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灞桥区>
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灞桥分部
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灞桥分部
发布时间:
2023-03-17 17:43
单位名称
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灞桥分部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中小企业提供科学技术信息服务,促进中心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企业提供信息科技、经济、人才、政策、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组织企业与研发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协助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协助企事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开发应用、示范推广。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正街556号
法定代表人
马永华
开办资金
87.83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7万元
10.8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我区深入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抓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工作,成效显著。(一)八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8项指标任务中5项超额完成。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完成3.65%,超额完成0.65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50亿元,超额完成20亿元;认定高企74家,超额完成34家;培育入库科小104家,超额完成34家;实施成果转化项目10项,超额完成3项。(二)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出台了《灞桥区稳经济42条措施》《灞桥区推进工业倍增三年(2022-2024年)行动方案(试行)》,其中鼓励科技创新政策13条。二是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建成了“灞桥人才驿家”,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耕人才服务内涵厚植“四个+”全链式闭环人才服务机制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精细化程度。(三)不断提升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一是征集辖区企业技术需求,举办了生物医药专场、装备制造业专场等5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促成了“小当量比主被动复合热防护方法研究”等成果转化项目10项。二是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对接辖区庆华民爆、西安泵阀等10余家优秀企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40余个。三是召开西安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业务交流会,针对设备入库、平台对接、预约服务等相关内容与区内企业交流讨论。四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专利法》培训、知识产权“进园惠企”、知识产权需求对接会等多项活动。五是我区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的“西安市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认定为西安市重点实验室。六是与灞桥区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气象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推进气象监测、秦岭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四)加速开展企业孵化培育一是加强企业培训,全年共组织企业参加高企申报、研发投入奖补、秦创原政策等培训会6次,辖区130余家次企业参加培训。二是向重点企业就技术合同登记、研发投入奖补等政策进行宣讲,并开展了一对一上门服务。三是针对高企申报、科小入库中存在问题的企业,逐一沟通对接,确保企业顺利申报。四是组织辖区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陕西金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申报省市科技扶持项目,共争取到奖补资金1034万元。五是申报了西安市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站,加速培育科技金融服务队伍。设立了灞桥区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灞桥区市民中心开设办事服务窗口,一站式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科技金融服务。全年科技金融服务企业20余家,征集融资需求3940万元,已成功为7家企业放贷1465万元。(五)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一是全年在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华商头条、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刊发各类宣传稿件100余篇。二是开通灞桥科技工信公众号,加强科技工作的宣传以及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二、2023年工作计划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科技创新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目前我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仍然不足,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加快组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高标准谋划工作,着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力争实现高企超过150家,科小超过11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55亿元,新增“三器”平台2个。一是持续做好企业服务。进一步在产业链上部署创新链,深入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校企双进活动,提升辖区企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二是筹建科技创新智库。围绕灞桥区三大主导产业,面向全市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遴选有思路、有项目、有技术的专家组成智库,借助稳定且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三是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站。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培育科技金融服务队伍,优化科创企业融资环境。四是深入挖掘军工资源优势。联合航天四院,探索航天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新路径。2023年,我们将提振信心、苦干实干,力争科技创新工作亮点凸显,指标超额完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