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君县>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3-03-20 09:57
单位名称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制定全县文保单位的保护规划指导其管理工作
住所
宜君县万寿路27号
法定代表人
郭延平
开办资金
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万元
2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大田野文物保护力度。一是田野文物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了县、镇(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我所代文管会分别与各乡镇(街办)签订了《2022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文物管理所与各文保员签订了《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协议书》。二是积极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活动,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联合执法检查相结合。重点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24次安全巡查,对存在问题的文保单位发放了整改通知书,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建立文保员微信群管理制度,要求文保员定期对所看护的文保单位进行巡查并在群里上报巡查情况。(二)做好田野文物的日常管护工作。一是要求各文保员对各自管护的墩台进行定期巡查,并将巡查照片发到文保员群里。二是定期清理部分文物周边环境卫生。对榆舍戏楼、杨素云故居、趟泥河、战国魏长城遗址等部分文物点周边环境和设施进行了清理和维护,对六号墩台广场的土墙进行修补,对下水道盖板进行了更换,确保文物安全。(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对文物的保护氛围。丰富宣传载体。坚持办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物保护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与中、小学课程相衔接的教育机制,聘请文物专家学者进课堂,使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形成全社会了解宜君的历史文化遗存、支持参与保护的全民氛围。3月份,举办群众文保员培训会2次,发出信息26条,其中省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6条,市级发布1条,县级网站发布20条。积极开展了文保员、参观群众、企事业单位、学校四个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共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收问卷200余份,满意度90%以上。(四)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所里主要完善了文物保管、文物库房管理、文物库房出入库登记及博物馆安全值班等制度。积极规范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制定了《宜君县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制度》、《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等。明确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引导文物保护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五)积极申报项目,助力文物设施建设。一是宜君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已验收现已申请审计局进行审计。二是积极申报了国保宜君石窟群数字化保护展示和保护修缮两个项目。三是长城本体病害处理及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主要是对本体上的树木杂草适当清理,修通排水,步道、围栏等补修更换、整治周边环境。四是博物馆南广场维护抢险工程已于6月份完成。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有效发文化遗产参观教育职能,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二是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全民保护文物意识。三是通过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等宣传活动的开展,使游客、广大群众对博物馆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学习了宜君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增进了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文物保护利用中,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并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县田野文物分布广、数量多,加之专业人才匮乏,在文物价值挖掘、活化利用、现代化展陈展示方面,与文物工作的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和要求。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强化文物保护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切实做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四、2023年度工作打算(一)继续做好田野文物巡查及馆藏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对文保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热情,加大各自文物点、文物库房的安全巡查和检查力度,及时整改隐患,确保文物安全无事故。(二)提高讲解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更好的发挥宣传教育功能。(三)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适时召开消防安全培训会,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并学习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和相关知识,确保博物馆生命财产安全。(四)积极落实文物安技防项目并尽快落地实施。宜君县博物馆安技防工程,榆舍戏楼安技防工程,宜君县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三个项目的全面实施。(五)完成县局及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