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做好史志资料征编工作。一是扎实推进《留坝年鉴》2022卷的编纂工作,完成33.18万字初稿,预计明年3月完成出版印刷。二是落实《汉中年鉴2022卷》资料的征编工作,全面收集整理了2021年度全县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亮点工作,4月初完成文字资料、图片收集、上报工作。三是完成《留坝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出版,该书是独具鲜明特色的地方党史教材、历史的启示录,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巨大功效。四是为进一步扩大留坝对外知名度,组织人员收集曾国藩、老舍、茅盾、马可波罗、竹添进一郞等中外名人有关留坝、张良庙、紫柏山、柴关岭的文章27篇、诗词153首、照片57幅,历史名人在张良庙留下的碑联匾刻88幅,照片31幅。拟定书名为《历代名人在留坝》,方便干部群众查阅。(二)努力打造多维度史志宣教平台。一是抽出单位骨干人员,组成宣讲小分队,开展党史宣讲“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共计10余场,500余人对留坝的历史有了全面地了解,为2022年新招录公务员以《学留坝党史悟留坝文化做留坝干部》为题授课3次。二是积极提供史志咨询服务。向30多个单位(包括个人)提供了《留坝县志》《留坝年鉴》《留坝厅志》《中国共产党留坝县历史》等书籍进行资料查询。同时面向单位和个人赠送《留坝年鉴》《留坝县志》《汉中年鉴》等史志书籍120本。三是积极参与图书捐赠和借阅活动。向“三农书院”捐赠公开出版发行图书55本。积极收集整理中华版本资源征集22种,100余册书籍,并及时向上级报送。四是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录制了时长约120分钟的留坝党史类网络课程,方便大家学习留坝党史。五是积极组织人员撰写《简析红四方面军“十六字”军训精神内涵》理论研讨文章,并向上级报送,认真挖掘本县红色资源,为红色文化服务。六是制定印发了《留坝县2022-2025年党史和文献工作规划》,推动全县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深挖红色资源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利用留坝县党史陈列馆和红二十五军军部江口旧址等党史教育基地,拓展体验形式,积极与管委会合作发挥基地育人作用,全年3800余人次到基地接受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完成留坝县党性教育基地布展,完成文字和图片的收集整理排版,召集相关单位对布展大纲、策划方案、布展内容进行讨论征求了意见建议。制定印发了图片实物征集通知,于7月1日正式开馆。积极做好来访讲解工作,目前共接待50余批次1200余人。三是成立了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创建工作小组,围绕创建工作积极准备。组织编写红色研学课程,开展留坝人学留坝党史活动。7月份完成省级中学研学基地的申报工作。10月份留坝县党史陈列馆和红二十五军军部江口旧址通过省级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初步评估。(四)加强排查严守党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成立涉党史类题材展陈内容及解说词审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对我县党史陈列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留坝县中学校史馆、玉皇庙红色文化基地等地进行实地检查,对展陈的图片、照片、文字等进行校对,对展陈的雕塑、实物、徽章等进行认真核实,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高度认真排查每一个场所每一段文字每一件实物,暂未发现错误。同时对场馆的讲解词进行了审核,切实把好政治关和史实关。同时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工作。全室6人,每人到江西营卡口参与执勤达30天以上我室到江西营和磨坪卡点连续工作50天。选派一名干部住关房子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全体干部每月至少两次到村开展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利用6个月时间完成留坝县党性教育基地的设计、资料收集、建设任务,为我县宣传党史提供了有效平台。二是深挖红色资源,收集整理编撰《历代名人在留坝》书稿。三是与县文化馆联合录制了时长120分钟的留坝党史网络课程,方便群众学习留坝党史。四是申报了两个省级研学基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室有2名人员被抽到巡察工作小组开展工作,部分同志只能通过加班完成本单位业务工作。及即使大部分工作按照时间进度有序进行,但仍然有部分工作滞后。改进的措施:2023年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工作完成情况通报会议,对工作进度较慢的责任人进行约谈,并督促完成,及时整改。四、2023年工作打算2023年我们将认真总结2022年的工作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继续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抓好史志业务、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各方面的工作,保持好工作的延续性,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1.启动编纂中共留坝县历史(1979-2012)。坚持党史正本编写规范和原则,制定编纂方案,征集资料,全面翔实记叙改革开放历史阶段留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富民强县,实施改革过程取得的成就,以及经验教训。2.做好《历代名人在留坝》和《奋进留坝》的编纂工作。综合性地、全面深刻地反映留坝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及留坝文化的特色,以推动留坝经济发展建设。3.继续做好党史“七进”工作,结合党内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建党史系统宣讲团,讲好留坝党史故事,持续有效推动党史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4.挖掘地方特色,讲好留坝故事。进一步加大地方志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和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铭记光辉历史,传承优良传统,传播留坝声音,讲好留坝故事。5.加强党史旧址维护布展和保护利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档案、发改、文旅、退役军事务等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打造一批红色美丽小镇和红色美丽村庄。严格审核革命遗址、纪念设施展陈内容和讲解词,创建并用活省级和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坚持“革命旧址+干群教育+研学实践+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保护发展模式,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6.守好党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党史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和应对工作,及时有力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开展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驳斥网络和社会上对党的历史、基本理论和领袖人物的造谣、污蔑、让诋毁言论,及时澄清事实,做好舆论引导。规范做好党史题材出版物、文章文稿、影视作品、革命旧址和党史纪念场馆展陈方案的评审,严把政治关、史实关确保导向正确、史实准确。7.完成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县委、县政府安排其他重点中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