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坪县> 镇坪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镇坪分校)

镇坪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镇坪分校)

发布时间: 2023-03-20 08:23
单位名称 镇坪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镇坪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服务;测土配方施肥;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农业植保植检;全县职业农民培育;农业新机械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科技产业化项目组织技术依托和攻关;科技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技术支持资格审核和申报。
住所 镇坪县城关镇下新街17号
法定代表人 杜章华
开办资金 11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坪县农林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37万元 84.4万元
网上名称 镇坪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事项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农技推广工作。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和开展技术培训。引进油菜新品种8个,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万亩。开展主要农作物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魔芋高产栽培、蔬菜高产栽培等技术培训。共开展58场次,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积极开展粮食生产播种和技术指导工作。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3.94万亩,玉米播种面积5.39万亩,水稻0.11万亩,大豆0.98万亩(折纯),油料作物1.43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0.98万亩,大豆纯种0.47万亩(折纯),共计完成1.45万亩,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1.3万亩大豆种植任务。(二)植保植检工作。病虫害测报工作。一是安装通用桶型诱集器50套,虫情监测灯两台,高空测报灯两台;二是做好田间普查,从玉米出苗开始,就密切关注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加大田间调查力度和频度。二是绿色防控情况。一是确保物资供应:今年我们立足防早防小的原则及早组织采购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高氯氟、吡虫啉等防治药品0.5吨,新购电动喷雾器40台,累计备防治器械80余台(去年淘汰一部分),其中无人机一台(2019年购置);三是开展统防统治培训演练:今年7月13日草地贪夜蛾发生后,及时组织防控专业队,在钟宝镇三坪村村开展应急防控演练,同时组织发生区域的群众进行现场培训防控技术,及该害虫的识别。全县共有3镇5村发生草地贪夜蛾危害,累计发生面积0.1156万亩,总体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全县累计统防防治面积0.383万亩次(其中玉米防治0.255万亩次,大豆防治0.128万亩次)。(三)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工作。在全县7个镇共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12个,其中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3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9个。9月份作物收获后,土肥工作人员采集土样20个,及时碾磨处理风干样品,报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样品分析测定。同时对省级长期固定监测点进行种植面积、作物长势、产量、施肥数量等情况调查,并上报市土肥站;肥效试验。今年安排田间肥料实验5个。其中,钟宝镇三坪村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实验2个,玉米化肥利用率实验2个,油菜有机肥替代和油菜2+X肥料实验各1个;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发放《镇坪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魔芋种植技术资料》共计1万余本,通过宣传资料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污染耕地治理。一是完成了安全利用区采集植物样58个(玉米籽粒),检测报告已出;二是安全利用类耕地治理修复,已完成100%;三是重度污染耕地面积,全部落实退耕还林。我县受污染耕地经过石灰调节、优化施肥、水分调节、叶面调控、土壤调理、退耕还林还草、结构调整等治理修复措施,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全力提升机械化水平。紧紧围绕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开展工作,实现了茶叶、马铃薯、玉米机械化生产,深入园区、合作社对春季、“三夏”“三秋”冬季重要时节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积极推进“一社一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认真打造机械化示范点,持续抓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引领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一)社会效益:农科中心对全县所有养殖场粪污排放、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进行了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增加有机肥用量,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为镇坪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二)经济效益:“一社一区”建设工作。在华坪镇团结村建设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配合村农业园区开展农业生产,该模式运行以来取得很好的实效,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带动周边贫困户务工50多户。今年绿之源农机合作社上半年给农民发放工资15万元,下半年发放37万元,共计给农民工发放工资52万元。接受农民咨询500余人次,办理购补业务20次,完成购补指标9.61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比率96.1%。共补贴农机具26台(套),其中:微耕机20台、茶叶烘炒设备1台、果蔬烘干机5台。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有待加强。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专、精的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缺乏经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受到一定制约,和现代农业发展及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上级部门及人社局沟通,尽快吸纳招聘专业人才。二是利用有利条件,加强单位人才培养,增强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全面提高职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农机推广工作。完成主要农作物、蔬菜等新品种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和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粮食生产的指导工作,种植面积不减,产量不减,确保农民增收;(二)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农业环保监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三)植保植检工作。对全县主要农作物进行病虫调查,加强测报工作,科学制定防治预案,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对主要农作物的较严重的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同时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规范种苗生产经营及农产品调运检疫程序,开展两杂种子、蔬菜种子市场的大检查。(四)土肥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地力监测与墒情监测工作。二是努力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同时抓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指导农户增加有机肥用量,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三是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工作,建立台账,完成档案资料的整理,做到内容全面,数字准确,分析深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