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吴起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7 10:56
单位名称 吴起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统筹协调全县互联网宣传管理和舆论引导,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统筹县城网站、新媒体的日常监管,处置网上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负责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指导监管行业机构征信及信用服务;负责网络社会工作,配合协助网络舆论、网络执法等有关工作,推动网络阵地、文化、文明建设;指导协调全县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相关业务负责网上群众工作,承办延安12345智慧政务服务吴起县二级调度平台工作。
住所 吴起县农林水牧综合大楼1502室
法定代表人 陈明
开办资金 1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吴起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万元 25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市网信办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1、强化政治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改革创新、共建共治、综合施策、争取人心、防范风险、守住底线,为认真落实“五项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营造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和良好网上舆论氛围。2、强化舆情应对处置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管理,完善舆情监测值班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县委、县政府。截止11月25日,共监测预警正面宣传报道我县的网上信息300余条,主要来源于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及各级政务新媒体平台。负面舆情信息50余条(次),涉及我县环境污染、公共管理、交通管理、社会民生、治安维稳等方面。编辑网络舆情预警告知函5份,成功处置舆情事件2起,使网络舆情事件逐渐平息,消除了不良影响。3、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进一步完善了《吴起县网络评论员管理办法(试行)》《吴起县互联网信息创作和传播奖励办法(试行)》,及时、适时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引导,扩大吴起对外的知名度。对省、市网信办安排部署的网上评论和舆论引导任务认真对待,积极应对。截止目前,我办累计完成省市、县网评任务共158次(转发、评论共26107条);其中市上网评任务98次(转发、评论12523条);县上网评任务60次(转发、评论次13584条),在公众号、论坛、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发表网评文章4篇。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引导网络舆论,及时澄清事实、批驳谣言,为广大市民和网友答疑解惑,妥善处理应对了各种舆情。4、深化网络管理水平按照省市要求,先后与公安局网安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文化执法大队等相关职能单位,对属地内的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自媒体等进行了登记备案和联合检查,并组建了相应的群组进行动态监控管理。目前我县登记备案各类大小网站17个,政务微博15个,政务微信平台73个,自媒体账号71个。5、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有效应对各种网络安全挑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印发了关于贯彻《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全县统一的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转发了《中共延安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吴起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关于开展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的通知》,对县域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了一次摸底登记和网络安全检查,准确掌握全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状况。社会经济效益1、网上群众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围绕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为民纾困和问政于民能力。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为民谋事、为民尽责的态度。2022年1月1日0时至11月23日24时,延安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共分配吴起县群众诉求1327件,我县各承办单位共上报1276件,上报率96.16%,群众满意率90.85%。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全面提升了12345平台的知晓率、影响力、信任度。2、提升安全理念,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为普及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全民防诈防骗能力,2022年我中心根据中央网信办关于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周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周活动。通过进校园、进网吧、进社区,现场发放宣传单,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引导网民树立“网络安全无小事,电诈在身边”的意识。三、存在问题1、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不到位。一是在舆情应对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存在着对网络媒体、网络舆论的误读和不适应现象,消极对待,对网络舆情置若罔闻,反应缓慢。对网络舆论,动辄采取封堵、躲避质疑、推卸责任等方式,不但使自身越来越被动,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二是在舆情引导方面,我办从各单位选拔人员组建的长征兵团网评员队伍中,存在一些网评员面对布置的网评任务视而不见,不能履行职责。三是在信用管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方面,部分单位存在报送信息拖拉、处置不力、回应不及时等问题。2、新媒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务新媒体方面,目前仍有一些部门单位没有开通官方微信、微博,有的即使开通了也常年不更新成为僵尸号,起不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宣传正能量的应有作用。有的管理不善导致账号被盗,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自媒体方面,我县出台的新媒体奖励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个人新媒体账号都能服从管理,传播正能量,但仍有部分账号为吸引眼球、获取点击量,发布一些“标题党”、低俗、恶俗内容的情况仍然存在。四、整改措施1、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建议:一是要保证专门机构有职有权,切实担当起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领导、指导、监管、检查的职责,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体系。二是强化督查考核,严肃监督问责。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迁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强化考核的刚性约束。对于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网络意识形态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问责,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把规矩立起来,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地生根。三是对网评员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对消极应对工作的网评员及时清除、增补,对表现突出的,给予专项表扬和奖励。四是对报送信息不及时、处置回应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通报。2、新媒体发展建议在政务新媒体方面,一是抓建设。未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的职能部门要及时开通。二是抓导向。政务新媒体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三是抓队伍。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新媒体的日常信息发布、功能运转维护、舆情收集反馈等工作,确保政务新媒体正常有效运行。四是抓协作。各单位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个平台网络互联、数据共享。探索建设吴起县政务新媒体矩阵,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为我县营造和谐的网上舆论氛围。自媒体方面,一是加大监督力度,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有效管理,在重大、敏感、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二是加大奖励力度,对积极传播网上正能量的新媒体予以更多奖励,力争使负面声音最小化。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部门联动,强化舆情应对处置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等途径,切实提高各部门网络舆情信息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舆情监控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收集、研判、处置制度。进一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上报工作,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积极配合我中心搞好舆情处理工作。争取人心,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认真贯彻落实《吴起县网络评论员管理办法(试行)》《吴起县互联网信息创作和传播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进行正面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强“长征兵团”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建设。按照市委网信办年底前绑定800人的网评员队伍的要求,目前已完成(已经绑定800人)。今后将重新补充吸收一部分核心网评人员,让网评员队伍真正发挥出战斗力和影响力。3、深化管理,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吴起蓝”进一步开展对属地内的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自媒体等的登记备案和检查,组建群组,动态监控管理。开展净化网上舆论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全县各个网吧、微信公众平台、娱乐场所的清理检查力度,全面清理网上有害信息,有效遏制网上不良有害的政治、虚假、低俗庸俗等信息的传播和蔓延。4、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全面推进“信用吴起”建设按照省市的要求,结合“信用延安”建设工作,全面加快“信用吴起”建设工作。准确评估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现状,充分认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今后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二是加快信用信息征集进度,实现信用信息的有效应用和归集共享。三是加大“红黑名单”归集发布,切实加强政务商务诚信建设。5、全面提升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围绕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为民纾困和问政于民能力。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让老百姓的诉求及时解决,争取让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力争没有重办和逾期工单的发生,让群众投诉有门,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全面提升了12345平台的知晓率、影响力、信任度。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中心各项工作都能有序开展,虽然得一定成效,但是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本职,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奋发进取,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