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3-03-17 10:36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噪声监测;农村环境保护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环境监测技术仲裁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铜川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楼
法定代表人 李续锋
开办资金 3211.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6.16万元 1408.83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开展情况1.碳监测试点实现“新”跨越。2022年铜川市碳监测试点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我站严格落实市局安排部署,克服多重困难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国5个基础试点城市中,完成“高精度光声光谱气体检测”设备4个地面站点的安装调试,并顺利完成工作方案编制和监测设备比对工作,后续的源排放清单编制、碳汇分析研究和同化反演平台研发均在紧锣密鼓推进中。2.生态监测开辟“新”领域。eDNA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样地核查是本年度生态监测的新内容,我站组织全市两级监测机构技术骨干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克服道路崎岖、点位分散和通讯不畅等种种困难,运用现场、线上和无人机勘察等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圆满完成我市86个生态质量样地核查工作。3.报告编制取得“新”突破。历时五个月有余,组织技术人员精心编制铜川市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报告书评比中,位列全国465本报告第106位,在全省12个地市中名列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4.能力考核喜货“新”荣誉。今年来,我站以“技术规范为准绳”,以“质控方案”为重点,规范内部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参加中、省7轮次11项能力验证,考核结果均为“满意”,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评为“2022年度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5.提质扩项迈上“新”台阶。为适应环境监测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全站上下一心,自加压力,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实行“月计划、周调度、日小结”的调度模式,稳步推进扩项工作,在现有基础上扩充17项110个参数。目前已完成资质认定现场评审。6.交叉运维取得“新”进步。我站举全站之力,克服疫情期间交通管制等困难,积极协调解决突发状况,做好西咸6个省控空气自动站交叉运维工作,确保自动站正常运行。截止12月中旬共完成200余次现场运维,处理突发状况70次,保证了数据的有效率和传输率(数据传输率为99.95%,排名全省第二)。7.技术练兵取得“新”成绩。积极备战2022年全省大练兵活动,在2022年度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执法联合网络答题活动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我站有14名监测人员进入全省前60名。挖掘技术力量,精心策划组织全市执法人员持证岗前技术培训和全市自动监测运维专题培训,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围绕环境空气和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运维等内容,通过现场授课、持证上岗考核进一步规范执法队伍现场采样技术,为我市探索监测执法双向持证、市管自动站点自主运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应急监测彰显“新”能力。坚持常态化环境应急监测值班制度,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提供时效保障,第一时间响应“4.3北洛河”和“8.7宜君县哭泉镇油罐车侧翻”应急监测,高质量完成应急监测任务,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在全省“智慧云上水环境应急监测演练”中,我市参赛团队综合得分96.7,名列全省第三,石油类测试组第一,充分展示铜川监测人员应急监测能力。疫情期间组织人员对全市25家隔离酒店、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厂和岔口出境断面进行多频次加密监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监测力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利用现有人员、仪器设备,按照监测技术规范修订情况,结合我站实际,已完成8大类118项扩项224个参数工作。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监测队伍素质。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结合市局工作需要,共组织站内各类技术培训36余期专业技术培训,累计950人次参加。3.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和能力考核,提升监测质量。全年共参加各类能力验证和考核7次,均获得“满意”成绩。4.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全年对采样、分析等监测全程开展质量监督,累计开展专项监督40次,发放有证密码质控样174支。5.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证考核工作。我站共有25人参加196项考核,最终取得178项合格证书,通过率90.8%。三、存在问题仍存在部分项目业务技能不精湛,个别同志有畏难情绪、有松劲厌战倾向,有的工作人员粗枝大叶工作中差错不断,一些制度性难题制约着我站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如高尖端人才少,三五人才仅4名,还只是技术骨干)。四、改进措施加大监测人员行政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扎实开展质控考核、能力验证、应急监测演练等工作;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五、2023年工作计划1.持续提升监测报告、综合分析报告编写水平,以高质量的报告支撑管理决策,检验生态环保成效。同时选派技术骨干指导开展全市声功能区点位优化和噪声自动监测站点的选址、论证及建设验收等技术工作。2.继续做好现有及新增省控空气自动站交叉运维工作,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率和数据有效率。3.稳步推进碳监测试点工作,以试点工作圆满收官申报省级示范实验室。4.以赛代练,积极参加监测执法大比武活动和能力验证考核,全力提升监测业务能力。5.持续保持“严”的总基调,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明晰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全站整体管理水平,打造环境监测铁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182712054014有效期:2018年6月13日-2024年6月12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