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子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0 10:50
单位名称 子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指导服务。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事处秀延东街农业科技大楼2楼
法定代表人 惠海文
开办资金 1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万元 1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子长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围绕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要求,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一要务,继续深化农技推广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广泛开展试验、示范、项目推广,着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1.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今年我中心在杨家园则镇杨二村开展了玉米10个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展示面积为30亩。免费为展示基地翻地、提供有机肥、化肥、种子。经秋季测产,五谷702平均亩产962.5公斤,嘉玉998平均亩产962.5公斤,诚信1号平均亩产1085公斤,鑫研218平均亩产875公斤,农科大18平均亩产875公斤,延科338平均亩产875公斤,福盛园57平均亩产910公斤,显丰1526平均亩产787.5公斤,显丰1136平均亩产910公斤,宁玉688平均亩产612.5公斤。2.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建设种植基地。抓建100亩以上规模种植基地22个,其中2个企业3000亩,10个合作社4000亩。3.制定万亩小杂粮产业示范带。子长市小杂粮种植主要以涧峪岔镇、南沟岔镇、安定镇、马家砭镇、李家岔镇等乡镇为重点,全市共种植小杂粮2万亩,其中谷子1.6万亩,糜子、荞麦、红小豆、双青豆、高粱等其它杂粮0.4万亩。建立订单生产基地0.6万亩。4.推广地膜谷子有机绿色栽培技术。在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推广地膜谷子300亩,示范品种为张杂13号。为了搞好示范种植,单位无偿为示范基地提供了种子、化肥。并派1名副职和1名高级农艺师从选址、翻地、施底肥等全程跟踪技术指导,示范点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把握在每穴播种1-2粒,这样降低了间苗、定苗的工作强度。同时对项目区的作物全程进行了技术指导。经秋季测产,示范点谷子平均亩产355.5公斤。5.玉米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技术。结合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在全市推广玉米增密推广面积1万亩。推荐选用品种为万瑞168、陕单650、陕单609、秋乐519、金园15、延科288为主推品种,搭配万瑞5号、先玉1483、西蒙208、中榆898、强盛388和京科968。经秋季测产,玉米平均亩产为831公斤左右。6.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年初我中心结合省、市文件精神制定了《子长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和《子长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子长市大豆种植面积任务3.01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6100亩),我单位根据市上下达任务,到各镇积极动员,完成大豆种植面积3.02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200亩)。共建立示范点3个,其中市级示范点1个,位于热寺湾便民服务中心热寺湾村,2个县级示范点位于马家砭郭家河村和涧峪岔吴家湾村。示范点施肥按施肥标准严格执行,均施用有机肥,采用3:2大豆玉米带状全机械覆膜种植,示范品种玉米为万瑞168,大豆品种为中黄35,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一名技术员,全程为各镇开展技术服务。经秋季测产,其中玉米平均产量为每亩658.1公斤,大豆平均每亩产量为91.6公斤。7.加强玉米、大豆转基因检验检测工作。利用转基因试纸条等快速检测手段,春耕期间对辖区内销售的42个玉米品种进行全部转基因检测,并对全市163个玉米和大豆种植地块进行了苗期转基因专项检测,未发现转基因种子销售及试验情况。同时加强了转基因种植试验政策宣传,全面排查非法试验线索排查梳理,严防私自制种行为,坚决打击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制售源头,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8.开展春季种子备案工作。指定2名专人开展种子备案工作,通过建立的备案微信群指导经营者进行网上备案,并结合市场检查,深入经营门店一对一指导,最后经过电话沟通、现场咨询等多渠道进行备案指导。共为19个门店圆满完成了春季种子备案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成效(一)强化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按照哪里需要技术就在哪里进行技术培训的原则,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直通车,以走村入户及赶集的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00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00多册;发放《子长市化肥减量培训技术手册》2000多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5场次,培训发放技术资料3000多份,到田间地头对谷子、玉米、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粮食作物的备耕、种植、间苗、定苗、田间管理进行了10多次培训。(二)搞好各项农业监测工作,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是农产品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按照省农环站的要求,我市今年的农产品产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监测工作中,共涉及农产品和土壤协同采样4个。在春季进行了前期的点位踏堪工作,掌握了产地的基本情况,秋季对样品进行了采集并送样。二是耕地质量土壤环境监测点工作。组织业务骨干到全市各个乡镇采集省级土壤监测点土样5个,并对土样进行初步处理,定量包装,精确内外标签,送往市土肥站统一进行整理后报送省土肥站化验并存档。三是搞好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从5月份开始,组织专人每周进行一次土壤墒情监测,编制墒情监测周报表,及时掌握全市土壤墒情动态,为我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三)开展土壤肥料工作,推进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推广使用配方肥这个核心,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第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2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3.5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面积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推广使用有机肥6000多吨。第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春耕时节,大力宣讲使用有机肥、专用肥的好处,让农民知晓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危害,指导农民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定期翻土,采用水旱轮作的方法来缓解农药、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影响。第三开展农户施肥调查工作。为切实掌握我市农户施肥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农户施肥调查点位。今秋,对有代表性的玉米、果树、葡萄、马铃薯、谷物、蔬菜作物开展了当年产量及施肥情况调查,在手机APP小程序根据调查内容完成100户农户的农作物产量及施肥情况调查。(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四大保卫战,制定了我市的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方案,细化了各成员单位的环保责任清单,成立全市农业生态环保领导小组,印制并发放了农业面源污染宣传资料和《关于推进废旧农膜、反光膜回收利用致全市农民朋友们的一封信》3000份,分4路在春秋季开展废旧农膜、反光膜专项督查2次,并对检查出的乡镇下发了通知整改单,共下发整改单3次。从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农膜、反光膜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秸杆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治理,使我市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存在问题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技术人员力量不够。在实际操作中,突显出农技知识储备不够,专业不专,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缺乏深入的学习和培训,主动更新意识不强。我单位将加强对农技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注意引进新型技术型人才充实农技员队伍。整改措施我单位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扩大示范推广力度,还将加强对农技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注意引进新型技术型人才充实农技员队伍。下一步打算1、继续配合省、市、市及农业局等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2、积极争取协调项目。3、继续做好优势杂粮的品种对比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