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乡供水安全提供服务。全省城乡供水规划、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编写,供水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投资安排;全省城乡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和饮水型地方病防治改水、工程运行管理技术服务;供水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供水水质、净化消毒设备质量监(检)测业务指导。 | |
住所 |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军校 | |
开办资金 | 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水利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6万元 | 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并按规定申请了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按照“扩大水利有效投资年”的决策部署,对照年度目标任务,狠抓资金争取落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全面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全域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一、职能工作完成情况全年共落实城乡供水中省资金15.43亿元,其中农村供水14.85亿元、县城供水5750万元。累计完成各类建设投资18.3亿元,其中农村供水建设11.73亿元,受益人口228万人;县城供水建设4.3亿元,新增设施供水能力12.5万吨;维修养护1.93亿元,水质奖补0.34亿。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一是饮水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有效保障了出现供水反复问题的19.49万群众正常用水。春秋两季常态化开展敲门入户大排查,并结合“百日提升”专项行动,各地共发现问题768个,涉及工程755处,供水人口52.99万人均已完成整改。二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年度落实建设资金11.58亿元,其中省级2.25亿,市县4.54亿,地方债券及社会融资4.79亿,累计完成农村供水建设投资11.73亿元,建成供水工程1766处,受益农村人口228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52%。三是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全年完成维养投资1.93亿元,维修养护工程4623处,服务供水人口935万人,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02.7%和110%。开展水源地摸排和划定工作,20个集中供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水厂。履行“三个责任”,所有县区均成立工程专管机构,落实基层管水员2.6万人,集中供水水费收缴率达96.6%,超年度目标任务0.6个百分点。四是供水水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编制《陕西省农村供水保障水质提升方案(2023-2025)》《陕西省千吨万人工程水质检测实验室实施方案》《水碘处理技术方案》,组织对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11个县区苦咸水改水项目开展后评估。兑现县级水质检测奖补资金0.34亿元,涉及8市30个县区。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检测机构CMA资质认证59个,其中2022年完成认证31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五是县城供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召开重点项目技术审查12个,督促各地加快项目方案批复。下达省级水利发展资金5750万元,涉及8个县的水源、水厂和管网建设。全年撬动社会完成县城供水投资4.3亿元,建设水源工程8处,新建和改扩建水厂10座,铺设输配水管网223公里,新增设施供水能力12.5万吨,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4%。六是企业用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开展“3.15”用水消费宣传活动,推行用水报装“企业承诺、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全省用水报装申请材料1.3件,平均接装用时4个工作日,一般故障响应维修2小时内。我们水利部门管理的84个县区均开设一厅式服务窗口,75个县实现微信、支付宝网上支付,73个县开通供水服务微信公众号,从简、从快、从优方便居民申办用水业务。七是行业自我革新能力显著提高。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部署,召开动员视频会,制定《全省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开展市域县际和市际全覆盖交叉检查,有序纵深推进专项治理各项工作。全省共跟踪调度问题线索491件,已督促整改478件;190人受到不同程度处分,其中行业约谈警告121人,纪检部门处理69人;各地共追缴水费5095万元,新增修订各类规章制度647件,有效净化了供水市场和政风行风。八是涉水舆情投诉总量明显减少。落实涉水舆情处置工作规程,推行城乡供水舆情季度通报制度,依托微信公众号和四级监督平台,全年共受理投诉469件,已办结销号466件,办结率99.4%,其中水利部12314平台问题30个,较去年减少58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3.2%;微信公众号和回访平台问题办结率100%,现场和电话回访率86.3%,持续提升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存在问题一年来,我省城乡供水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特别是水资源禀赋区域差异大,城乡供水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水平阶段,部分工程存在着水源不稳定、保障水平不高、水质达标率低、管护责任不到位等短板弱项。一是建设资金筹措压力较大。“十四五”国家停止中央资金安排,省级农村供水建设资金也大幅度减少,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带来较大影响。二是工程运行管理还显薄弱。农村供水改革存在两级分化现象,管护公益岗位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管水员薪资普遍偏低,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水价偏低急需改革提高。多地水价制定与供水厂站实际运营成本差距较大,普遍存在运营成本倒挂问题。农村供水信息化、自动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三、2023年工作打算一是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开展2023年拟建项目前期设计审批,及时编制下达投资计划,大力推进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受益人口150万人。加快县城供水能力建设,新增设施供水能力12万吨,持续优化企业用水环境。二是多方争取筹措资金。与省级有关部门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供水建设。加快与国开行陕西分行项目融资合作进度,鼓励利用地方专项债券和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强化供水动态监测。持续做好供水薄弱地区、脱贫地区和供水易反复人群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及时补齐短板弱项、消除风险安全隐患。四是不断提升管护水平。抓好供水工程年度维修养护。以县域为单元,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统管,深化供水工程水价改革,进一步提升供水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五是强化水质安全保障。推动县级水质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持续跟踪苦咸水、氟超标等区域水质问题,宣传和科普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