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黄陵县>
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20 10:23
单位名称
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中心的日常管理维护。
住所
黄陵县商业街
法定代表人
孟军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万元
180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在2022年度、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我办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内容:1.开展了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走访了近20位艺人,完成了黄陵面花传承人、黄陵剪纸传承人100余人的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传承人信息档案。2.通过不断的编撰、修改完善、校对排版,《黄陵剪纸》图书和《黄陵面花》画册的校样已基本成型。3.经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委员会审议,我县北村摞灯山习俗进入省级保护名录.4.启动了县级第三批传承人遴选工作,经初步调查统计有20余人自愿加入传承人行列.5.完成了轩辕酒制作技艺省级传承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6.做好黄帝陵祭典申报世遗的前期联络对接工作,完成了申报世遗的方案起草和申请报告工作。7.使用黄陵非遗公众号,围绕非遗政策知识,聚焦非遗工作动态,共推文30余篇,点击量10000条。使用抖音平台直播20余场,观看人数超过10w,发布抖音68条。8.深入开展“非遗三进”活动,组织举办了自然遗产日宣传普及系列活动,走进黄陵县桥山中学,举办了“非遗走进桥山中学--赠书仪式”。9.组织参加了由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黄龙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我县根据活动安排,组织黄陵油糕、轩辕酒、东德顺富硒酱菜、翡翠梨苹果糖,面花、剪纸、黑陶、手工艺等产品展品赴黄龙参展。10.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我办组织开展了主题日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摆放非遗宣传展板,发放《黄陵非遗图书》、宣传资料、非遗法规。11.我办联合桥山街道办河西社区,举办了“浓情端午节,巧手做香包”活动,并开展了“粽子香包迎佳节,非遗传承敬老情”活动,走进黄陵县敬老院给老人们佩戴市级非遗项目黄陵香包。12.七一来临之际,我办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剧团承办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戏曲惠民演出活动,先后走进月子塬村、田河村,侯庄村,鲁村,双街村等村组。13.参加了县上举办的“畅游绿色黄陵乐享钜惠盛宴”促消费稳增长非遗宣传展示活动。14.参加了文旅厅举办的“丝绸之路艺术节”非遗展,我办选派面花优秀作品代表延安市进行了展览展示。15.召开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组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16.组织举办了黄陵面花公益培训班2期10天,邀请面花传承人迂萍老师以讲解面花渊源相关知识和传授面花制作技艺等内容。17.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先后参加了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培训会,“文旅融合非遗先行”陕西省非遗专干提升班,组织开展了黄帝文化知识讲座、国家十四五非遗规划、非遗相关法规学习等活动18.对阿党镇北村4户非遗传习示范户进行了挂牌。19.完成了中华始祖堂7号厅非遗陈列馆实物征集、更换工作。配合县上完成了黄陵秦创科技园的非遗作品布展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普遍年龄较高,年轻传承人较少,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突出。2、受疫情影响,传习所、非遗陈列馆等非遗阵地作用发挥不够。3、非遗文旅融合项目层次低,非遗产品开发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将在非遗保护上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在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基础上,理清各种资源项目的保护重点,分门别类制定保护措施。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等传播渠道,宣传我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2023年工作计划:1.加大普查力度,建立健全非遗档案管理工作。2.根据省、市安排部署,积极推进陕北文化生态实验区的相关建设工作,发挥非遗传习所的示范引领作用,长期开展传习培训,展示展演等活动。3.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和资金运行台账,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并按期完成工作。4.深入开展非遗“三进”活动,即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5.积极参加省市非遗交流互动活动,持续开展非遗培训工作,举办技能比赛.6.做好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省、市、县级申报和管理工作。7.加强与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区的互动交流;同时要积极参加参与中省市举办的非遗工作文化交流展示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