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验,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安全评价鉴定检验,接受其它委托检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咨询、服务。 | |
住所 | 彬州市姜嫄街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郑炳社 | |
开办资金 | 10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彬州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38万元 | 48.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站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有效地完成了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和局里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2023年我站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总体安排,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2年工作总结1、监管工作扎实推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一是负责起草并以局文件印发了《彬州市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彬州市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实施方案》、《彬州市“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对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夯实各单位工作责任。二是开展春节、“五一”、高考、中秋国庆节等节前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及重点品种生产主体检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47人次,抽检农产品样品3056个。三是继续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累计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使用知识宣传7场次,张贴承诺达标合格证告知书114份,发放宣传资料3600余份。印制承诺达标合格证450本,已推广使用3280余张。2、检验检测持续开展,安全预警能力增强。一是协助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例行监测5次,共送样检测农产品样品216个,检测合格率100%。二是配合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抽取样品1个;三是承办市本级例行监测4次,在陕西太阳景检测公司送检农产品样品270个,检测合格率100%。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21期次,检测农产品样品3056个,检测合格率99.8%。五是组织开展豇豆、韭菜等重点品种风险监测一次,检测样品2个,检测合格率100%。3、品牌认证步伐加快,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一是开展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工作。经过积极宣传动员,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省市绿色食品认证线上培训,目前,彬州群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黄桃绿色食品认证已通过省市现场检查,资料提交至省级审核;彬州红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柿饼绿色食品认证资料也已提交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等待样品检测:彬县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证书已下发。彬州梨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资料已上交至省级审核。彬州苹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正在申报。为打造彬州市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开展“双品一标”农产品专项检查行动。对3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专项检查,达到了证后监管工作全覆盖。4、专项整治有序进行,检打联动机制形成。一是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检查行动。以我市现有的2个蛋鸡、1个乌鸡、1个肉牛,4个重点品种生产主体为重点,全面排查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严厉打击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66种蔬菜、水果禁限用农药行为,不遵守安全间隔期制度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行为,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过程中未按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使用保鲜剂、防腐剂行为。全面排查问题线索,着力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5、宣传培训形式多样,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一是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主题宣传活动及农业“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现场为群众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全年共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知识问答等各种宣传资料共计36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10余人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目前我站共参加农业农村部、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咸阳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线上培训6期次,培训人员8人/次。二、存在问题(一)检测专业人员不足我站目前编制8人,其中检测人员只有2名,实验室“双认证”时需要检测人员6名,检测专业人员不足,检验检测力量薄弱。(二)检测费用不足2022年按照定量检测1.5批次/千人目标任务及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我市例行监测及监督抽检样品不少于750个,虽然咸阳市每年下拨例行监测费用,但彬州市财政紧张,今年的的财政拨款迟迟不能到位,导致今年的例行监测任务未完成,创新工作难以实施。三、整改措施1、拟申请市财政列支认证资金8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前期校准、编写管理体系文件30万元;体系全员职责培训和检测人员实训练兵操作培训费20万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体系档案资料、通过文件评审、提交认证申请书,现场评审、不符合项的整改、通过评审、取得CMA和CATL证书等相关费用30万元。2、拟申请由市财政列支,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为我单位外聘具有食品相关专业水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人员7名,开展“双认证”工作。工作效益绿色发展规模初步形成。全市已通过认证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3个,绿色企业立足苹果适生区优势,大力开展以矮砧集约栽培、宽行密植、高纺缍整形、起垄覆膜集雨保墒技术、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为重点的旱地肥水高效利用示范推广,着力打造集技术研发推广、苗木研究繁育、有机果品生产、果品储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从吃饱转向吃好,安全绿色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时尚,加之安全监管、质量追溯、合格证推行以及绿色标准的执行给网络销售保驾护航,绿色产品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香饽饽”。彬州果业年均产值面积苹果32万亩、彬州梨2.5万亩、时令水果0.5万亩,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畅销全国。绿色产品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增加。近年来,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从绿色发展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农业生产企业目前通过网上可销售果品20吨(1万余件),果品销售额达110多万元,带动周边果业快速发展,示范引领、绿色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3年工作计划(一)凝心聚力,全面开展乡镇监管站工作。一是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指导乡镇站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消费者权益日、科普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活动。三是对各镇办的监管站检测人员、监管人员以及村监管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确保乡镇监管站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四是抓监管,打造放心基地。对全市重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统一排查,登记造册,并通过各镇办开展生产经营指导和技术培训,明确生产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经常性开展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完善诚信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产出。(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一是突出重点产品综合整治。结合病虫害发生特点,严格落实禁限用农药兽药清单目录管理,培训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按标生产、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农药及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集成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防控技术,从根本上控制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二是加强农兽药生产经营管理。以禁限用农药兽药为主,开展生产经营主体拉网式排查整治。对全市生产经营单位,重点核查有没有高风险产品,是否添加禁限用成分,严格推行和落实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等制度。三是加大重点品种抽检力度。聚焦风险高、消费量大的“菜篮子”产品,落实“双随机”抽样要求,定量抽检和定性速测相结合,扩大风险监测规模和小农户抽样比例,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覆盖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研判、科学处置,对违法行为跟进开展执法查处。(三)不遗余力,督促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一是从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等39家生产经营主体中选择3-5家,打造成为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标杆企业。二是加快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加大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宣传培训力度,指导主体完善生产记录、加强自控自检,严格履行“不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停用兽药和非法添加物,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对合格证真实性负责”三个承诺。加强对合格证真实性、规范性的监督抽检,推进优质农产品带证上市。(四)强化服务,持续开展农产品安全检验监测工作1、加快检测能力建设。培训检测人员,开展业务练兵,提高检测能力,为实验室“双认证”工作做好准备。全年计划培训市级检测人员6名、镇办检测人员10名、生产基地检测人员20名。2、加大例行监测力度。全年配合开展省、市、县级例行监测10次以上,送检农产品样品495个以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15期次,检测农产品样品1500个以上;组织各镇办监管站开展监督抽查,检测样品1500个以上。3、加强风险防控。开展对芹菜、韭菜等绿叶蔬菜风险监测和预警分析;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快速应对机制,及时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五)积极作为,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计划申报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各两个,认证名特优新产品一个。加强证后监管和标识管理,确保获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六)做好市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踊跃承担市局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和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