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泾阳县泾干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泾阳县县城北关 | |
法定代表人 | 范朝平 | |
开办资金 | 67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泾阳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995.26万元 | 3355.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坚守教育初心,强化党建核心。一是强化学习,纯洁党性。按局党委安排组织换届选举,合理设置总支和支部委员会,选强配好支部委员。认真组织学习理论,参加二十大精神网上测试等活动,滋养情操,提高站位。二是汲取力量,淬炼灵魂。主题活动持续发力,开展主题教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微信群进行简化,加强学生读物管理,开展非法读物排查和宗教排查。三是加强宣传,示范引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本学期上党课3次,如期开展党员评议。党员发展工作程序规范,积极落实“双培养”机制。对校训墙进行改造,对橱窗、报栏内容及时更新更换。(二)遵循教育规律,狠抓教学常规。一是完善制度,注重分析。制定《泾干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办法》等制度,教学常规异级交叉检查,本学期检查教案、听课记录、作业等资料1260余人次。实行课堂优化管理,加强课堂及辅导巡查管理力度,班子每天深入班级进行早读、自习、辅导巡查,提升了师生积极性。月考坚持从学生、班级、备课组、班级、年级等五个层面进行质量分析,追赶超越点评到人,改进措施精准有效。二是夯实过程,精准施策。建立教学基本规程,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研支撑,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因材施教,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带领班子坚持深入年级包抓集体备课、参与教研活动。落实“精准补弱”举措,精准发力补短板。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三是提早谋划,锐意改革。树立“三年一盘棋”思想,全程化解高考。复习备考做到整体部署、分块管理、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突出重点。夯实年级管理层责任,提升复习实效性。实现一本上线率、600分以上人数和“985、211”院校录取人数“三个提升”高考目标。(三)优化师资队伍,发挥教研作用。一是全员参与,竞聘上岗。暑期进行全县高中教职工全员竞聘,并经过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等环节,壮大学科教研队伍,选聘11个学科教研组长、副组长共30人,将教研组长的职务提升到内设管理中层干部之前,充分发挥他们的教科研作用,为新高考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是强化培训,狠抓研修。制定“泾干中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明确职责,夯实任务。组织1160人次分批参加高一新教材培训、国家智慧教育教师研修、省市级教师培训和全员继续教育,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开展骨干教师梯队培养,结对师徒32对,将青蓝工程和师带徒相结合,引领教师快速成长。三是课题带动,以研促教。申报校级课题45个,县级课题16项。围绕全程化解高考这一中心,夯实课堂教学和教师培养两个关键,紧抓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和学科竞赛三个重点,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组织王晗和朱婵婵老师参加“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王晗老师获得市级创新大赛“一等奖”。四是积极谋划,统筹推进。制定“泾干中学新高考实施具体方案”,对高一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新高考政策解读。组织高一教师进行“2022年秋季新教材网络答疑”培训。组织“高一第一次模拟选课”和“模拟等级赋分”工作,为选课走班和学生生涯规划工作收集第一手素材。(四)坚持学生为主,落实立德树人。一是挖掘内涵,环境育人。赓续传承学校文化,全面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对大门两侧花园、崇德广场花园、中心花园等进行绿化提升,全面改造校园环境,铺设沥青路面650米,对教学楼屋面进行隔热防渗处理,改建卫生间32间,增加绿化面积近8000平米。更换校名门头字,对校训墙进行改造提升,分别用“精微、勤勉、惕心、励行”为教学楼命名,安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办学理念字样,文化育人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工作学习环境更加温馨。二是五育融合,全面发展。成功举办2022届毕业典礼,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育人。增强美育熏陶,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校内外环境卫生治理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通过传唱爱国主义歌曲等方式,培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三是丰富载体,形成体系。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聚焦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实行序列化班会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班会育人阵地作用。狠抓学生习惯养成,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安排11名教育教学服务人员,专职对公寓晚休时间严格管控,确保学生睡眠质量。以建设省级“红色基因传承大中小幼共育工程”实践基地为目标,开展红色基因进校园、进班级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是家校携手,同向而行。成立家长学校、三级家委会,建立健全家校共育机制,由年级组织,分批次召开家长座谈会,校长作为主讲人向家长代表宣讲办学理念、家风家教以及子女教育等知识,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共进的重要性,家校共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办学效果明显得到认可,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高一招生,优秀生源报考泾中的人数大幅增加,实现近年来质的突破,为学校质量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坚持底线思维,狠抓安全稳定。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从快处理、群防群治的工作思路,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通过精细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校园安全工作有序。一是提升站位,加强宣传。常态化开展防溺水、交通、饮食、网络安全、传染病、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做细做实安全教育宣传,筑牢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强化管理,形成常态。深入推进“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泾干中学学生纪律安全十条管理规定》,建立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定期开展手机、管制刀具、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等排查,每月定期开展防震、防火、防踩踏等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避险意识和逃生技能,加强校外住宿生管理,不断完善隐患排查长效机制。三是提高站位,常态防疫。扎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得力有效,“新十条”颁布后,积极应对新挑战,确保了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得的主要成绩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红色基因传承大中小幼共育工程单位、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咸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咸阳市中学示范团校、咸阳市五四红旗团委、泾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泾阳县高中教育教学先进集体一等奖等称号。2022年高考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大幅提升,全校183名优秀教师被县委、县政府表彰。校长范朝平先后荣获“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普法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推荐为“陕西省基础教育骨干校园长培养对象”。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一)学校办学条件稍显滞后。由于建校历史悠久,建筑时间长,出现房屋渗漏、地板砖和墙砖脱落,原有设备设施陈旧,有些已经损坏,难以适应学校新发展需要,亟需完善。(二)养成教育措施不多,创新性不够。作为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卫生、礼仪等行为习惯存在诸多问题,学习自觉性不高,自律自主意识不强,沉迷手机、网络,未能树立远大理想。整改措施1、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一是对会议室、考务办、警务室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现代化办公;二是对学校厕所进行修缮改造,解决师生后顾之忧;三是对办公楼后花园进行绿化改造提升,提升,实现环境育人。2、关于学生养成教育的问题。一是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入手,依托班会、家委会、家长会,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定期开展研学旅行,举办家长沙龙,家校合作,携手育人;二是以思政课为引领,紧抓课堂教学育人功能;三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举办法治报告会,举行网上禁毒知识竞赛答题,集中收看升国旗、向人民英雄纪念牌敬献花篮、冬奥会等重大时事要闻,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合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印发《陕西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学校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重点有以下设想:(一)持续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显著增加优秀教师群体。兴校之道,始于人才。学校将以学科教研组为平台,在学科教研组长(副组长)带领下,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通、创新能力强的教学骨干,力争在三年内形成了一支教学业绩突出、学术水平扎实、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二)显著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学校基础保障条件全面提升。深化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加强学科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设施设备、图书室、体育场地设施和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改善学校食宿卫生等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三)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学校发展软实力和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以高中特色育人方式暨新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推进完善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充分挖掘和利用县域教育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砺行致远,勇毅笃行。在创建西北教育强县的过程中,泾中教育人将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和新高考实施推进,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用实际行动打造唱响“优学在泾阳”品牌,为泾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21年09月15日至2026年09月1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红色基因传承大中小幼共育工程单位、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咸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咸阳市中学示范团校、咸阳市五四红旗团委、泾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泾阳县高中教育教学先进集体一等奖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