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负责本学区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 | |
法定代表人 | 冯国强 | |
开办资金 | 87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9.2万元 | 471.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在各位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已顺利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成果。现具体总结如下:一、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一年来,学校党支部定期组织大家进行党史学习、政治学习,“二十大”学习保持常态化,开展了“不忘初心修师德,牢记使命塑师风”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签订了师德承诺书,组织教师开展自我反思,形成书面反思材料;要求教师加强政治学习,做好笔记,形成心得。在全校形成了良好风气,促进和推动学校了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党建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能以身作则,全体教师能以高尚师德规范行为,服务意识大大增强。一年来我校无违反师德师风问题,无一例三乱现象,无一例上访事件,无督办信访事件,更无一例负面报道。二、抓好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1月份开展安全文明教育、“三节三爱”、“元宵节、春节”等活动。3月份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时代好少年”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植绿护绿教育等活动;4月份开展“缅怀英烈弘扬传统”红色教育活动;6月举办“放飞梦想快乐成长”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9月开展“开学第一课”“做红色基因传承者”红色系列教育;10月开展“向国旗敬礼”“习爷爷教导记心间”、“做新时代好队员”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潜移默化,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更加深入化、内在化。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孕育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年末学校奖励“三好学生”、“优秀少年”共计86人次。三、狠抓常规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一是狠抓教研活动,积极打造以学定教“高效课堂”。学校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围绕“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班班通使用举行全校教学技能交流活动,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不断提高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水平。一年来22名教师参加了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部编本教材培训;杨超、袁小利老师参加了2022国培外出培训,返校后立即进行全员二次培训。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了两次全校性“以学定教”班班通应用教学技能交流暨观摩课展示活动,推选出刘欣、阴秋莉、闫文维老师在全校进行示范教学,并推选刘欣老师参加了区教学能手评选活动。通过赛讲活动,增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了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二是全面落实“五项管理”通知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做了具体要求,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双减”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对课后服务做了具体的安排,健全服务费管理制度、形成5+2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年级和兴趣爱好,制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达到有效落实双减目的。四是能认真落实每周4节体育课的标准,保证两操和大课间活动。举行了春季综合性运动会和秋季校园养生操比赛,开展了足球、乒乓球、跳绳等单项体育比赛活动,学生能掌握一两项基本技能。认真扎实的完成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完成了学校体育年报工作。四、持续抓好少年宫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少年宫共包含空竹、剪纸、绘画、书法、科技制作、足球、创客等10余社团。各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将艺术素养与文化熏陶有机结合,达到了喜人的效果。不仅学生学情高涨,家长更是十分满意。而且,市关工委及区文明办相继对我校少年宫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五、持续做好教育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我校为了更好的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成立了以校委会牵头、以副校长带头的控辍保学帮扶小组,有效落实“七长责任制”,狠抓控辍保学工作,李花情老师每月为残疾儿童王玉华上门送教两次;学校每月按时上报控辍保学系统资料,完成月报、省报等表册;对辖区6至11周岁适龄儿童进行系统排查,始终保证辍学人数为0。对已脱贫的建档立卡学生,继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责任落实到人。六、加强后勤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1、每学期开学初,对全校的水、暖、电、门窗、床子架、锅炉、楼梯扶手、校园栏杆、体育器材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一月一次拉网式检查,每周进行一次食品安全自查。细化完善“营养餐供餐”管理工作。食堂大宗物品实行统一配送,严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严格饭菜留样、校领导陪餐等制度,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本年对从业人员培训共10次。2、明确安全职责,强化安全教育和演练。我校始终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之中,做到师资、课时、计划、教材“四落实”,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在“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日”“宪法宣传周”等节日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落实常态化安全演练(每月至少一次),不断加强校园内外安全整治和矛盾纠纷摸查,确保学校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一年来,学校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4、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和区疾控中心会议精神要求,抓好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晨午检,病假追踪、定期消杀、通风换气等及卫生习惯,狠抓流行病的宣传教育,杜绝了传染病发生。5、持续推进安全教育实现制度化、课程化和常态化。紧扣节假日前师生集体离校返校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多种形式和平台,宣传学习各类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及时发放各类安全预防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并联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均达到良好的效果。6、不断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和矛盾纠纷的摸排化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主动配合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确保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2022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欺凌事件。7、积极开展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校园建设的创建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师生中没有邪教渗透,没有涉毒现象,没有打架斗殴和校园欺凌现象发生,也没有一起学生溺亡事件发生。学校现有专职保安4人,一键报警系统正常运转,并与公安部门联网,形成校园安全“三防建设”,实现了“三个100%”。七、2022年取得的成绩:2022年9月,我校被孙塬镇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杨超、袁小利在参加2022国培计划学习中被评为优秀学员,李花情、阴军宁老师被评为学习标兵;开展了“全区德育教育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大赛”活动,推选出闫文维和阴秋莉两位老师参加全区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刘欣老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我校张佳奕、张雨嘉等同学荣获区级“优秀少先队员二星章”称号。八、存在的问题(一)学校的生源流失令人担忧,还需找对策、想办法。对比全区兄弟学校,我校部分年级、部分科目的测评成绩下滑,致使生源流失,需花大力气找对策、想办法改变现状,以稳固生源,提升社会满意度。(二)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还需加强。我校地处药王故里,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衔接,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和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还要再谋划,再创新。九、改进措施1、针对成绩下滑、生源下降的问题,学校将通过校委会和教师会逐项分析、集思广益,细化教学常规和绩效考核办法,逐步扭转现状,提升成绩及家长满意度。2、继续在特色学校打造上再想办法,全面梳理能体现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将药王文化引进校园。从硬件建设、文化营造、制度建设和工作措施上逐步落实。十、2023年工作设想:1、继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药王文化学校,发扬药王精神。2、进一步加强教学研修与交流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努力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当代好课堂”。3、进一步完善职薪绩效考核办法,细化教学常规细则,调动教师积极性,力争2023年的教学质量能有大的提升和突破。4、继续加强市级文明校园的成果巩固,加强乡村少年宫学校管理和活动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努力向“优秀”等级奋斗。总之,一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力争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9月,我校被孙塬镇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杨超、袁小利在参加2022国培计划学习中被评为优秀学员,李花情、阴军宁老师被评为学习标兵;刘欣老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我校张佳奕、张雨嘉等同学荣获区级“优秀少先队员二星章”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