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能源综合执法大队(宜君县能源发展中心)

宜君县能源综合执法大队(宜君县能源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0 09:58
单位名称 宜君县能源综合执法大队(宜君县能源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煤炭等能源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和全县能源行业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住所 宜君县二马路玉华酒厂向南200米
法定代表人 杨满战
开办资金 21.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0万元 339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能源综合执法大队(宜君县能源发展中心)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法人,2022年7月7日,法人由郭永忠变更为杨满战,本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延至2027年7月7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安全生产履职尽责情况。一是严格落实《宜君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油气长输管线和电力百日安全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扎实开展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夯实安全监管责任。针对关键节点和领域,加大安全执法检查频次,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对全县油气管线27处高后果区进行多频次安全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一区一案”;三是每季度组织召开全县能源行业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能源行业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下阶段具体工作要求,坚持每季度对煤矿企业开展一次“专家会诊”,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二)夯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我大队年初制定了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计划,与16家企业分别签订了《2022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督促每家企业落实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二是发挥煤炭、油气长输管线和电力安全专业委员会作用,强化属地管理职责,落实包保盯守制度,重点抓好煤矿实行24小时驻矿蹲守,油气长输管线等企业日常巡查包联等机制;三是能源安全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初具雏形。全县涉煤、油气长输管线及电力企业累计达16家,现已有6家完成监控视频专线接入,完成并网率37%。按照中省市要求,下一步我大队将加强与企业协调对接,力争涉能企业按要求实现视频监控并网。(三)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活动工作圆满收官。按照安全监管工作安排和专项整治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煤矿、油气长输管线安全检查,对能源企业累计开展安全检查80余次,查出隐患300余条,促进了能源行业健康发展,通过一年来努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安全生产三年评估圆满完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油气资源勘探续建项目稳步推进。按照2022年产能建设部署,油水开发井部署26口,目前已完钻23口,预计年底全部投产。天然气探井玉华1井正在排液,探井彭镇1井正在压裂,探井桐家1HF井计划年后压裂。(二)能源企业产量、产值等稳中有升。截止12月底,各能源企业产量、产值稳中有升。涉煤企业:玉华煤矿柴家沟累计生产原煤100万吨;鸿运祥精洗煤场产量80万吨,产值7.8亿元;鼎兴精洗煤场产量50万吨,产值3.2亿元;宜兴达精洗煤场产量60万吨,产值4.2亿元;昊宏精洗煤场产量2万吨,产值0.2亿元。光伏企业:天兴新能源累计发电量33364.81万度,产值2.5亿元;鲁能宜君新能源累计发电量8775万度,产值0.59亿元。峡光新能源累计发电量38027万度,产值2.5亿元。风电企业:国华新能源累计发电量8686万度,产值0.46亿元;华能新能源累计发电量7611万度,产值3775万元,上交税收161万元。水电企业:洛河下桃水电站累计发电量1181万度,产值378万元,上交税收16.7万元;。油气生产企业:铜川油气公司累计生产原油2.36万余吨,产值1.16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安全监管行业专业人才占比较低。整改措施:积极协调引进专业性人才,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性培训,提升专业性和执法能力。(二)企业安全培训力度仍需加强。整改措施:监督能源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切实落实好制度机制,对干部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法》学习培训,强化灾害事故警示教育,加强企业干部职工防范和处置风险隐患的能力四、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安全生产守土有责。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十五条硬措施”,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完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做到持证上岗,尽快配齐执法服装,主动协调解决专业力量不足问题,确保达到专业干部占比不低于在编执法人员75%的要求,以适应煤矿安全监管工作需要;二是提升执法效能。强化业务培训,推进执法系统应用,运用“互联网+执法”形式,创新检查模式,积极探索各类执法检查手段和方式,提高日常检查和执法能力建设。(三)规范执法监管过程。一是严格按照中省市县各级关于安全生产部署要求,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明确检查重点内容和关键部位,确保找出深层次根源性问题。严格处理处罚,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严格销号制度,实行“闭环管理”;二是严格按照现行的各类法律条文和检查规范进行执法,进一步规范完善执法文书,实现执法证据完整化,执法过程信息化,确保能源行业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事项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