫重点监测户3户1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9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37708761102211A1001有效期2022年1-1至2026年12.3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