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新城区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管和利用档案资料,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征集、接收档案资料进馆;负责史料的编写、公布和开放;馆藏资料的整理、编目、鉴定、利用;负责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宣传教育,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负责档案馆库建设,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协助区委办公室做好档案管理监督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尚德路1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新延 | |
开办资金 | 31.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55万元 | 19.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新城区档案馆.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档案保管利用工作。一是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加强档案服务窗口建设,树好形象,强化档案服务,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不断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二)全面提升档案资源建设。一是专题类档案接收工作。为向全区各部门、各界人士提供更为丰富的档案利用资源,我馆本年度接收进馆,疫情防控档案10216件、脱贫攻坚档案502件,并建立了专题档案数据库。二是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根据新《档案法》规定满25年到期档案进行开放,本年度需开放1996-1997年档案,现已完成内控和档案开放,并完成目录打印。三是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工作。(三)提升全区档案工作管理。一是开展档案年报统计工作,摸清全区档案管理现状。二是制定完善相关规定,提升档案工作质量。为规范全区档案整理工作质量,我馆多次协同区委办深入区级各单位部门进行调研摸底,经研究和梳理后,制定了《新城区档案馆移交细则(试行)》并印发全区立档单位,完善了档案馆档案移交实施细则和流程指南,有效提高了全区档案工作质量。三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工作。(四)档案宣传工作。新城区档案馆协同区委办积极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为主题的“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活动中,通过25块档案宣传展版,以档案视角生动展现新城区档案事业发展成就;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下我区档案事业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汇聚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强大声势。(五)协助区委开展全区档案指导工作。我馆按照“示范引领、现场办公、跟进服务、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执法和档案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协助区委办对全区各单位和街道办开展档案归集工作指导,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全面提升我区档案工作治理和管理水平。(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馆按照区委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馆党员干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加封控专班、流调专班和小区院落值守工作及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今年共接待个人查档1460人次,单位查档226人次;调卷2123卷,落实问题2179件,群众满意率98%以上。二是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根据今年档案利用实际工作情况,特汇集编辑了具有代表性的档案利用工作实例,编写档案利用汇编12篇,馆内大事记、组织沿革汇编等资料,并形成电子文件。三是进一步完善安防体系。严格按照馆库“十防”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扎实开展风险点排查,做好每日档案库房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每季度开展全馆安全检查,确保档案实体、档案信息、档案场所安全。同时,馆内重新梳理和完善了灾(险)情处置制度,制定了《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我馆本年度接收进馆,疫情防控档案10216件、脱贫攻坚档案502件,并建立了专题档案数据库。同时,接收了区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影像资料,丰富了我馆馆藏档案资源。根据新《档案法》规定满25年到期档案进行开放,本年度需开放1996-1997年档案,现已完成内控和档案开放,并完成目录打印。三是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工作。通过将档案数字化纳入本年度区级科级软课题项目,保障馆藏档案数字化经费,全面推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进程,现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率已达到82%以上。同时,建立了档案数据硬盘、光盘介质双备份。为进一步提高查档工作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打好坚实基础。(三)我馆对全区70家单位档案馆人员信息、档案基础设施、档案投入经费和档案资料情况进行收集和统计,形成综合档案报表并上报市档案局。通过统计,我馆掌握和了解全区档案现状,为改进和提升我区档案工作打好基础。二我馆多次协同区委办深入区级各单位部门进行调研摸底,经研究和梳理后,制定了《新城区档案馆移交细则(试行)》并印发全区立档单位,完善了档案馆档案移交实施细则和流程指南,有效提高了全区档案工作质量。三我馆协助区剥离办推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工作,做好后续常态化接收和管理服务。目前,已接收人事档案数字化副本626家,共计57787人。(四)新城区档案馆协同区委办积极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为主题的“6.9国际档案日”宣。活动共接待群众咨询400余人,发放档案知识宣传册和新修订档案法宣传页600余份、防疫健康礼包200余份。通过宣传活动,吸引了更多群众关注档案、走近档案。进一步促进了大家认识档案价值、增强档案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展示了档案存史、资政、惠民、育人的价值。(五)我馆按照“示范引领、现场办公、跟进服务、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执法和档案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协助区委办对全区各单位和街道办开展档案归集工作指导,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全面提升我区档案工作治理和管理水平。(六)我馆按照区委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馆党员干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加封控专班、流调专班和小区院落值守工作。值守期间,向群众宣传防疫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医、购药问题。同时,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措施,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一)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我区各单位普遍存在没有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安排部署推进落实不够;有的既没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也没有提出进度要求,档案工作落实不到位。(二)档案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我区档案工作任务重,区档案工作人员不足。基层各单位没有专职档案人才,多为兼职或临时人员业务能力薄弱,工作质量提升难度较大。(三)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根据档案业务评价结果,我馆档案基础设施不全和老旧,资金投入不足。(四)档案馆馆库面积严重不足,影响档案接收工作。区档案馆库房面积与业务评价标准相差甚远,有些基础功能工作无法开展。目前,2005年后档案只能接收数字化副本,纸质档案无法接收入馆。改进措施(一)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和大局意识,用“四个意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强思想交融,拓展工作视野,提高政治站位带动各项工作质量的提升。(二)提升档案队伍建设。结合新时代档案工作需要多角度的培养建设档案人员队伍。建立定期化的档案队伍培训长效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档案专业知识的掌握,增强档案队伍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高政治站位。我馆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履职尽责,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和清廉新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和格局,积极探索我区档案事业发展。(二)推动重点工作。一是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加大新档案法宣传,提升档案行政执法和业务指导水平,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高档案治理效能。二是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强档案归集工作,加大各门类、专题档案接收和征集力度,全面抓好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战略实施等档案归集,留存好,保管好历史记录,开发好利用好档案资源,实现档案资源多级数据规范汇集共享。三是推进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进度。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模式,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档案馆(室)创建,坚守档案安全保密底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