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长武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长武县妇幼保健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精诚、仁爱、团结、奉献。为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保健、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承担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开展基本医疗服务 | |
住所 | 长武县昭仁大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罗红锁 | |
开办资金 | 6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长武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2万元 | 7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长武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1.全力做好全员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全院100余名医护人员取消休假,坚守岗位,成立30余个核酸采样点,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交付给我们的工作任务,全年核酸采样103万人次。核酸实验室24小时运转,加班加点完成检测任务并按时发布结果,全年核酸检测150万人次。2.提高疫苗接种率,构筑人群免疫屏障,全年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273剂次,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3.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去年12月份以来,中心领导多方协调,兄弟医院大力支援,中心医务人员全力以赴,24小时在岗在位救治新冠病毒住院病人,截至目前累计出院新冠病毒病人45人次,有力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扎实做好我县核酸采样及对外支援工作。在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中心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火速驰援西安雁塔、宝鸡岐山县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在外支援的期间,中心医务人员不辞辛劳辗转多地,共采集核酸3万余人次,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发放药品6万余人次,受到支援地政府、群众的一致称赞。5.做好重点人群排查工作。2022年辖区点对点解除隔离人员83名,为辖区返长居家隔离人员采集核酸3944人次。(二)乡村振兴及对口帮扶工作1.亭口镇上孟村帮扶工作。积极参与健康扶贫工作,落实上级指示要求,把健康扶贫、义诊咨询、关爱妇女和儿童等纳入主题党日内容,中心党员、医务人员深入亭口上孟村困难群众家中行诊、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为困难群众捐赠衣物100余件,向贫困户、包扶村捐款及办实事投入资金约3万余元。2.对口支援工作。一是继续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技术资源为依托,利用专家授课、坐诊、带教等方式,有效提高了中心医疗技术水平,更好的为全县群众提供了解决疑难病症、方便治疗的有利机会。二是中心积极对接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来中心开展帮扶工作,为专家解决生活困难,提供良好工作环境,让专家能够安心开展工作。三是积极选派四名业务骨干赴枣园、彭公、芋元、马寨四家卫生院开展各项帮扶工作。3.院内“一站式”服务。中心继续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先看病、后付费”政策,优化“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和兜底保障或商业补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开通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三)临床业务及服务能力建设工作1.临床业务稳步发展,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在大力发展保健特色科室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临床的支撑作用。聘请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咸阳市妇幼院等省市专家带教坐诊为突破口、以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三基三严”训练为抓手稳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中心临床医疗及妇幼保健业务水平。2022年,门诊病人21062人次,住院病人107人次,观察病人288人,手术病人278人次。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内涵。目前标准化妇幼院建设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向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中心领导带队赴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学习儿童保健学科建设以及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等工作。综合楼一楼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投入使用;二楼按照规范建成了场地宽敞、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儿童保健部;六楼多功能厅可容纳140人,满足职工会议、培训及学习需要。同时,行政职能科室由门诊楼搬至综合楼,对门诊楼重新进行科学化设置布局,进一步规范了各项诊疗及保健服务流程,改善了群众保健就医环境,院容院貌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3.拓宽临床技术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中心从优化诊疗流程、加强科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发挥妇幼保健优势等方面入手,采取分期分批派出进修学习、邀请省市专家来中心坐诊、手把手带教等方式,着力拓宽临床、保健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2022年,中心先后选派的业务骨干均已学成归来,各自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升。4.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一是继续坚持每周二临床业务查房,深入临床科室督查业务工作,对存在问题责令整改;二是坚持医师例会制度,召开医师例会6次;三是组织临床医务人员业务培训50余次;5.严格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严格落实医疗行业“九不准”,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严厉打击收受红包现象,定期举办医保政策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四)全县妇幼保健指导工作及辖区公共卫生工作1.重大及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执行情况①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运行规范。②大力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③继续扎实开展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工作。④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运行顺利。⑤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⑥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工作。⑦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稳步推进。 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平稳运行。⑨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有序推进。⑩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工作持续推进。2.妇幼重点工作进展情况①《母婴三证》监管情况。②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③加强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的管理力度。④《母子健康手册》发放及运行情况。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强化中心管理,规范临床医疗、保健服务行为,严格项目运行,狠抓服务质量,努力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全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尚需加强。中心目前现有信息系统跟不上现代化医院需求,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足。二是未进行等级评审。因客观因素及其他条件限制,中心未进行等级评审导致部分业务无法开展,限制了中心发展。三是学科带头人匮乏。缺乏高精尖学科带头人,临床保健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不高、不精,群众认可度低。四是科室发展存在短板弱项。科室业务发展不均衡、不全面、业务单一,没有特色业务,没有拳头科室。五是少数职工作风还不够硬。少数职工担当劲头、拼搏精神、专业水平不高,进取精神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改进措施今后,我们将以扎实认真的态度、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共同奋斗,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引进高精尖人才,拓宽临床技术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一是抓党建促业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心各项制度,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纪律约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狠抓临床业务,突出临床业务特色。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学科服务体系。2023年,我们将把强调“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健全学科体系、完善“服务体系”作为医院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强化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突出中心临床业务特色。适当时机启动中心争创“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提升我中心的核心硬实力。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做实做细妇幼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规章制度,规范项目实施,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同时定期深入各从事妇幼卫生工作的单位,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入户访谈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对每次的督导检查进行量化打分,并及时分析考核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提高我县妇幼卫生工作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确保项目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四是争资金争项目,促进业务更好发展。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跑省上市,争取资金项目,进一步促进临床保健业务全面发展,特别是加强眼科、儿科、产科学科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力争使其成为品牌科室。同时发挥孕产妇及儿童保健部保健特色,用特色专科带动特色业务发展,用特色专科去服务患者,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五是加强人才引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人才引进规定,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尽快建立一支学术水平较高、人才结构合理的优秀医护人员队伍,进一步提升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截止日期:2024年12月8日登记号:M6104285101001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