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政府债务中心

子长市政府债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0 14:55
单位名称 子长市政府债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市政府债务日常事务性工作。承担全市政府债务基础性工作,参与政府债券及专项债、PPP、普惠性金融、外国政府贷(赠)款事务性工作。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的“收支两条线”和监督检查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秀延街13号财政局院内2号办公楼203室
法定代表人 薛雪梅
开办资金 30.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万元 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子长市财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我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等相关政策精神,按照“严控增量,清理存量,化解风险,确保平稳”的原则,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效益,全面推进我市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全面完成了各项债务化解任务。2022年,未出现任何一笔逾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摸清底数,妥善化解。为摸清我市债务家底,我市在核查现有存量债务的基础上,对全市各镇各部门的工程项目、银行贷款及其他债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未发现违规举债和新增债务。加强与省厅对接,及时和项目单位沟通,了解资金需求,争取专项债券发行,为重点民生项目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队伍积极性和创造力,今年我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考核评价措施。全面系统地对干部职工的工作和成绩进行评价,严格按照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最终依据,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造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债务管理方面。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我中心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管理、转变作风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严格按《预算法》要求全面推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同时,根据中省市相关政策,将我市隐性债务全部纳入监测平台管理,切实保障存量债务有效化解。2022年,共偿还法定债务到期本息31,574.83万元,其中本金31,106万元,利息468.83万元,未出现任何一笔逾期。截至目前为止,累计化解隐性债务4,844.38万元,其中2022年计划化解隐性债务4,844.38万元,实际化解4,844.38万元。债务风险等级为绿色,未出现债务逾期。未来几年,我市偿债压力总体可控,不存在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二是专项债券方面。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逐步规范,我中心以“促发展、稳投资、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为目标,通过大力宣传和集中培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要点,主动加强与省、市上级部门对接,着力提高我市专项债券申报发行成功率,全力争取扩大我市专项债券新增额度规模。2022年成功发行专项债券5个项目合计21,000万元,单位上报储备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8个,需求157,554.00万元,一般债券项目21个,需求24,662.00万元,为全市重点民生项目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三是农业保险方面。我中心积极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从而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又快又好的发展。全年参保户877户,保费规模达到652.24万元,参保内容包括能繁母猪0.46万头,育肥猪12.86万头,苹果0.95万亩,理赔金额371.66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人员结构比例失衡。职工年龄结构比例和男女结构失衡,给扶贫工作及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是单位人员管理和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学习不够重视,学用脱节。学习的自觉性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协调,争取人员,更好的完成中心各项工作。二是组织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与交流,提高广大职工的业务能力。提升中心业务工作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努力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按期偿还到期本息,不出现逾期。(二)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全体干部和各项目单位业务人员的学习,提升工作效能。(三)加强上级对接。及时和项目单位沟通,了解资金需求,加强与省、市上级部门对接,提高专项债券发行成功率,为重点民生项目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四)监管农保平台。严密监管农保平台,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相关利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