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州区高级中学

商州区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3-20 11:24
单位名称 商州区高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普通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大赵峪办事处龙山村
法定代表人 王鸿炜
开办资金 560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42.65万元 3849.03万元
网上名称 商州区高级中学 从业人数  30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德育工作形成特色品牌。学校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开展丰富德育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德育科研。(二)加强管理,狠抓常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1.学校始终将教育质量作为生命线。在全市教学质量检测、学业水平考试中龙山少年屡创佳绩,特别是2022年高考,商高再创佳绩,一本上线357人,600分以上16人,理科最高分662,文科最高分604。2.不断加强语文学科基地建设。陕西省教学名师、主管教学工作的魏智慧副校长担任学科基地负责人,主抓学科基地建设。依托陕西省魏智慧名师工作室、毛启智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在语文教育教学教研方面成果显著。3.深耕教研提升素养。学校不断深化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办学,充分利用高新一中云校班优质资源,开展听评课活动,并在各学科组开展优质课展示、同课异构、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教学管理人员每学年听课超过60节,教师每学年听课超过40节。4.骨干教师培养成绩突出。学校在全市率先设立教师发展中心,聘请西安高新一中王淑芳校长等8位专家担任导师。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5.抓实教学常规。本年度,教务处进一步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对上课、辅导课等工作进行检查,每天通报,督促整改。6.智慧校园应用不断深入。学校智慧校园项目投资4000多万,现已经全面建成,并推广应用。7.艺体工作取得新成效。学校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规范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落实两操活动,将课间操作为品牌活动进行打造,取得了良好效果。举办了田径运动会、经典诵读、学生素质展示、书画展等多种艺体活动,学生参与度高。(三)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推动商高教育高质量发展。1.推进党建引领精细化管理。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强化主抓意识,贯彻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严格党员日常教育。2.加强思想建设,筑牢理想信念。开展迎接、学习、宣传二十大主题活动,支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密联系教育工作实际,明确具体要求。3.抓好作风建设,打造新时代“清廉校园”。先后制定《商州区高级中学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商州区高级中学清廉学校建设方案》,对师生进行廉洁教育,使清廉文化走进生活,浸润校园,滋养心灵。(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打造名优教师团队。1.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学校多次召开教职工大会和教研组会议,组织学习《陕西省普通高中推进选课走班管理的指导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等文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区各个层面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项目和培训项目,培训300多人次,实现了全员覆盖。2.发挥引领作用。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省、市级教学能手35人,“双百人才”13名,被授予“商洛市人才工作示范点”。学校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师徒结对、示范课等活动,并定期组团赴大荆中学进行交流指导。3.健全激励机制。学校推进职称改革,打破论资排辈,突出教学业绩,制定了《商州区高级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优及晋级办法》,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同时,为适应新高考要求,2022年学校从区内外引进优秀教师6人,招聘公费师范生3人、研究生10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4.定期召开教代会。2022年11月16日,学校召开第八届二次教代会,教师代表们认真听取提案,并进行了分析讨论,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5.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整顿活动。学校始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统筹部署安排,抓实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扎实推进。二是建立整改台账,落实整改举措。全体教师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建立作风提升问题整改台账,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开展作风培训,校级领导包抓年级,每周例会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6.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学校全力为教职工营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教师公寓暖气、热水一应俱全,教师餐厅饭菜可口、满意度高,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教师的集体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五)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1.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强新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学校现有教室110个,配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班级电子班牌,实现班级信息发布、学生考勤管理、电子课表、选课走班管理等功能;配备各科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创客教室、国学教室等各类功能部室36个,为新高考提供了有力保障。2.规范财务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在财务管理和经费核算上遵章守法、按规办事,严守财经纪律,保障学校资金安全。“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集体讨论、可行性论证、合法性审查、广泛征求意见、风险评估等程序,确保各项经费开支合法合规。3.后勤管理树立新标杆。学校坚持“先有父母心,再做商高人”的理念,不断加强服务保障,后勤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不断增强。餐厅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在保证安全、严控价格、注重健康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各式菜品,提升学生满意度。宿舍管理迈向标准化、制度化、示范化。4.规范细致落实资助政策。各年级、班级过班会、调查、家访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校对全校待资助学生状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资助意见并审核,最后确定资助对象确保有限的资助资金发放到最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2022年,共资助学生2056人,发放助学金218.2万元,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六)多措并举,预防为先,构建平安健康校园。1.健全五级联防机制。学校组建以校长为组长,校级班子为成员的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学校、处室、年级组、班主任、家长五级联防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坚持一岗双责。2.注重三防建设。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共建,组建30人的安保队伍,坚持定期训练,实现安保人员规范化专业化军事化;同时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布设各类智能摄像头457个,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并接入省厅安防平台。3.强化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加强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日常安全监管,坚持每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月确定一主题进行应急演练。4.重视安全教育。学校以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震安全、重大活动安全、住宿生安全、防恶劣天气、防溺水、防踩踏、防校园欺凌等安全主题为主要内容,坚持每周上好安全教育课,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5.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要求全体教职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积极主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认真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的规定。三是严格执行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要求,落实防控各项措施。四是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各项活动。在全校师生努力下,学校未发生聚集性感染事件,实现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双胜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我校模拟政协社团在2022年第六届陕西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荣获“优秀提案”奖。2.2022年高考再创佳绩,一本上线357人,600分以上16人,理科最高分662,文科最高分604。一大批优秀学子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3.继2021年培养4名省级教学能手之后,2022年,培养6名市级教学能手,5人推省参赛,有望取得新突破。4.2022年学校从区内外引进优秀教师6人,招聘公费师范生3人、研究生10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突出,特别是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2.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教师们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惰性。3.对于走班教学缺乏相对成熟的经验,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和摸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四、整改措施1.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思路,吸引更加优秀的师资力量。2.强化学科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激发广大老师的激情和活力3.加强走班教学模式探索,理论联系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化新高考改革,抓住机遇,推动教育质量再提升。2.深化各类部室日常应用,让学生进行“有过程”的学习,通过扎实的实践,提升学习效果。3.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关注人的因素,着力突出教师的课程建设、学科素养教学实施、生涯规划指导、综合评价实施能力,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4.深化与西安高新一中等名校的合作交流,内外联动,实现商高舞台更高层面的拓展,在对外开放中创新育人的新途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