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招商引资网络建设搜集整理招商信息做好招商引资运作的相关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政府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贺佳斌 | |
开办资金 | 35.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8万元 | 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招商引资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联动部门,强力包装推介项目。今年以来,我县把项目策划包装作为招商引资新的突破点,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及特色资源,围绕“五个重点产业链”,扎实开展项目征集研判,精心策划包装高铁商贸综合体建设项目、宜君县艾草产业发展项目、玉米蛋白粉及冰醋酸生产项目等48个重点项目。(二)走出去,请进来,“真招商、招真商”。一是认真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要求,提早谋划特殊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举措,迅速启动“不见面”招商,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接联系重点在谈企业,积极推进“云洽谈、云签约”。二是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先后赴孟州、长垣、西安等地与飘安控股集团、华润电力公司、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对接洽谈了玉米深加工产业和医疗器械及防疫物资项目。三是第六届丝博会期间,成功举办宜于君来•共创未来”2022年宜君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有效扩大和提高宜君“亲商爱商富商”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三)真抓实干,签约项目落实有力度。一是加大项目调度力度。按照“周调度、半月汇总、月通报、季度排名”工作机制,各包抓领导要切实调度落实,一周一调度,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项目进展情况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排名,确保项目快速有序推进。二是实行重大项目包联推进。按照责任到人、服务到位、跟踪到底的要求包联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若该项目因资金或政策原因撤销或终止的,由包联领导及包抓部门另行对接不低于该项目资金量的其他项目作为替换,确保包联项目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三是全力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各职能部门持续提升服务意识,不断简化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积极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及时妥善帮助招商引资企业解决疫情防控、用工、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创造一流环境,推动企业加快落地建设。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我中心紧紧围绕招商引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在招商引资方面做文章,营造全县关心、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12月底,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个,总投资110.23亿元,其中合同类19个,总投资23.28亿元;协议类47个,总投资86.95亿元。市域外项目到位资金65.3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3亿元的103.8%,其中省际到位资金37.1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37亿元的100.03%。已开工项目14个,开工率73%,引进外资企业1个,实现了零突破。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产业优势发挥不足。目前我县招商引资的项目中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较少,大部分技术含量较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特别是具有龙头带动的项目少,产业带动效应不强,难以有效拉动产业升级。二是项目质量整体不高。项目整体体量偏小,高新技术和产业集聚项目数量少,项目谋划质量还不够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围绕我县我“四大产业集群”,重点策划包装高铁综合体、核桃玉米深加工、中医药产业数字平台、花溪谷温泉康养度假中心等项目,做靓避暑康养品牌,不断育链补链、强链扩链,培育壮大接续产业。围绕新科技、新动能、新业态,依托阿里巴巴等大企业集团,打造阿里线上扶贫专区和“淘花第一县”,建成全国第一个“菜鸟乡村农产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二是围绕“五大重点产业”,加强分析研判,认真梳理断点弱项,筛选目标企业,绘制招商地图,着力招引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打造全产业链。同时,定期通报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外出招商情况,督促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切实把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位置抓紧抓实,切实加大“走出去”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四、2023年工作计划深入实施精准招商。一是紧紧围绕“五大重点产业链”等产业,紧盯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积极抢抓农高会、大湾区、进博会一体化发展机遇,高频对接知名企业,谋求战略合作。二是充分利用商会、协会及宜君籍知名人士等平台,开展委托招商。三是在认真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要求前提下,继续坚持“不见面”招商,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推介平台,加强宣传推介,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积极推进“云洽谈、云签约”力度。(二)积极开展多元招商。灵活运用多元化招商举措,利用各方面资源拓展招商渠道、提升招商成效,特别是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优势,收集大量的客商资源和信息渠道,与在宜落地企业的合作伙伴、产业同盟体及具备投资能力的熟人、朋友进行接触洽谈,力争有好项目大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联席工作机制,简化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定期召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精准定位、科学谋划,以“店小二”和“保姆式”服务对待客商、感化企业,吸引企业来宜投资兴业,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四)强力包装推介项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招商引资现场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理性研判当前全县招商引资面临的机遇挑战,把项目策划包装作为招商引资新的突破点,围绕“五个重点产业链”,扎实开展项目征集研判,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重点项目。(五)全力夯实包抓责任。根据“包联领导、责任部门”两级包联责任制的要求,按照“周调度、半月汇总、月通报、季度排名”工作机制和“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进度”的工作要求,加强协调配合,合力推动项目。对协议项目,要积极对接,加强跟踪,促使早日转为合同项目;对合同项目,要全力做好服务、协调,并做到专人对接、全程跟踪,促其尽快建成投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